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小公爷的忽发奇想 - 大明闲人 - 大篷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闲人 >

第九十四章:小公爷的忽发奇想

苏默在纠结,徐鹏举比他更纠结。

做为堂堂魏国公世子,南京城内的顶级小霸王,平日里何时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曾吃过如今日这般的亏?

如今日这样的事儿,他在南京城里干的多了去了,哪有人敢跳出来啰里八嗦的?可今天却是接二连三的蹦出些不知所谓的人。

起初那个狗屁的马家三公子也就罢了,不过是色厉内荏之辈,不足一提。

可是后面几个,却都显然不太好相与。那个使剑的女子虽说手上功夫不咋的,可瞅着那性子完全就是一根筋。幸亏自己此次北上,临时从振武营那儿要了这八健卒跟着,倘若是换成平日里跟着自己的那些个家丁,说不定今日便要给那女子害了性命。

他年纪虽不大,但却绝对不傻。他看得出来,今天跳出来搅局的几个人中,唯有这个女子最危险。那完全就是一个满脑子惩恶扬善思想的奇葩,一点儿顾忌都没有。自己这国公世子的身份在旁人眼里好使,在那女子眼中怕是跟张三李四啥的没什么两样。

至于那两个男人,后面那个好凶猛,竟能一下子把八健卒逼退。而且很明显跟那个恶婆娘是一伙的,对了,听那恶婆娘好像喊过哥哥,两人应是兄妹,自己当时要是再多做停留,这兄妹俩一旦并肩子上的话,自己还要不要活了。

而最先出来的那个什么苏公子,却让徐鹏举感到最是神秘。据八健卒的老五说,那苏公子身如鬼魅,他连两招都被人轻描淡写的躲过,其人虽未真个出手,但窥一斑而见全豹,怕是今日几人中最厉害的角色。

小公爷这个憋屈啊。向日里他无往不利的两**宝,一就是身世背景,这二就是手下一帮子爪牙了。

可如今看来,武力显然不是对手啊。而身世背景呢,貌似也不太好使了。别说那个喊打喊杀的恶婆娘了,就是那两个男的,虽说好像有些顾忌,但也不是太当回事儿。

这真所谓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啊。离开了南京城自己的地盘,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来为难自己。

那个妙芸现在应该跟那个姓苏的在一起吧,瞅着小娘皮当时看那姓苏的那眼神,绝对是有奸情啊。徐小公爷想想这会子,或许那个妙芸就在苏某人的身下婉转承欢,脑门上又是一阵的青筋暴跳。

不行,要想办法,一定要想办法找回场子来!他暗暗咬着牙,在屋子里来回的走着,握着拳头决定。

咱是勋贵武臣、簪缨世家,武将对敌需要什么呢?兵法!对了,就是兵法。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连对手的底细都不知道,这仗还怎么打?

想到这儿,他停下脚步,扬声将八健卒之一喊了进来,吩咐道:“去,给本世子去查一查,那个姓苏的是什么人。哦,还有那对兄妹,一并摸摸底细。”

八健卒老大魏壹大声领命,转身去了。

徐鹏举又来回溜达了会儿,猛然心头灵光一现,又唤进来一人,却是八健卒中的老五,跟苏默过了两招的魏五。

这八健卒分为两组,一组出去办事,必然有另一组跟在徐鹏举身边保护。

魏五进门来,躬身问道:“世子有何吩咐。”

徐鹏举阴阴一笑,用扇子敲着手掌道:“今天最先跟咱对上的那个小子,是这城里马家的人对吧。”

魏五迟疑了下,点头道:“是,是武清马家车马行的第三子,名叫马东来。这马家小人知晓,咱们南京城就有他们家的产业,好像也是马家的一个儿子在坐镇主持。马家的车马生意,做的也是不小,颇有些势力。”

徐鹏举不屑的撇撇嘴:“势力?能比咱魏国公府还大吗?”

魏五一阵的无语,这有的比吗?一个是民间的商人,一个却是大明朝的国公。对于这位小公爷的不靠谱,魏五觉得真心没啥好说的。

其实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魏五等人实在是有些看不起徐鹏举的,此人整个就是个纨绔,还是很草包的纨绔。做为武勋子弟,弓马骑射稀松,韬略兵法更提也不用提。魏五觉得,若自己是这家伙的爹,当年就该直接给他射到墙上算,真真是有辱老公爷的威名。

徐鹏举见他不说话,也不恼。自顾嘿嘿了两声道:“去,去给这武清县令送张帖子,哦对了,这武清县令姓什么?”

魏五面无表情,木然答道:“庞,庞士言。”

徐鹏举:“嗯,让这庞士言去马家走一趟,让他问问马家,这当街辱骂、恐吓当朝国公世子,他马家想要干什么?”

魏五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最终只是干脆的应了声是,便转身出去了。

徐鹏举兴奋的在屋中来回踱了两步,心情大好。他觉得自己进步了,会用计了。

对苏默这个貌似不怕自己身份的,那就先去调查摸底,待找到其软肋再破而击之;对于那明显惧怕自己势力的马家,便直接以身份权势碾压。这狗东西,敢触自己的霉头,不好好教训一下,岂能出这一口恶气?

嗯,这叫啥,这就叫分而治之!兵法,这绝对是兵法啊。祖父总是训斥他不学无术,这会还怎么说,咱连兵法都会用了,他老人家总该开心了吧。

大约顿饭功夫,门外脚步声响起,得到允许后,魏壹推门进来,抱拳禀道:“回世子,已经打探清楚了。那个苏姓少年,应该叫苏默,字讷言,其父姓苏名宏,字博远。父子两个都是普通的生员,并无特殊背景。

苏默其人半年前一直默默无闻,而且县中小考三考不中,径致回家寻了短见。幸得被救,而后忽然一鸣惊人,作《临江仙》词赋,创评书说法,引起一时轰动。

及后,武清走灾,临危受命,以治灾吏员身份主持救灾事宜,不但治理得宜,还一手推动了凤水新城的开,与张、何等世家颇有交情。与四海楼、墨韵书坊关系密切。

这期间,还创出水泥、蜂窝煤、火炉、机井等物,各具妙用,由此聚揽了大量财货,并于双山脚下建起新宅,广招仆佣,如今亦算的本县一个富户。

此人工擅书画,精通音律。端午日,曾在双山峰顶,以一曲新奇唱词再次蜚声而起,妙芸小娘子便是因此与之相识,并迅交好。

近来,此人连续创出数新曲目,士林民间颇多争议。有夸赞他惊才绝艳的,也有说他粗浅俗俚的。”

徐鹏举听到这儿,不由一愣,诧异道:“粗浅俗俚?这是怎么个说法?”

魏壹迟疑了下,才道:“这是指他新近创出的那个新曲,据说那新曲中,通篇都是粗俗直白的唱词,对男女之情全无半分修饰,故而得来。”

徐鹏举听的两眼放光,拍手赞道:“这便对嘛,大丈夫当如是也!喜欢便喜欢,偏要那些个婉约暗喻的,忒不痛快!此人这个性情,倒也颇合我胃口。”

魏壹一劲儿翻白眼,这但凡离经叛道的大概都合你胃口吧。而且人家好歹还顶了个才子的名头,又岂是与你这般纨绔并称的?

只是这话却不能明说,憋了下,只得婉转提醒道:“世子,时人多称赞这苏默,赞其心思机巧,不但画、乐双绝,更兼擅于明创造,每每推出一物,皆是人闻所未闻,却又眼前一亮的,此等人物,不俗!”

他这话的意思是提醒徐鹏举,让他有点自知之明,莫要小觑了苏默。对这种心思机巧百变,却又不拘窠臼的人,一旦惹来反击,必然是出乎意料防不胜防的。

但很可惜,他这番心思白费了。徐小公爷听到这番评语后,脸上兴奋之色愈浓郁了。

“哈哈,好好,闻所未闻?眼前一亮?这才好啊。这样,魏壹,你使人去给他送个信儿,就说若他肯来为我效力,不但前事一并勾销,便是那妙芸,本世子也一并赏了他。哈哈,哈哈,妙!妙!妙啊!”

他在屋中欢快的踱着,兴奋的脸都微微涨红起来。若能把这苏默招到身边,带回南京绝对能大出风头。至于说妙芸,自个儿为了人才,主动将其赐予苏默,给人知道了只能夸自己豁达。如此一来,不但解了原本的窘境,还能得一个经常弄些新玩意儿的伴当解闷,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么?

越想越是得意,越想越是高兴,最后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至于苏默会不会答应?

开玩笑,不过一个小小的童生而已,累考不中,还能有什么前途?可若是跟了自己,可就立时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能跟魏国公府扯上关系,绝对的少奋斗半辈子,不知多少人抢破头都抢不到的好事儿,苏默会不答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