第25章百黎与西陵氏的合作
当所有的粮食都被妥善地安排并完成分发后,众人翘首以盼许久,终于等来了黑帝派遣而来的五位使者。
这五人身负重任,专程前来指导当地百姓如何科学有效地种植粮食,并详细告知大家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的诸多事项。
无论是土壤的选择、播种的时机、灌溉的频率还是施肥的要点等等,他们都事无巨细、耐心十足地一一传授讲解,直到确保每一个参与学习的人都完全掌握了这些关键知识与技能,方才放心离去。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件事情上体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而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当下民众的温饱问题,更为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远在他方的西陵氏也积极响应着小夭的请求。
此前,小夭曾特意修书给自己在西陵的舅舅,向其详述了西陵氏精湛独特的养蚕技术对于本地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西陵舅舅对此高度重视,二话不说便派出了足足十人的专业团队。
这些使者们携带着宝贵的蚕种,风尘仆仆地赶到此地。他们两两一组,分别奔赴五个不同的地方,深入基层,手把手地教导当地百姓学习先进的养蚕技术。
此外,小夭和防风邶还未雨绸缪,提前考虑到了蚕丝收集后的销售渠道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与西陵氏展开深度合作,由西陵氏专门负责对所产出的优质蚕丝进行统一收购。
而且,在运输环节上,西陵氏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完全有能力安排得妥妥当当,确保整个产业链条的畅通无阻。
如此一来,既保障了本地蚕丝产业的稳定发展,又进一步加强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往来与互利共赢。
海辰和明月看到父母的种种行为,给百黎能带来如此多的保护和发展,这才发现爹爹娘亲原来如此有实力,兄妹二人第一次深刻体会什么叫做权力。
接下来,便是跟着父母,看着他们一步步的规划,一次次的安排,每一个动作他们都在思考,也跟着人们学习种田技术,养蚕技术。
好像觉得累并快乐着,竟是如此充实,看到爹娘,感觉特别自豪。
海辰和明月认真观察着父母的言行举止,努力学习他们的智慧和决策能力。他们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与人们交流互动,积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在学习种田技术时,海辰和明月亲自下田劳作,感受土地的力量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他们仔细研究土壤质地、灌溉方法以及农具的使用技巧,不断尝试和改进,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而在养蚕技术方面,他们细心呵护着每一只蚕宝宝,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桑叶、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及防治病虫害。通过亲身实践,兄妹二人逐渐掌握了养蚕的要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其他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小年纪的海辰和明月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海辰和明月发现爹爹防风邶对于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善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次,村庄遭遇了旱灾,农田受损严重。防风邶组织大家共同抗旱,他巧妙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使得庄稼得以存活。
此外,防风邶还鼓励村民们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他引入了新的手工艺品制作技术,让村民们在农闲时可以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增加收入。
海辰和明月深受启发,他们明白了智慧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灵活运用和创新思维。他们决心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后,小夭一家四口行走在百黎的田野间,忽然发现有一小片棉花。
防风邶指了指,对他们三人说“你们知道那棉花可以用来做什么吗?”
海辰明月摇摇头,
小夭说,“我们行医的,需要棉花给病人清洗伤口。除此之外,就不知道了。夫君,这还能有什么?”
防风邶笑说,“还可以做衣服的面料,看来,我们是时候回一趟中原了。”
小夭激动的说,“夫君,你的意思是在这里大量种上棉花吗?”
防风邶说,“我看这里的气候对棉花来说,好像很不错。如今有西陵氏专门走蚕丝,可是这里的人民光是养蚕还不够。
既然已经搭上了西陵氏这条船,我想你舅舅会很乐意由我们提供材料,甚至是布匹。
哪怕不是为他们提供布匹,这么大的百黎族,那么多的人民,就是他们自己穿也是需要在外面大量购入的。
而且目前他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很快就是发展问题了。一个地方的人吃饱之余,当然要考虑温暖了。”
小夭跳起来,抱着防风邶笑着说,“哇哈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真是太好了。我想舅舅一定不会拒绝的。
如果在这里有足够大量的棉花,足够的材料,自己做布匹,然后由西陵氏的车马运出去,那就已经解决了运输问题了,销售也有西陵氏的渠道。”
防风邶说,“布匹目前在整个大荒来说,都是需求量特别大的。你看一般的衣服都很贵,如今依然有很大部份人因为买不起,所穿的都是缝缝补补的。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荒内涂山氏很多都垄断了,西陵氏资源没有他们多。而如今,我们是百黎整个族的力量提供材料,帮他们生产,他们必定乐意之极。
但是现在还有个问题,就是跟巫王商量,看他有没有兴趣。毕竟这种问题,还是需要他和大伙沟通的,我们只是他们的一个桥梁。而耕种的是他们,生产的是他们。”
小夭说,“能为他们带来发展的,他们一定不会拒绝,更何况,百黎人根本就不是懒惰之人,个个都是勤劳善良的。他们开心都来不及呢。”
防风邶说,“毕竟他是巫王,在这里还是要让他做这个决定,我们提前和他说是尊重。然后再去和你的西陵舅舅商量,毕竟如果要落实,他们这边是要提供相关人员过来教导生产,配合生产才行的。我们要做的是走一步,看三步。”
小夭笑着点点头,“好,夫君,那还等什么呀,我们赶紧去找巫王。我看这片地就很适合种植,而且没有人管,都能长的如此茂盛。”
防风邶看着孩子们,问道,“辰儿,月儿,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
辰儿说,“爹爹,我觉得您好厉害,在看到棉花,就考虑到这里是否合适种植,种植后可以用来干什么,什么人需要它,什么人来运输,什么人来销售,都考虑到。而且,刚好那个人也认识,还有这个谈判的资格,孩儿受教了。多谢爹爹。”
月儿说,“最关键的是爹爹居然还懂得衣服的材料还能广泛应用,爹爹,您好神呀!”月儿举起大拇指赞叹!
防风邶说,“你们都理解的很到位,其实爹爹是因为游走大荒的时候,什么都学一点,什么都知道一点。你们的娘亲比爹爹还厉害,有厉害的舅舅,还有厉害的哥哥,而且关系都特别好。否则的话难度要增加许多。
比方说,如果知道了材料的用途,也知道这里的人民愿意干活,但是运输方面我们还要替人民考虑,可能百般周旋都不一定拿到优势。第一,别人凭什么相信你,第二,就算相信了,没有能站在同等位置的谈判,自然别人会吃肉,而你只能委曲求全的喝一小口汤,第三,销售的时候没有店铺,或者店铺不够实力,生产出来后要花多少力气才能售卖出去,第四,一切的运作少不了会技术的人来指导。这一切的一切,还离不开钱。如果钱和人都不到位,那么这么大的动作,也是应付不来的。所以你们的娘亲是要人脉有人脉,要钱财有钱财,你们爹爹我呀,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而已。”
小夭说,“夫君,你的这个想法就很神,难怪做军师的时候就让所有的王帝忌惮。你还很有整理资源的能力呢!”
防风邶笑笑说,“哦?是吗?可惜我忘记了。”
小夭笑笑,“没有记忆的你还能如此厉害,分析的那么好,九个脑袋果然厉害。”说完亲了他的脸。
当巫王听完计划之后,拍手叫好,“没想到啊,没想到。小夭,姑爷,你们帮了百黎如此多,如此大的忙,真不知如何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呀!”
小夭说,“巫王,从前我不是和您说过嘛,我爹爹是赤宸,他要守护的家就是我要守护的家。您就不要跟我客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