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乘龍的男子簫史
照著狄孟魂的指點,夷羊九在沙漠中走了幾日,便在戎狄的國境與前來尋找的狐偃等人會合。當日狐偃等人在蜮獅之族的攻擊下逃得性命,便逃往戎狄之國,那是公子重耳的母國祖居之地,果然,重耳等人逃出晉國後,便投靠了戎狄。
狐偃與重耳等人相會之後,對於被蜮獅之女擄走的夷羊九依然掛懷不已,狐偃知道夷羊九的本領不凡,或許仍有一線生機,便時時在沙漠邊緣尋找,果然便在這一日遇上了夷羊九。
進入戎狄之後,夷羊九立刻見著了公子重耳,這位當世聲望極高的晉國公子聽了他的敘說,便慨然應允前往起出世子申生的遺體,讓夷羊九取得「火嬰」。
那世子申生的遺蛻被魏牟揹入戎狄境內,安葬在一處綠洲之處,此時狐偃帶著一眾人等來到申生之墓,工匠立即動工,將申生的遺體起出,只見申生面目如生,一襲白衣彷彿還會隨風飄盪,但是初起出遺體時卻惡臭衝天,人人掩鼻,嘔吐不已。
在墓地前方,狐偃焚起薰香,對世子虔誠祝禱,過了一會,那衝天惡臭轉為蘭芷之香,眾人這才鬆了口氣,將申生遺體放在木架之上。
此時從人群中,夷羊九扶著缺了一足一手的斐影子司,這陷入蚍蛇腹中許多時日的奇人當日和易牙等人一起,隨著另一群晉國家臣安然逃出絳邑,也來到了戎狄之國,此刻與夷羊九相見更是恍若隔世。
只見斐影子司在夷羊九、易牙等人的耳旁低聲囑咐,幾個人的元神發出能量,不多時便已經將世子申生的元神「火嬰」祝融取出。
而當日夷羊九被擄之時,隨身的木嬰、金嬰雖然遺落在曠野之上,卻被細心的狐偃帶至戎狄之國,因此這時候,他的身邊已經收集到了金、木、火屬元嬰。
唯一剩下還未找到的,便是水屬元嬰。
水屬元嬰,名為「罔象」,在秦。
因此,夷羊九的下一站旅程,便要到位處西陲的秦國。
那秦國是古帝顓頊的後裔,祖先有一位著名的皋陶,是堯帝時代著名的法官,後來皋陶的兒子伯翳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嬴。
西周末年,犬戎攻破鎬京,周王朝在戰後無力經營西戎,便准許秦國自行攻打戎狄,那秦國軍士勇武善戰,將攻破鎬京的戎國打得叫苦連天,不多時便將秦國的疆土拓展千里,躋身東周時代的強國之林。
晉國的流亡公子重耳因為感到在戎狄之國毫無發展,便趁著夷羊九找「水嬰」罔象之際,帶著眾出亡豪傑一起來到秦國。
這一日,眾人趕路時錯過了停宿的市鎮,在中夜時來到了秦國國都咸陽附近一處山上,狐偃看看眾人都已困頓飢餓,便下令在山林中停宿休息,等待第二天再進入咸陽。
眾人在山林間生火煮食,草草吃了些東西,便個自找地方歇息。
睡到中夜,卻人人面面相覷,紛紛揉著眼睛爬起身來。
因為在空谷之中,此刻卻幽然地傳來了清朗的簫聲。
那簫聲似有無窮的魔力,眾人對音樂的領悟精粗不一,但是聽了這奇妙的簫樂之聲,卻都忍不住沉醉其中。
有時彷彿在簫聲裡,帶著習習的清風,在夏日的水邊拂面而來。
有時又像是在遠方的天邊,翩然飛舞,飄著光彩照人的各色雲朵。
有的時候,更是像百鳥合鳴,而那主要旋律卻像是拔天而起的鳳凰,受著百鳥的朝禮,清揚地唱著歌曲。
眾人如癡如醉,不知不覺隨著簫聲而行,走不多時,便來到一處幽谷。
只見在幽谷之中燈火通明,一群衣飾華麗的秦國貴人散坐在谷中的青草地上,在這些人的前方有座高臺,高臺上端坐一人,白衣飄飄,翩翩然有著出世的脫俗神采。
只見那白衣俊雅男子手上持著一柄紅玉彫成的玉簫,在夜色裡溫潤發光,遠遠就可以看見那潤澤的光芒。
靜靜的夜裡,簫聲淒楚動人,彷彿隨著那動人的旋律,可以望見天空有著七彩的鳳鳥翩然而舞。
更玄奇的是,時值深夜,谷中的飛鳥都已經棲息在樹上安歇,此時聽了這悠揚的簫聲,卻像是白日一般又恢復了精神,叫聲啾啾,紛紛離樹而飛,有趣的是,這些飛鳥雖然為數極多,卻絲毫不紛亂,與平日為異聲所驚,振翅紛亂而逃的情狀全然不同。
群鳥在空中飛舞盤桓,來到簫史的前方徘徊流連,彷彿連它們也迷上了簫史的樂聲。
晉國眾人群中,豎貂精通鳥獸的言語,此時他側耳傾聽,輕輕地抵了一下身旁易牙的胖肚子。
「這些鳥說,好快樂啊……世間怎會有這樣動聽的聲音呢……」
他的語聲雖低,但是站在前方的夷羊九卻聽見了,他好奇地轉過頭來聽豎貂說話,但是兩人見他回過頭來,便停口不講,只是將眼光移開,定睛看著遠處的高臺。
夷羊九楞了一下,卻也沒有再和他們說話,只是眼珠子一轉,便回頭去看簫史吹奏的模樣。
群鳥飛翔,振翼之聲此起彼落。在簫聲中,此時高臺上緩步踱上來一個穿著淡粉紅色絲袍的美麗女子,只見她形容秀麗,神色端靜優雅,行走顧盼之間,讓人覺得隱隱然有著安詳寧靜的舒適之感。
女子在簫聲中緩緩登臺,從手上取起一付碧玉彫成的笙器,也吹奏起悠揚的樂音。
那簫聲在空氣中婉轉而行,像是悠遊九天的神龍,而女子吹奏的笙樂聲音卻清越響入雲端,有如破雲而出的七彩鳳凰,一開始,兩人奏出的簫聲、笙樂個自悠揚,到了後來卻揉絞一起,並翼而飛,到得後來,卻是清音動聽,在簫聲中聽不出笙樂,在笙樂中也不見簫聲,兩道樂音像是蜜中調和了香油,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曲既罷,眾人聽得都是如癡如醉,笙簫的樂聲逐漸低微,最後終於不可聽聞,但是全場眾人都是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言語。
過了良久,在秦國貴人中,一名身材矮小,卻精神十足的青年突地用力鼓掌,哈哈大笑。
「好!好!這一曲鳳求凰果然是仙界之曲,今日我們有幸傾聽,真是上天給的大福氣!」
他這一開口,秦國眾人這才如夢初醒,大聲叫好起來。在歡笑聲中,那華服青年顧盼四週,卻看見重耳等人站在不遠處,也是一致的沉醉神情。
華服青年目光如電,神光湛然地閃了一下,便更開懷地大聲笑了起來。
「妙極!妙極!今日不但有仙樂可聽,且有貴客到來!」他高興地轉頭大叫。「來人!將晉公子重耳迎過來!」
晉國公子重耳見了這華服年輕人,也是一怔,待看清楚了他的面容,更是又驚又喜。此時秦國從人動作好快,也不曉得從什麼地方變出來一道長毯,鋪在地上,便領著公子重耳一行人走了過去。
看見這樣的排場,狐偃等人又是驚奇,又是高興,驚奇的是這貴冑公子的氣派極大,這般聲勢便是尋常國君也未必做得到,高興的是公子重耳之賢,果然已經傳遍諸國,被人這樣的禮敬,當然是非常值得高興之事。
重耳等人走了過去,那秦國貴公子連忙起身攜了他的手,對屬下從人大聲說道。
「眾人聽好,這位乃是晉國第一賢者公子重耳,今日來到我們這兒,是咱們秦國莫大的福份!」
公子重耳微笑頜首,看見狐偃等人都是一臉茫然,便低聲說道。
「這位便是秦國的……」
那貴公子不待他說完,便搶著說道。
「我乃是秦國人士,嬴姓,名叫任好,有失遠迎眾位英雄,恕罪恕罪。」
重耳微現詫異神色,但是那神情只是片刻出現,晉國從人們都沒有發現,他們見這秦國貴公子「任好」雖然貴為王族(因為他的嬴姓正是秦國王族的姓氏),言語間卻是爽朗客氣,也不由得驟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