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戈壁围猎(1) - 1号罪案 - 陈玉福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1号罪案 >

第27章戈壁围猎(1)

这活儿太累。他摸摸红肿的肩。

“你想不想娶媳妇?没钱谁跟你这个穷光蛋。”他搓手不语。

他又说:“绑架个小孩能挣钱!”

于是,他俩从新疆悄悄潜回金昌。

电话亭里,他恶狠狠地说:“拿一万五千块钱来……”

1997年9月上旬,金昌新闻媒体爆出一则消息:9月7日,我市公安机关36小时,快速侦破一起绑架12岁儿童的特大案件……

消息播出后,顿时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1.从新疆来的神秘客人

七月,被火辣辣的太阳晒了一天的新疆昌吉市某小煤矿,烤得让人们喘不过气来。煤窑通往住宅区的路上,走着三三两两晚归的打工工人。

周江汗衫搭在膀子上,穿着裤头,疲倦的脸上除了白眼珠、白牙齿外,浑身上下锅底黑。每天几十筐煤,从煤窑底下背到地面,来来回回近百里路,一天下来,累得腰断骨折像散架。晚饭后躺在床上再也不想动。

这活儿的确太辛苦。

周江在水池边全身洗个透。突然,一只手拍在他肩上。他猛回头又惊又喜:“嘿,薛哥回来了。”

薛建回甘肃金昌探家刚下车不久。两人寒暄一番。

“小周吃饭没?”

“还没哪!”

“走,今天哥请客,算是你给我接风,咱哥儿俩喝两杯。”

于是,他俩来到一家小餐馆,要几盘菜,打开一瓶烧酒。

“兄弟,这活儿怎么样?”薛建关心地问。

“凑合呗……唉,这哪是人干的活儿,又挣不了几个钱,妈的……”周江狠狠地骂娘。

春节刚过罢,周江打起铺盖从河南老家挤上了去新疆方面的火车。

这些年,南阳地区,诸葛亮躬耕南阳式的生活早已结束。农村的青年男女们,告别了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纷纷涌向外面的世界,挣回大把的票子。这不能不使只有小学文化的周江心跳耳热。十七岁的他,正是花团簇锦的年华。他憧憬美好的未来,向往外面的世界,想用自己的双手挣一笔钱,为父母分忧,然后翻盖一下旧房,将来再娶个漂亮媳妇。

又脏又累的背煤生活,他咬牙坚持着。半年下来,除了吃穿,没落多少钱。他摸摸干瘪的口袋,看看那些提手机、坐小车的红男绿女,心凉了。做梦都想挣大钱的他,心理的天平开始渐渐失衡。

期间,他认识了打工族中的薛建。25岁的他,从河南农村来到甘肃金昌,别看他文化低,人却很机灵。凭着他那聪明的脑瓜和能说会道的嘴巴以及勤劳的手,他学会一套电焊和修理的活儿。几年后,他娶妻生子,在甘肃金昌临时安个家,日子虽然紧巴,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他不安分守己,想到更远的地方赚大钱开眼界。他从金昌来到新疆昌吉煤矿打工。前一段,他回金昌看望老婆孩子,因没多少钱,见了家人不免汗颜。熟人老乡问他是否在新疆发了大财,他虽然大有囊中羞涩和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但还是打肿脸充胖子装模作样。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是天涯打工人。薛建对周江挺照顾,周江把他当做靠山,视作知己。

饭后,他俩挤到一处房子看电视。电视上演的是一起绑架案。两人看得很有兴头。

回宿舍的路上薛建很感慨:“咱们这活儿累死不挣钱……”

“没法子啊!”周江摸摸红肿的肩。

“想不想挣大钱?”薛建眼球骨碌碌转。

“鬼才不想哪!”

“想不想娶媳妇?”

周江沉默了。

“没钱谁跟你个穷光蛋。”

周江搓手不语。

“绑架个小孩能挣钱。”薛建试探着说。

“跟着薛哥只要能挣钱,啥都行。”周江相信老乡世面广点子多。

“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不冒风险赚不了钱,干脆跟我回金昌,咱们绑架个小孩。”

“中!”周江点头称是。

二人一拍即合。

8月26日,薛建带周江千里迢迢雄心勃勃回到金昌。他们作为两位新疆来的神秘客人在河西堡一家旅馆住下,做起了发财的美梦。

2.小饭馆里的家乡人

金昌市区某居民住宅区有一个小市场。小市场南北不过30米,小摊位却有20余家,五行八作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这天,在小市场的喧闹声里,远远地站着薛建和周江。来往的人偶尔向他俩瞥几眼,谁也不在意。

薛建向周江指指小市场南端的一家外搭凉棚的小饭馆,然后匆匆离开。

中午时分,周江在小市场东瞧西逛来到小饭馆外的凉棚下,在一张矮桌前坐定,嘴里哼几句河南豫剧调。女主人忙着包蒸包,笑吟吟地问道:“师傅吃啥?”

“都有些啥饭?”

“小笼蒸包三块钱一笼,大碗馄饨两块,小碗一块五。”

“那就来碗大碗的。”周江麻利地递上两块钱,惊奇而又亲热地说:“老嫂子,听您的口音,咱们好像是老乡。”

“你老家啥地方?”女主人搭讪着。

“河南。你呢?老嫂子!”周江嘴挺甜。

“安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