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卢植指点为大义,三次赠金慑人心 - 神话三国:我有神话帝王命格 - 道家嫡长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6章卢植指点为大义,三次赠金慑人心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东汉末年名臣、经学家,大儒】

【为人刚直,文武兼备】

【身怀“海内名望”命格,(金)大儒声望,具有吸引聚拢人才之能,汉庭支柱,可镇压势力气运】

“晚辈见过卢尚书!”

卫仲道在岳父蔡邕的带领下,来到卢府,见到卢植后不由躬身行礼道。

“免礼,呵呵,文武兼备不骄不躁,文开之子,伯喈之婿,着实令我羡慕啊。”

卢植扶了扶胡须,见到卫仲道这么恭敬不由看向蔡邕说道。

“呵呵,我此次带小婿前来,是想将其引荐给子干,从卢大人了解一些朝堂还有洛阳之地的局势。”

蔡邕闻言面露得意之色,随即想到此来目的,不由正色道。

“世人皆言,河东卫仲道乃是天下少有的刚烈之人,如今看来倒也不尽然,不愧是能马踏匈奴的帅才,有勇有谋。”

卢植似笑非笑的看着卫仲道,显然是知道卫仲道如今的处境。

“都是世人讹传,河东之事不过是形势所迫,逼不得已罢了,洛阳乃京都所在,关系复杂,不搞清楚状况,实难从事,还请卢伯父能够不吝赐教。”

卫仲道再次拱了拱手,恳请道。

“嗯,不过吾还是想先看看你心中所想为何?”

“伯父是指?”

“洛阳尹。”

卢植收起笑容,郑重的看向卫仲道道。

“既在其位,自当谋其职。”

卫仲道见状也认真了起来,郑重道。

“世家犯罪又该如何?”

卢植显然有考效卫仲道之意,若是满意自会相助,若是不满意,可能碍于情分会指点几句,但绝不会言深。

“若能自保,自然是刑不避大夫,礼不及庶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卫仲道想了想,不由缓缓的说道。

“贤侄慎言。”

卢植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随即谨慎的关上房门。

“贤侄能有此心,吾自会全力相助于你,你可知洛阳势力最为强大者为何?”

“汉帝。”

卫仲道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

“额,你这么说也没有问题,不过我要说的却非陛下。”

“难道卢伯父是说世家?”

“没错,孺子可教也,世家之人无处不在,或依附陛下,或依附外戚,或单独而存,洛阳世家大族众多,你担任洛阳尹,若是得罪太多世家,恐怕就连弘农杨氏也帮不了你。”

“额,那该如何是好?”

卫仲道明白卢植这是对自己满意,想真心为自己指条明路,不由请教道。

“这就需要你去掌握其中的度了,严明执法但也需变通,世家大族要的无非体面二字,只要留下三分情面,那自然都会记住你的恩情。”

卢植笑着说道。

“唉,那袁氏在城外刺杀于我,我又如何会留情面于他。若遇作奸犯科,穷凶极恶者,我可做不到留情面。”

“哈哈,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刚刚之言,不过戏言尔。”

“还请伯父明言相告,莫要试探。”

卫仲道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些古人说话就这点不好,总是戏言试探,还好他留了心眼。

蔡邕坐在一旁喝着茶,也不插话,见卫仲道并没有上当,这才松了一口气。

“贤侄日后行事,可将世家大夫之刑法可加之于内,不宣之于外,为世家留下一分薄面,便不会彻底得罪世家,毕竟他们也不想丑事外扬吧。”

卢植微微一笑,随即提点道。

“听公一席话,道顿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卫仲道闻言不由眼前一亮,随即躬身行礼道。

卢植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也知道了接下来要如何处理世家案件。

秉公执法是原则,这点不能变,但世家之人毕竟势大,他若是秉公执法必定会得罪不少人。

不过若是将处理世家之人的事情,放在暗中进行,不宣于众,也算是给了世家一个面子。

世家所为,若非穷凶极恶之事,他完全可以暗中罚取世家银钱,弥补受害人,不让这件事放在明面上惹人耻笑。

这个时代的人最为重视的并非忠义,而是脸面,尤其是世家大族之人。

他给了世家台阶,世家自然不会不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