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徐狗蛋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反正心里一下子热乎乎的,连带着眼睛里也一起发酸,像是被烟熏了似的。
韩玉环见状,立刻贴心地伸出小手,拿袖子给他擦脸:“狗蛋哥别哭。”
韩玉郎也是有样学样,给他擦脸,还不忘催促道:“快吃快吃,还热乎呢。”
徐狗蛋使劲儿吸吸鼻子止住眼泪,狼吞虎咽地把手里的饼给吃了下去,只觉这是自己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玉米饼子。
过了半个时辰,韩修文又把他叫到跟前,质问道:“你想明白了吗?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师傅之前教过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不该动手打人的。”徐狗蛋一改平时的倔强,低下头老老实实地认错。
韩修文闻言深吸一口气,语气稍微有些缓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今儿的事,错不全在你,但师傅还是要罚你,为的是让你知道轻重。你爹把你交到我的手上,我就有责任把你教好!以后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来找师傅。记住,你不是没爹没娘的野孩子,你的身边还有我这个师傅。”
徐狗蛋听完这话,眼里一下涌出泪花来,抬头颤声道:“师傅……”
韩修文虽然还是板着一张脸,但语气已经温和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洗把脸,出去吃饭吧。玉环和玉郎偷给你的饼子,哪够你吃的。”
小小的一个人儿,饭量却大得很。这孩子是个好苗子,踏实肯学又不怕辛苦,往后加以栽培,将来肯定能做个有用的人。
徐狗蛋连连点头,眼泪却像是断了线的珠子,停也停不下来。
待他去到厨房,韩玉娘已经把杂菜汤热好端上了桌。
徐狗蛋怕她见到自己哭,忙扯着袖子抹了抹眼睛,转身舀水去洗脸。
韩玉娘把碗筷摆好,等他坐好才问:“师傅原谅你了吧?”
“嗯。”徐狗蛋带着鼻音应了一声。
韩玉娘拍拍他的肩膀,柔声道:“那就没事了,好好吃饭吧。”
徐狗蛋拿起筷子,稍微犹豫了一下,突然开口道:“姐姐,回头我去给牛小福赔个不是吧,我诶给他道歉。”
姐姐……韩玉娘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叫她。狗蛋来韩家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开口唤她“姐姐”,平时她只听见过他叫玉环和玉郎的名字。
徐狗蛋原本一直就想要开口叫她“姐姐”的,只是一直磨不开脸,不好意思。
韩玉娘定定地瞧了瞧他,不觉含笑道:“既然你都喊我一声姐姐了,我怎么能看着你再受委屈呢。你打了小福是不对,可牛婶儿打你那一巴掌也是够狠的。他家的儿子是宝贝,咱们韩家的人,也不是泥巴做的。回头我自己去一趟村长家把事情说清楚,村长是个明事理的人,不会像他老婆那样胡搅蛮缠。”
说起这事,韩玉娘心里还真有点奇怪,过了这么久了,牛家那边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依着牛婶儿的脾气,应该早都闹翻天了。
此时,村长家的那位贵客早已经走了,不过,他带来的那只银锭子还搁在牛家的桌子上。
“咳……回头我去一趟韩家,你就不要再多事了。”牛村长缓缓起身,交代妻子几句。
牛大婶自然不愿意把事情就这么算了,可看着那雪花花的银子,她又不舍得不要,扔掉手里的麻布,怨声道:“难道就这么白白放过了那臭小子,你看看他把小福给打的,你也不心疼?”
“你还想要闹也行,我现在就把银子还回去,看你心不心疼。”牛村长深知妻子的脾气,故意说道。其实,他也不想韩修文进城,毕竟,他还是自己儿子的师傅呢。
“嗳……别别别!”牛大婶听了,忙一把将银子揣进怀里,瞪起眼睛道:“你傻啊。这么多银子,足够咱家买上十亩地了。我嫁给你这个穷傻子这么多年,头一回看到这么多钱!”
怀德村是个小地方,虽说身为村长,可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油水可拿,还要天天为村里那些鸡毛绿豆的琐事,忙得团团转,费力不讨好。
牛村长见她把银子拿走,便道:“咱们拿了人家的好处,就不能不办事,我这就去韩家走一趟,你给我老老实实在家呆着。”
许是,今儿家里来了位贵客,让他觉得自己脸上有光,说起话来都比平时有底气了。
牛大婶瞪了他几眼,也没敢反对,只是小声嘀咕道:“哼,要不是看在银子的份上……老娘非揭了那小子的皮。”
牛村长不理会身后骂骂咧咧的妻子,背着手出了家门。
趁着下午没课,韩修文把家中的几条长凳修补了一番,敲敲打打,很是仔细。
牛村长在院外踮脚看了看,故意先喊了一嗓子:“韩先生在家吗?”
韩修文起身一看,忙放下手中的铁锤,迎了过去:“村长来了,您快请进。”
牛村长故意清清嗓子,有点拿腔拿调的说道:“韩先生……我有点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身为村长的他,每次和韩修文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很小心。因为韩修文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又是秀才,可他只是个粗人。所以,每次和韩修文说话的时候,他总是要拿着些腔调,摆摆村长的派头。
韩修文还以为他是为了孩子们打架的事而来,忙让着他进屋说话。
韩玉娘泡了一壶热茶送过去,牛村长接过她递来的茶杯,抿了一口,主动开口道:“刚才的事,我都听我家那口子说了,不过是小孩子打打闹闹,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不用放在心上。”
韩玉娘闻言忙冲他笑了一笑:“多谢村长您能体谅。不过,小福头上的伤,没什么事吧?”
牛村长见她笑得那么好看,只觉杯子里的茶喝起来更有滋味了:“不碍事的,我那小子皮实得很。咱们都是乡里乡亲,互相体谅,也是应该的。”见他这样客气,韩玉娘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安安心心地退了下去。
喝过茶,韩修文淡淡开口道:“方才您说有事要和我商量,不知是何事?”
牛村长摸摸鼻子:“是一件好事。我家中有一位远亲在镇上做买卖,最近正在帮朋友四处寻觅一位教书先生。所以,我就想到了你。”这话才听到一半,韩修文便微微摇头道:“多谢村长大人的一番好意,修文心领了。不过,修文归乡已久,如今朴素过日,早已没有外出教书的打算。”
他当年之所以搬回到老家,就是因为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才想要落叶归根。再说,他现在也不比从前年轻体壮,想飘也飘不动了。
牛村长见他一口拒绝,急忙说:“韩先生,你先听我说完,这可是门天上掉下来的好差事啊。我那位远亲认识的人家,不是当官的,就是大财主,都是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啊。而且,那户人家请先生的规矩,讲究的很,每年都给这个数!”他一边说一边伸出五个手指头,在韩修文的眼前用力晃了晃。“一年五十两啊。这样的肥差,天底下怕是找不到第二宗儿了。韩先生,您是读书人,一身都是本事,不该憋屈在咱们这个小地方。”
这个数目,足以让人心动难耐。不过,韩修文却毫不动摇,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村长大人,我是读书人,一日三省吾身,颇有自知之明。我自认,我实在没有这个本事赚那五十两的束修。”
从前,有钱有势的人,他见得太多了。那些人表面看着富贵得体,和和气气,其实背地里都是一样的恶浊粗俗,见利忘义。
牛村长见他居然一点都不心动,一脸纳闷道:“韩先生,你这是……为啥呢?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非要蹲在这里受苦。”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我韩修文半生起伏,颠簸归乡,如今只求有瓦遮头,有食果腹,一家子平平安安,清淡度日。”韩修文一边慢条斯理地说着话,一边给牛村长又倒了一杯茶。“再说,村里的孩子们也离不得我这个师傅。”
那牛村长听不懂他那些文绉绉的话,顿时有点儿不高兴了:“你这……你这分明是不给我面子嘛!”
韩修文闻言忙起身对他拱拱手:“修文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