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三哥的准未婚妻(上)
“他们把咱当什么了?甭管当成什么,总之是一点尊敬也没!”龙春华喋喋不休地抱怨,“人不来没关系,提前一两天跟咱打个招呼,这算不得麻烦吧?他们连招呼都不打,就那样来桃溪庄,见了面才告诉我,人去别人家帮工了……呵呵,帮工帮工,帮他爹的工!他们看起来也不是穷得没吃没穿的,为着几个小钱慢待咱,咱是真咽不下这口气!”
龙春华最生气的,不是周婶向她介绍另一个侄女,而是说定的周家姑娘没来,偏偏周家姑娘的家里人一点都不当回事。
这就像你满怀期待的等着车,等了一天又一天,终于等到车来,开车的却说不干了,是个人都要生气!
陆轻岚搂住龙春华的肩膀,安慰道:“别气了,阿娘。那位周家姑娘没来,是她跟三哥没有缘分。既然无缘分,咱是强求不得的。”
“对,兰兰说的对。”韩丽娘也道,“阿娘,您没有犯错,错在周家姑娘和她爹娘兄嫂们,您何必拿他们的错误气坏了自个儿!他们跟咱当不成亲家,等他们知道咱的生活过得有多好,他们指不定悔得肠子都青了,哭着求着要把周家姑娘嫁给三弟。”
不得不说,韩丽娘和龙春华的多年婆媳不是白做的,一开口就把话说到了龙春华的心坎里,让龙春华泄了气,心情好不舒坦。
她被陆轻岚搀扶着在太师椅上坐下来,接过大儿媳郑氏递来的茶,道:“这一回是丽娘最懂我。云开是我最优秀的儿子,有才有貌家底不薄,才不稀罕一个穷岳家!那周家姑娘没有来相看,没准是长得不够好看,羞愧之下不敢登门。”
“是啊,咱三弟多好的人,身上有功名呢!数遍十里八乡,比咱三弟长得好的,空有外貌没有才学;比咱三弟有钱有权势的,不如咱三弟长得好看;咱三弟是最好的!”韩丽娘心说,如果陆云开的三任未婚妻都活着,愿意嫁给陆云开的女子排起队来是能绕桃溪庄好几圈的。
“阿娘别气了,周家姑娘不来,林家姑娘也不错。”郑氏不怎么会安慰人,脸上明晃晃地写着欲言又止四个大字,吞吞吐吐道,“若是阿娘觉得林家姑娘不好,我、我的娘家——”
“咱刚吃过午饭,坐在屋子里不利于消化。”陆轻岚及时打断郑氏,抱着龙春华的胳膊说道,“阿娘,出去散散步吧?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呢!”
龙春华看了郑氏一眼,点头:“好,咱去散步。”
生气归生气,龙春华的脑子没有被气得下线,郑氏想说却被打断的话,她能猜到。
无非是郑氏娘家有姑娘愿意嫁给陆云开,可郑氏已经嫁进陆家,无论是郑氏的妹妹还是郑氏的侄女们,嫁给陆云开都称不得合适。——真要嫁了,到时怎么称呼?
所以这事是不行的。
至于想嫁进陆家的不是郑家姑娘,是郑氏娘家的外甥女、或者郑氏娘家大嫂的外甥女,那也不行。
龙春华没兴趣和郑家亲上加亲。
而郑氏意识到陆轻岚和龙春华的想法,眼圈一红,低头说道:“我在家打扫,不出去散步了。今天阳光好,恰好晒被子。”
韩丽娘道:“我也留家。咱家被子多,席子也多,只大嫂一个人,要忙好久哩。”晒被子席子的时候,劝一劝郑氏,莫要被不懂事的娘家人撺掇。
别人家的姑娘嫁进陆家给陆云开当媳妇,也跟她们做妯娌,妯娌之间最容易发生摩擦矛盾。万一妯娌性子不好,搅得一家不和,到时候吃亏的很可能是郑氏和陆大哥。毕竟这对夫妻嘴巴都笨,脑筋也不灵活,最容易吃亏。
却说远在其他镇上的陆云开,今天他的一个同窗嫁女儿,给他送来请帖。
读书时,陆云开和这位年纪大的同窗处得不错,同窗还打算把最小的妹妹嫁给他,当时陆云开刚和第二任未婚妻定亲,推了同窗的好意。
于是同窗的妹妹嫁给别人,现在已经生了三个孩子,与丈夫举案齐眉,家庭关系和睦。
五六年后的如今,同窗放弃了考科举,专心做富家翁。他的大女儿也长到可以出嫁的年纪,未来夫婿是门当户对的地主家嫡长子,将来会继承家业那种。
在拟定宾客名单之时,同窗写下的第一张请帖就是陆云开的,送出的第一张请帖也是陆云开的。且不提这些年来他和陆云开的信件来往,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忘记当年陆云开为他解答学业上的疑惑,给了他不少帮助。
且,同窗家里是做布匹生意的,偶尔遇到难题,同窗写信请陆云开帮忙想办法,陆云开总能给出合适的主意。
如此厚道的友人,办喜事却不请他吃饭,别的宾客也莫要来了。
陆云开同样看重自己与同窗的友谊,收到请帖后告了假,提前一日来到隔了两个镇子的同窗家里住夜。
此前,陆云开曾经几次受邀来同窗家探访,也是熟门熟路了。不料,还没到同窗居住的镇上,他就在路上遇到一件事。
每个镇都有所谓的大户人家,陆云开遇到的事和当地的大户人家有关。
这个大户人家姓曾,家中儿子生了病,性命垂危,据说快要死了。偏生儿子年纪小,没有成亲是必然的,也没有和别人家的姑娘定亲。
曾家心疼儿子,怜惜儿子病死了也没有媳妇,便打算给快死的儿子娶一个媳妇,即是存着办喜事冲散病气的心,也是怀着念想,希望儿子振作起来,摆脱疾病纠缠。
然而好人家的女儿哪会愿意把女儿嫁给半个死人呢?
门当户对的是不用想了,疼爱闺女的人家也别盼着了,曾家开出一百两聘礼,想选一个身家清白模样周正的农家女,最好是当天就可以成亲的。
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原因,反正,周婶要说给陆云开的娘家侄女变成了冲喜新娘。
周家姑娘的大嫂和曾家管家是远房亲戚来着,同一个姓氏的。
大嫂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男人,鼓动自家男人说服爹娘,把周家姑娘嫁给曾家公子为妻。
周家姑娘的哥哥也是个不把妹妹当妹妹的。
听到聘礼有一百两,立刻拿定主意,去和阿爹阿娘说了这件事,当然一百两聘礼是要减少到六十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