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匈奴南下,闻喜裴家 - 神话三国:我有神话帝王命格 - 道家嫡长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章匈奴南下,闻喜裴家

“公明不必如此多礼,日后私下将我当做兄弟便可。”

就在卫仲道扶起徐晃,准备再拉拢一下他的忠心之时,突然有下人前来禀报。

“太守,家主请你前去书房一趟有事相商。”

“好,我这就前去,公明也一起来吧。”

卫道点了点头,随即看向徐晃说道。

“是。”

……

家主书房并没有太多书籍,大多都是竹简,不过却是有着不少珍贵的宣纸,用来练习书法之用。

卫家书法能闻名于世,也是宣纸堆出来的。

“道儿,为父已经私自以你的名义,主动向朝廷写了请罪之书,你对此有何看法?”

卫开坐在书案前,示意卫仲道坐下缓缓说道,跟随过来的徐晃则早就识趣的站在门口等待。

“如此也好,朝廷不怪罪也就罢了,若是怪罪,那我也不可能束手就擒。”

“你能这么想就好,我卫家嫡系如今就只剩下你一人,自不会让你受罪。”

卫开点了点头,随即欣慰的说道。

“不过若是朝廷降罪,你又要如何应对?为父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皇帝之位灵帝能坐,其他刘姓之人亦能坐,大不了我卫家便以河东为基业,积攒实力清君侧,换青天。”

卫仲道并没有去避讳门外的徐晃,闻言不由将想法说了出来。

“哈哈,不错,有魄力,看来你是真的长大了。已经不需要为父教你如何去做。”

“你能心怀汉室,为父心中甚是欣慰。”

“如今这天下,依旧还是刘姓之天下,不论你心中如何想,都要切记这一点,至于未来如何,就需要你自己去判断了。”

卫开眼中闪烁精光,充满了洞察世事的智慧,语重心长的说道。

门外一直听着父子俩对话的徐晃,如何听不出这言外之意,心中不由震惊不已。

这是心怀大志啊。

想到这里,徐晃心中也多了几分希冀。

【徐晃忠心+5】

房间内的卫仲道看到提示,嘴角也不由露出一丝微笑,之后父子二人又畅谈许久。

在对待河东郡的情况,二人意见一致。

认为不论朝廷是什么意思,首先便要将河东各县兵力,完全掌握在卫家手中。

手中有了权利,才能更好的争取活命的机会。

而且卫家底蕴深厚,早就暗中掌握了河东郡大半郡城兵力,如今意见达成一致,占据河东并非太过困难。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卫家亮出底蕴之下不过两日时间,便占据了河东大半县城。

三日后。

朝廷降罪的消息还未等到,匈奴即将南下的消息,便先行传遍了河东郡各县。

百姓一时间也陷入了惊慌,不断有流氓,兵痞趁机作乱。

河东大乱,人心惶惶,河东太守被河东卫家逼迫退位之事,也迅速扩散开来。

这三日时间才刚刚平定郡内的不稳定因素,如今又传来噩耗,卫仲道终于无法再安心的享受蜜月,在家造娃。

亲自前往各郡县,治理郡内乱象,对待趁机作乱之人,卫仲道直接亲自带着徐晃还有郡兵平定,不论那些人是何背景,一律都是杀无赦。

随后卫仲道又当着众多百姓的面,亲自开放卫家粮仓,施粥救济贫苦百姓。

因此不少百姓都对卫仲道赞不绝口,对卫家充满了感激。

同时卫家也开始大肆宣扬祖上卫青,征战匈奴的功绩,这才算彻底稳定郡内民心。

……

河东,闻喜县,裴家。

也是河东郡内唯一一座没有被卫家占据的城县。

裴家在闻喜县根深蒂固,人才辈出,即便是卫家也插足不了。

上次拦路卫仲道之人,便是裴家之人,裴潜,颇有盛名。

如果说裴潜名声不够响亮,那他的后代子孙,唐朝名将裴行俭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

裴氏家族历六朝而兴,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

大文豪韩愈称赞裴氏曰:“世为名族,支分派别,各成大家。”

有“天下无二裴”之称。

裴府,书房之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