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论诊杂病必死候 -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 东汉华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56章论诊杂病必死候

夫人生气健壮者,外色光华,内脈平调。五藏六府之气消耗,则脈无所依,色无所泽,如是者百无一生。虽能饮食行立,而端然不悟,不知死之逼矣,实为痛也[也:孙本无。据医统本补。依上下文意亦当如此。]!其大法列之於後。

大凡人的生命之气强健壮盛的,体表肤色光泽鲜绝,体内血脉平和调适。五脏六腑的真气消耗,就使血脉无所凭依,肤色无所润泽,像这样的情况就百无一生。即使能够饮水进食和行走站立,但终是不能觉察病情,不知死期已经逼近,确实令人痛惜啊!诊断死候的方法列述各条在后面。

病瞪目引水,心下牢满,其脈濡而微者死。

患睁大双眼注视,连连饮水,心下坚实胀满的病证,脉来濡而且微的会死。

病吐衄泻血[病:孙本作“论”。据瓒本、医统本、宽保本改。依上下文例亦当如此。],其脈浮大牢数者死。

患吐血、衄血、泻血的病证,脉来浮、大、牢、数的会死。

病妄言、身热、手足冷,其脈细微者死。

患谵言妄语、身热而手足逆冷的病证,脉来细微的会死。

病大泄不止,其脈紧大而滑者死。

患大泄不止,脉来紧大而滑的会死。

病头目痛,其脈涩短者死。

患头部连及双眼疼痛的病证,脉来短涩的会死。

病腹中痛,其脈浮大而长者死。

患腹中疼痛的病证,脉来浮大而长的会死。

病腹痛而喘,其脈滑而利、数而紧者死。

患腹部疼痛而且喘促的病证,脉来滑而利或数而紧的会死。

病四逆者[四逆:此指四肢厥逆。患四肢厥逆的病证,脉来浮大而短的会死。],其脈浮大而短者死。

病耳无闻,其脈浮大而涩者死。

患双耳突然不能听见声音的病证,脉来浮大而涩的会死。

病脑痛,其脈缓而大者死。

患脑中疼痛的病证,脉来缓而大的会死。

左痛右痛,上痛下痛者死[左痛右痛,上痛下痛者死:《脈经·卷五》作“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为逆,逆者死,不可治”。]。

患右侧有病左侧疼痛,左侧有病右侧疼痛,下部有病上部疼痛,上部有病下部疼痛的病证的会死。

下痛而脈病者死[下痛:疑为“不病”之误。《脈经·卷五》作“脈病人不病者死”。可参。]。

不病但出现病脉的会死。

病厥逆,呼之不应,脈绝者死。

患厥逆,呼喊病人得不到回应,又无脉应指的会死。

病人脈宜大,反小者死。

根据病人的证候应当脉大,反而脉小的会死。

肥人脈细欲绝者死。

身形肥胖的人,脉来很细如丝将断的会死。

瘦人脈躁者死。

身形瘦小的人,脉来躁急的会死。

人脈本滑利,而反涩者死。

肌肤滑泽的人的脉本当滑利,却反而见涩脉的会死。

人脈本长,而反短者死。

身形高大的人当为长脉,却反而见短脉的会死。

人尺脈上应寸口太迟者死[人:疑为“下”字之误。下尺脉与上寸口脉相应搏动的时间太迟的会死。]。

溫病,三四日未汗,脈太疾者死。

患温病,已三四日,未出汗,脉来太急的会死。

溫病,脈细微而往来不快,胸中闭者死。

患温病,脉来细微而又往来不流利,胸中感到闭塞的会死。

溫病,发热甚,脈反细小者死[小:孙本作“小死”。据医统本改。]。

患温病,发热重,脉来反小的会死。

病甚,脈往来不调者死。

病重,脉往来不调,时来时止、时数时缓的会死。

溫病,腹中痛,下痢者死。

患温病,见腹中作痛、下痢的会死。

溫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患温病,汗不得出,即使出汗也未见汗出到足部的会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