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水调歌头,天作地合 - 神话三国:我有神话帝王命格 - 道家嫡长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9章水调歌头,天作地合

乐曲不同于诗词,不过也有联系,诗词可作为曲词存在。

在音乐修养方面,阮瑀同样造诣匪浅。

依旧是第一个出来,想要在乐曲方面压过卫仲道一头,为自己的老师争口气。

“奕奕天门开,大汉应……”

虽然他心中也对卫仲道的诗词造诣极为欣赏,但却对卫仲道吹捧卢植郑玄,唯独将自己岳父,他的老师漏下的行为很是不满。

这一次不少人都站了出来,将自己所作乐曲一一弹唱而出,可谓是群英荟萃。

但能胜阮瑀者,依旧未曾出现。

不过天色渐晚时,一个十多岁孩童的出现,却是让他再次成为了衬托。

一首长河吟的初始版本,写出了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的气概,虽然少了几分壮志未酬的蹉跎之感,但却多了几分年少轻狂,脱颖而出。

在座之人评价他和阮瑀所做琴歌依旧是不分伯仲,但和一个十岁孩童相比,显然已经输了。

这名孩童正是在后世有着曲有误,周郎顾之称的吴国大都督,周瑜。

不过此时还只是一虚岁十二的孩童,阮瑀主动站出来认输,对周瑜几近赞美之词。

三位大儒也对周瑜十分满意,表示不论输赢,都会在三年后,为周瑜举孝廉。

周瑜也成了第二个此次诗会得以举孝廉之人。

不过周瑜终究还是太过年少气盛,或者说心中气量不够,对卫仲道让其父日夜加班之事有所怨言。

竟然率先主动站出来,挑战大汉目前公认的第一才女蔡文姬。

“听说蔡琰乃天下第一才女,六岁便可辩琴,在乐赋方面无人能及,瑜心中仰慕已久,可否不吝赐教一二?”

周瑜说这句话之时,几乎毫不掩饰语气之中的倾慕之情,不过话中的意思却是想要挑战蔡琰。

蔡琰闻言不由微微皱眉,下意识看向卫仲道,显然心中也有意参加。

本来听到周瑜之名,心中还十分高兴准备收为己用的卫仲道闻言,顿时面色难看了起来。

他虽然大度,但那是在不涉及自己女人的情况下。

蔡琰现在上去,必定不会欺压对方年幼拿自己已经流传的作品,不然定惹人耻笑。

但若是一时所作,显然不会超过周瑜刚刚问世的长河吟。

大概率会是不分伯仲,届时是和他天作地合还是和周瑜天造地设,那就不好说了。

蔡琰如今不过二八年华,比周瑜大不了几岁,若是相差十岁他还不会吃醋,只是不过五岁,那就不一样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周瑜的出现,打破了他心中的扬名计划。

阮瑀也就罢了,毕竟年龄在那里放着。

但周瑜实在太年轻了,必定成为除了他之外,这次诗会的第二受益人。

“我就不参加……”

蔡琰见到卫仲道有些吃醋的样子,不由抿嘴一笑,随即刚准备拒绝,便被卫仲道打断。

“等等。”

“呵呵,这位神童,应该不介意我们夫妻二人,现场共同赋乐吧?”

卫仲道何许人也,岂能被一个意外轻易打乱计划?

“请!”

周瑜见卫仲道也不装醉了,上前挡住自己的目光,心中略微有些不悦,但还是拱了拱手,颇为客气的说道。

一时间在座宾客皆议论纷纷,虽然有了前车之鉴,没人敢当面指责卫仲道。

但议论的声音却还是被有意无意的传入在座众人的耳中。

大概意思就是卫仲道嫌才妒能,心无容人之量,太过心高气傲,这次站出来,必定丢脸。

“夫君,月色将近,我们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创出一首力压长河吟和琴歌的乐赋?要不还是算了吧。”

蔡琰显然也心中没底,见状不由劝道。

“是啊,贤弟,琰儿虽有乐才,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超越长河吟和琴赋的佳作。”

曹操见状,也忍不住在一旁低声劝解道。

诗赋和歌赋,毕竟还是有所区别的。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卫仲道不过十八岁就有了这样的逆天诗才,在乐赋方面必定不可能像诗赋那样力压群英。

“孟德放心,道自有分寸。”

“诸位,道并非嫌贤妒能之辈,只是听了在坐各位如此多的乐赋歌词,心中甚是喜爱,看着这一轮明月,心中忽有所感,一时不吐不快,若是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卫仲道起身先是对着在座各位深深鞠了一躬,先是夸赞了在场的大多数人一句,这才继续说道。

“琰儿来为为夫谱曲,修缮曲调。”

卫仲道随即直接来到蔡琰的焦尾琴前坐下,看着月空中的夜色说道。

“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