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四条人命(2) - 1号罪案 - 陈玉福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1号罪案 >

第13章四条人命(2)

刑警们了解到:王现1992年10月与妻结婚,婚后感情不和。次年,生下一小女孩。后来,村里又给了他个生育指标,王让其妻到医院取环,去过几次,其妻回来后说大夫不在。那天,王又让其妻到医院,其妻回来后说找不到人。王现大怒,把其妻打了一顿。盛怒之下,王妻离家出走。

期间,王现多次到住在金昌的舅哥卢山贵家向岳母等要人,认为岳母和舅哥从中挑唆,怀恨在心。家里人和他的亲戚劝他,找不到干脆登报声明离婚。王现不肯,觉得和其妻有感情,认为离婚不光彩,发恨非把妻子找回不可,要不,给卢家好看的,并扬言报复卢家。王现性格内向孤僻,从此无心理家。

刑警们还了解到,2号下午,王现的某亲戚接到过王现的电话,王现说,我在金昌惹事了。某某问他惹的啥事?王现说,过两天你就知道了。某某问,你现在在哪里?电话啪地挂断了。

搜查完王现的家已是清晨两点。许永科一面派杨振刚携带王现的照片赶回金昌,一面率人到武威市公安处。就地向省公安厅发出带有王现照片的电传电报。于是,缉拿王现的通缉令,很快从省公安厅发向西北五省。

5.娃娃泉发现可疑人

在许永科率人赶往武威公安处的同时。月色朦胧的3·12线国道上,杨局长乘坐的桑塔纳车正流星般地从兰州驶进金昌地段。会议一结束,他来不及参加会餐,令司机赵福元开车连夜赶回金昌。

途中,他想合会儿眼,可无论如何也不能人睡。眼下的分分秒秒都至关重要。金昌的40多万人民密切关注着“1·25”案情的进展。案发后,市领导指示:公安局限期破案。省厅领导也专门作了指示。刚上任市公安局长不到半年的他。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普遍赞誉,眼下,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晨曦里,当杨局长有力的脚步声踏进市公安局大楼时,吴副局长他们又熬了一个通宵。他听完汇报,马上命技术科赶洗了王现的照片,快速向西北五省公安机关发出了协查通报。

晚上9点,金川公安分局城郊派出所所长胡忠山报告了一重大情况。

9点10分,胡所长和西坡村一放羊人走进杨局长办公室。

放羊人回忆。

26号上午9点左右。龙首山娃娃泉。他和儿子正准备赶羊群出圈。猛然间,一位30来岁穿黑西服的男人,冻得哆哆嗦嗦地走来。

“师傅!给点馍吃行吗?”

“你是干啥的?大冷的天,荒山野外,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那男人身上有血迹,嘴唇冻得发紫:“我家是山丹的,把老婆打跑了,出来找老婆,在这里迷了路。”

放羊人觉得他挺可怜,给了他一个馍馍。

那人狼吞虎咽后说:“请问铁路在哪里?”

娃娃泉处于大山里面,此地离铁路甚远。放羊人给他指了方向。

今天一大早,放羊人回到家,听家里人说市区里杀了人,派出所正发动群众破案。他急忙把这一情况向胡所长作了报告。

杨局长递过王现的照片:“你看是不是这人?”

放羊人看后忙说:“就是这个人,就是他!”

“你再仔细看。”

“没错!”放羊人十分肯定。

事实进一步证明了王现的杀人嫌疑。

尽管考虑到王现继续逗留于龙首山附近的可能性不大,为保证侦破工作万无一失,赵永鸿政委立刻带领刑警深入到龙首山周围进行搜查。

尔后,杨局长立刻电告许永科带领的武威组,要在架网守候进一步完善证据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搞清王现所有在外地亲戚朋友的地址。

短短的两天,从报案到确定犯罪嫌疑人,公安干警们快速出击,驱车几百里,很快查清了情况。28号这一天,许永科一组又经艰难曲折的调查,终于彻底搞清了王现所有在外地的亲朋好友的地址。

初战虽然告捷,凶手还未归案。杨局长仍严竣的像块石头。

经了解,王现的妻子,在离家出走的一年多里,一直住在新疆的姐姐家。如果王现西逃新疆,会不会发生其它意外。

杨局长站在中国地图前,眼光顺着铁道和公路线,落到大西北的几个点上。在那几块人烟稀少的地方,有十几家王现的亲戚和熟人,特别是新疆精河县,有王现的知己亲戚在那里工作。根据掌握的情况来看,王现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那里应是控制的重点。

杨局长不由得又燃上一支烟,把桌上的一串名单又反复看了几遍:

甘肃玉门黄闸湾乡……

新疆哈密、精河县、沙湾县、奇台县、哈巴县、河田地区……

他拿起铅笔在上面重重的画了一个圈。

6.西征千里缉元凶

吴副局长办公室。他紧攥手机,洪亮、清晰不容置疑的声音又一次传向新疆精河县王现亲戚的办公室:“我是甘肃金昌市公安局,你亲戚王现在金昌杀了卢山贵一家4口人。我局正在追捕,王有可能逃往你处,希望你与我方配合,劝其投案。”

以郑支队长为组长的抓捕小组迅速组成,他们是刑二大队副大队长吕培禄、金川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冯海、副教导员杨发明、侦查员高峰、杨振刚、徐忠年。

临行前,杨局长亲自布置了任务,详细拟定了抓捕方案。

追捕小组先分两路出击,一路由冯海带杨振刚、徐忠年到甘肃玉门镇。一路由郑银生支队长率其他几名同志到乌鲁木齐市。

28日晚9时。市公安局大门口。刺骨的北风里,杨局长、吴副局长和追捕组的同志握手送行。

“1·25”特大杀人案的侦破工作进入决战阶段。从金昌到武威,从玉门到新疆,在河西走廊,在古丝绸之路,在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公安卫士们马不停蹄。

送走西征的追捕小组,杨局长觉得有些饿,直到这时他才想起还未吃晚饭。他泡上两袋方便面打发完肚子,走进吴副局长办公室,又开始了对案情的分析研究。

晚10时,金昌火车站,郑支队长他们登上了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特快列车。

第二天,火车途经到达玉门站。玉门组的冯海、杨振刚、徐忠年迅速下车。他们打“的”来到黄闸湾乡派出所。玉门黄闸湾乡有个姓李的人和王现熟悉。如果王现西逃,这里是他有可能落脚藏身的第一落脚处。

侦破工作,需要的是细致周密,大海捞针般的追捕,不能漏掉任何疑点,稍有疏忽便可造成遗憾。

乡派出所。他们取得了民警们的配合。经明察暗访,王现未来过姓李的朋友家。为慎重起见,冯海向郑银生支队长请示后,他们继续在玉门蹲点守候,如王现一旦出现,即实施抓捕。

29日,郑银生支队长4人到达乌鲁木齐火车站,留下守候人员后,他便直奔自治区公安厅四处。于是,追捕缉拿杀人凶犯王现的命令,从自治区公安厅立刻电传到王现在新疆所有亲朋好友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办好一切法律手续,开具好介绍信,郑支队长回到车站后决定,在案犯没有明确去向的情况下,把四人再分成两组,一组由吕培禄、杨发明返回哈密市车站,守候进疆的每一趟列车,同时,前往调查王现有可能投奔的张家。

哈密是进入新疆的第一站,之前了解到王现身上未带多少钱。他有可能前去取得费用。

第二组,由郑支队长和高峰守候乌鲁木齐车站,并随时与自治区公安厅取得联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