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梁文苏的男友(黑色照片76) - 诡秘事件簿 - 漠然旅者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诡秘事件簿 >

第313章梁文苏的男友(黑色照片76)

“他发泄着单纯的愤怒,所以更可能是被冤枉的。”张璇衡虽然也不能非常确定,但对此还是能总结出一般情况下适用的经验:“想想看,如果你杀了人,警察都查不出来而不怀疑你了,那么半年后突然有一天,两个侦探想找你说有人怀疑你杀了她,你会什么反应?”

“我想想啊……”何朱琪很配合的开始思索了起来,稍有沉默。

可她却什么都没想出来。

给出的理由是,她没杀过人,所以不是很懂。

嗯,说的真棒。

的确是这样,一点都不会掺假的。

这让张璇衡无话可说。

丝毫没有反驳的余地,可谓是滴水不漏的证言。

虽然不是能亲生经历的事,但仍然可以虚构这样一种场景,思考思考。

总之,不会是风平浪静的。

犯罪心理学上,归纳出这样几种可能的反应。

第一:强装镇定。在张璇衡这些受过训练的人听来,语气上会有不自然——至于明不明显,就看对方的心理素质如何了。一般来说,装作镇定之后,他们的语气往往会十分自信。自信到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着实被冤枉了一般。

但其实不是的。越是这样,反而越说明他们心虚。

心虚是来源于他确实犯下了这般罪行。

而伪装出的自信,则是他有足够的底气来确信自己的罪行不会被戳穿。毕竟警察们都没能拆穿他的阴谋。

真正被冤枉的人,反而不会自信到这般地步。

他们时常会惶恐不已。

第二:像被噎住一般发愣。

这是很自然的反应。

这种凶手完全没想到有朝一日还会有人提起此事,所以安静的生活被打破,会让他们有点慌。

这之后,他们会说话有点发颤或舌头打结。或者变得愤怒来试图证实自己的清白。

但这也一开始就愤怒不同,他们是先不知所措,然后才用愤怒作掩护的。

其实还有第三点,但是张璇衡认为不大实用。

那就是装作自己完全不记得此事了。

一般来说很少有嫌疑人会这么蠢的。

你以前被怀疑杀过人,结果现在有人提起此事,你居然说不记得了……

可能吗?

一点都不可信,简直可疑度爆表了。

受到过这么大的委屈,人们可都是会记一辈子的吧?

何况被冤枉的罪名可不是别的,而是杀人——弄不好就要掉脑袋的事,你要真是冤枉的,绝对让你这辈子别的记不住,唯独此事记忆犹新。

现在在张璇衡眼里,梁文苏的男朋友不太像凶手。

可这终归只是主观感受,会有不小的偏差。

所以,他决定理一理头绪,看看这条线索究竟有没有别的办法接着调查下去。

五分钟后。

没有!完全没有!

张璇衡想不到任何办法来劝说此人接受采访。

其实他刚刚想到了这种可能性——让委托人唐伊宁出面帮着说说话。

但总感觉这个委托人不怎么靠谱,帮不上什么忙。所以还是放弃这样做了。

对了!想着想着,张璇衡想到了另一个思路:唐伊宁没法让我们和梁文苏男友通话,没什么问题。可还有另外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他从侧面了解案情,进而得知梁文苏男友是怎样一个人、有没有杀害梁文苏的动机。

为此,他打通唐伊宁的手机,边通话边将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记在了笔记上。

1:梁文苏的男友叫什么?

叫做杜天一。

2:杜天一是怎样和梁文苏认识的?二人相处了多久以至于后来在此同居?他们有没有其他的感情经历?

杜天一和梁文苏是大学同学。他们从大三开始相处,大学毕业后分开了两年,后来又复合了。至于两人交没交过别的恋人,唐伊宁不清楚。只不过有传言说梁文苏曾经和另一位中年男士似乎有点暧昧,曾引起杜天一的嫉妒。不过梁文苏自始至终都否认和这个男人有任何不正当关系。

在张璇衡问及唐伊宁他相不相信梁文苏出过轨后,唐伊宁迟疑片刻,表示非要选一种态度的话,他选择相信梁文苏。

毕竟这些都是流言蜚语,外人不好做出什么判断。作为梁文苏的朋友,他当然要支持她、维护朋友声誉才对。

3:梁文苏和杜天一为什么住在这个小区里,而且梁文苏死后,杜天一仍然没有搬走?莫非他们同居的这房子不是租的?

的确不是租的。这房子是二人一起买的。不过虽说是“共同”购买,首付钱却大部分都由杜天一支付。年轻人没什么钱,所以杜天一出的那部分钱款,是家里给拿的大头。

现在每个月的月供钱,一般也是杜天一掏。梁文苏偶尔会付一些,但她通常是不愿意出钱的。

梁文苏首付只拿了很少的钱,所以毫无争议,房产证写的是杜天一名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