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英】泰坦尼克号:人类一自大,上帝一耳光(一)(1)
这是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被教育这样的理想:责任比其他的考虑更重要,责任和纪律性是同义词,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几小时中,这种责任和纪律的理想,被证明是难以被侵蚀的最有力量的气质。
——《永不沉没》美国作家丹尼·阿兰巴特勒
泰坦尼克号轮船的沉没,之所以成为史上最为严重的大灾难之一,并不是因为它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许多其他的大灾难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要比它多得多,原因则是由于这艘“伟大”的轮船在它第一次出航时就沉没了,这次充满戏剧性的事故,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它的沉没向人们宣告:任何时刻,任何聪明的人类,都不要自以为是大自然的对手。
——《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100次灾难排行榜》
美国作家斯皮格内西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人类文明:世界第一艘最大的巨轮沉没了,但人类的美德、人道情操、人性的善良却没有沉没,它在这场世纪大灾难中放射了光芒!
——中国网友丹芙儿
就像是为世界最高的山峰作传,谁也不能越过珠穆朗玛峰一样,为世纪大海难写真,我不可能不写写泰坦尼克号。
今年4月15日(美国当地时间),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追念日,又恰逢3d版电影《泰坦尼克号》全球公映,热中加热,泰坦尼克号毫无悬念地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可以说,自从泰坦尼克号首航沉没之后,有史以来,还没有哪一次天灾人祸能够这么长时间地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这样刻骨铭心。报刊、图书、影视……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作品,多如牛毛,难以尽数。时光的流沙,几乎让所有的大事件渐行渐远,被人类遗弃在历史的荒原上,唯有泰坦尼克号,历经时光流沙的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不断打磨,好比是一件被清除绿锈的青铜器,更显得熠熠生辉,光芒四射。
说不完、写不尽、谈不够的泰坦尼克号,你的身上到底有多么大的魔力你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魅力
当我开笔写作泰坦尼克号时,我的脑海里,没有冰海,没有沉船,更没有急切的呼救、绝望的叫喊、挣扎的手臂……而只有悠扬、缠绵、美妙的《我心依旧》:
每一夜梦里见到你,
感觉你,
我知道你没有远离;
穿越千里万里,
来到我的身边,
告诉我你没有远去。
不论咫尺天涯,
我深信这颗心永不移。
你再次打开我的心扉,
珍藏在我的心底……
对,这是《泰坦尼克号》主题歌,但它不是从电影中听到的,也不是从唱片里飞出的,而是在大连第十届国际服装节上,由原唱席琳·迪翁亲自演绎、飘入我的耳朵的。
不知不觉,时间又过去了14年,打那以后,我无缘再看到席琳·迪翁一面,然而,她演唱的《我心依旧》,却成为我平时最爱欣赏的音乐之一。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一颗种子在心底无声无息地萌芽、生长。作为与英国的泰坦尼克号八万杆子也打不上的中国作家,现在提笔来再现泰坦尼克号悲壮画面,心里也就少了几分陌生、惶恐之感……
船长、建造师:以死谢罪
1912年4月10日,在一片欢呼声中,泰坦尼克号缓缓离开英国南安普顿港海洋码头,像一个初次出征的少年,抖擞精神,开足马力,朝着大西洋西岸的美国纽约行驶。
这是它的处女航。
按照计划,7天后,它将抵达目的地。当然,为了让世界见证奇迹,它将全速前进,希望打破横渡大西洋的纪录,把象征速度、荣誉、尊严和效益的“蓝飘带”,从老对手的船上夺过来。
一
白星航运公司与卡纳德航运公司,是英国两大欢喜冤家。在激烈的大西洋航运竞争中,此消彼长,谁也不服谁。
1907年11月16日,卡纳德航运公司的毛里塔尼亚号客轮投入营运。该船长241.3米,宽26.9米,载客2335人,大量地使用麻栗木、柚木、黄铜和镀金装饰,豪华而气派。由于它率先采用了蒸汽轮机以代替往复式蒸汽机,航速高达26.6节,一举夺得“蓝飘带”,出尽风头,客流纷纷向卡纳德公司涌去,让白星航运公司处于下风,着急上火干瞪眼。
但白星航运公司也不是好惹的。从1911年5月开始,为了收复失地,他们斥资750万美元巨资,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市的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建造了泰坦尼克号。
“泰坦”是希腊神话里的巨神,顶天立地,力大无比。以“泰坦”作为新船的名字,可以看出白星航运公司志在必胜的决心。
的确,泰坦尼克号游轮不同凡响。
它高大威猛。全船的长度是269.1米,宽28.1米,重达46328吨,排水量66000吨,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超过4万吨吨位的客轮。如果以现代造船技术来比拟,除了油轮之外,就连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号也是它的“小弟弟”。如此大的轮船,被欧美新闻界誉为“海上城市”,从龙骨到四个大烟囱的顶端有52.5米,相当于11层楼那么高,是当时一流的超豪华巨轮。船艉水线以下,装有3支螺旋桨,中间的螺旋桨重达22吨,旁边两支螺旋桨更大,每一支都有40吨。3支巨桨动力强劲推动着泰坦尼克号劈波斩浪,最高时速可达50海里(约55.6公里),让竞争对手望而兴叹。
它豪华舒适。客轮上下共11层,拥有762个舱室、7公里长的游廊。船上有豪华餐厅、酒吧、娱乐室、舞厅、阅览室、健身房等设施,装修极尽奢靡华丽。客舱内装饰着高级灯饰,铺着几十厘米厚的地毯,踩上去,就像走在香格里拉的草地之上,无声无息,美妙无比;天花板上绘着美丽的图案,炫人眼目。如同一个豪华都市的缩影,一座壮丽而巍峨的海上炫宫,可以给白星公司的乘客们提供快速且舒适的跨大西洋服务。
船上还建了一个游泳池,长30英尺,宽14英尺,船行水摇,游在其中,恍若鸟飞蓝天、鱼翔碧潭,怡然自得;游一次,仅需花费1个先令。
此外,船上还有一个土耳其浴室,每次浴资4个先令。
为了增加旅途的浪漫情调,它的食物储备十分丰盛,44吨肉食,40吨土豆,5吨白糖,3.5吨鸡蛋,各个餐厅昼夜提供的美味,可以让乘客尽情品尝,大快朵颐。当然,美酒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浪漫之旅的酵母,泰坦尼克号很懂得孤单男女海上长途的心理需求,准备了充足的各种美酒。葡萄酒1500瓶、啤酒20000瓶和850瓶烈酒。许多浪漫故事,就是因为这些美酒的滋润,在旅途中悄然萌芽……
它的安全性无与伦比。全船分为16个水密舱,连接各舱的水密门可通过电开关统一关闭。泰坦尼克号良好的防水措施,使得它在任何4个水密舱进水的情况下,都不会沉没,号称有史以来第一艘“永不沉没”之船。为此,一个船员还骄傲地告诉乘客:“就算上帝亲自来,也弄不沉这艘船。”
1912年3月,泰坦尼克号下水,试航后,各方都感到满意。可以说,它具备战胜对手的所有条件,处女航中夺取“蓝飘带”,对它而言,就仿佛踏青小伙从路边信手采摘了一朵鲜花,插在恋人的发际似的,无须费吹灰之力。
二
处女航前夕,精于商道的白星公司总经理布鲁斯大做广告,使泰坦尼克号名气大增,许多人都以参加处女航为荣,船票很快就一售而光。
头等舱是身份和身价的象征,拥有带私人会客室的豪华套房和享用可观壮丽海景的高层散步甲板,专供当时欧美上流社会中的顶级人士享用。这些人不是欧洲的王公贵族,就是美国的财富新贵。票价高达870英镑(合今天的63837英镑、近百万人民币),足够换一辆当时最豪华的轿车。
一张头等舱船票售价是30英镑(合今天的2200英镑、近3万人民币)。
二等舱的船票只要13英镑(约合今天的954英镑)。虽然和头等舱的价格差距如此巨大,但二等舱乘客其实水准不低,包括许多学者、白星公司自己的职员以及英美两国的典型中产阶级,都是它的目标客户。
尽管票价昂贵,却供不应求。亿万富翁约翰·阿斯特,矿业大王本杰明·古根海姆,著名的女富豪、社会活动家玛格丽特·布朗,著名记者威廉·斯坦德,白星航运公司大股东彼得·魏登纳的孙子哈利·魏登纳等等,都是处女航的乘客。
对于处女航,白星公司格外重视,总经理布鲁斯亲自登船,并选派了豪华的管理、技术团队,力争一炮打响,旗开得胜。
他挑选了在北大西洋航线航行几十年、最有航海经验的爱德华·约翰·史密斯担任船长。史密斯出生在工人阶级家庭,17岁开始与海打交道,风里来、浪里闯,胆子大又好学,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成为英国航海界著名的老船长。1904年之后,白星公司经常把大型船舶的处女航交给他,对他信任有加。本来,他已经60岁,正准备退休。可是,为了确保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首航安全、顺利、破纪录,布鲁斯还是请他出山,并爽快地答应,这趟任务完成了,就送他回家颐养天年。
他邀请泰坦尼克号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随船航行,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别看安德鲁斯1873年出生,只有39岁,可是,他在造船厂已经干了20多年,从1907年开始,已经成为船厂设计部门的主管,主持设计白星公司的新船、奥林匹克级一号船奥林匹克号和二号船泰坦尼克号,是船舶设计界的后起之秀。从白星公司免费提供的a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