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龙门之变,河东首战 - 神话三国:我有神话帝王命格 - 道家嫡长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章龙门之变,河东首战

“主公,你刚刚所做之梦会不会真是先祖托梦。”

典韦双目之中隐隐有兴奋之色,不由询问道。

大汉双璧,卫青霍去病一起托梦,这件事可不算小。

若是传出去他的声望恐怕会更甚。

尤其是卫仲道的家中祠堂里,还有卫青和霍去病的牌位。

古人最是相信神鬼之说,因此典韦心中才会认为卫仲道乃是天命所归,以后必定前途无量,所以忠心才会提升。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卫仲道只是微微摇头,随即笑道。

他并没有选择装神弄鬼,因为他认为一切都是看成败说话,只要他能获胜,那这件事他说假的也会有人认以为真,若是失败那自然便是假。

“徐晃继续在此驻守,我要带着五千战马返回一趟安邑,此乃致胜之本。”

半日后,卫仲道叮嘱好徐晃继续驻守,便率领一支百人亲卫队伍离开了壶口。

“是。”

……

安邑县。

随着采桑津之战再次传开,张辽之名天下皆知,作为指挥的卫仲道也成了天下人的谈资,认为卫仲道有着神机妙算,统率兵将之能。

不然根本解释不通,刚刚投奔河东的张辽,为何会出现在采桑津这处地方,立下此等奇功。

殊不知,卫仲道只是利用了信息差,还有对武将能力的了解自信,这才能屡次判断正确,提前应对。

有着河东郡的实时地图在,他便能以不变应万变,随时洞察河东境内外的匈奴大军动向。

卫仲道回到河东治所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募骑兵,随即亲自训练。

龙门渡口外,屡次在未来大汉名将手中受挫的于夫罗,终于还是选择和匈奴主力汇合。

打消了从壶口采桑这些小地方通过的念头,不再抱有强行渡河的幻想。

但是这日,一名面色犹豫的匈奴士兵却是突然来到匈奴帅帐外求见,将一封书信交给了于夫罗。

“呵呵,王家?兵分两路,引走一部分汉军,要助我们从龙门渡河吗?汉人虽强但却内斗不断,此事应当为真,据说这王家上任家主,便是这河东太守,被卫家强行逼迫退位。”

“此计哪怕实施,也不会对我匈奴造成太大的影响,倒不如一试真伪。”

想到这里,于夫罗顿时喊来副将,他的弟弟呼厨泉,让其率领三万铁骑前往蒲坂渡渡河,自己则带领剩余的四万待在龙门。

不过半月时间,匈奴便已经损失了将近两万余人,壶口和采桑二地更是只有不到一万匈奴驻守,士气可谓是降到了冰点。

果然,待在河东的卫仲道再次提前觉察到了匈奴动向,吩咐张辽前往蒲坂,同时吩咐龙门剩余的一万三千汉军,分出五千前往蒲坂。

不过这次,他却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好在这时,卫家传来了好消息。

冀州无极甄家,为卫家提供了十万石粮草,也就是一千多万斤粮草,足够十万大军两月消耗,秋收之前,他们都不需要再为粮草之事发愁。

彻底解决了河东军的后顾之忧。

有了粮,招募士兵便轻松多了,看着源源不断的粮草来到安邑城外,不过三日时间,他便凑齐了五千勉强掌握骑术的骑兵。

这日。

一队人马在几名卫家门客的带领下,来到了安邑城下,城门外还在训练骑兵的卫仲道见状立刻来到近前。

“拜见主公,这位便是常山赵子龙,此番前来乃是为了相助河东。”

为首的门客见状立刻上前单膝跪地行礼交旨道。

“嗯,做的不错,自己前往军需处报备,领万钱于众人。”

赏赐分明的道理卫仲道还是懂得,说完之后,便将目光看向了队伍中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一名银甲白袍小将。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为人忠厚守信,有勇有谋,性情温和,宽厚大度,知恩图报,性格直率,文武双全】

【身怀“白龙”命格,(紫)文武全才,武艺出神入化,身怀龙胆,逆境之中可爆发出超凡之力,擅长骑兵突围作战】

“这些?”

“启禀太守,我们这些都是赵家村的乡勇,听说匈奴南下之事,特意前来相助。”

“好,我大汉能有这么多忠义之士,天下何愁不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太守你说过的话,吾等自当效仿。”

赵云摇了摇头,随即一脸认真的说道。

显然他也听说过求贤令,这也是他们出现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卫仲道在颁布求贤令之后,专门派人寻找他赵云前来抗击异族,他又岂有拒绝的道理。

“哈哈,不错,河东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你们这些人可否精通骑术?”

看着赵云牵着的名马,夜照玉狮子,卫仲道不由明知故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