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碰壁与幸运1 - 爱在春城不觉醒 - 薛薛小太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三章碰壁与幸运1

“毛毛,你快点回来吧,我想你……”

办公室里,江星星编出了一条微信,还未及发出去,一只手横伸过来,夺走了她的手机。

“哟,这是跟谁表白呢!‘毛毛,我想你’,江星星,大白天的就发情了。呵呵,真够奔放的。”徐静看着手机,娇笑着取笑她,不顾午饭时间办公室还有其他人。

江星星心烦,劈手夺回手机:“别随便抢别人的东西,有点修养!”

“哟,这就生气了,有什么好气的呀。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是吧?”徐静含沙射影。

“我知道,所以我自己想找出路……”

“我的事没必要告诉你,不是谁都像你一样重口味。”江星星冷冷的说,把未及发出的微信一字一字的删除。

“哟,这就生气了,有什么好气的呀。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是吧?”徐静含沙射影。

“不识好歹!”徐静哼了一声,“江星星,你别得意,我就要拿到项目了,到时候谁求谁还不一定呢。”

“那就恭喜你了。不过,我并不表示羡慕。我会靠自己的努力来取得项目的。”

“就凭你?做梦吧。咱们走着瞧。”话不投机半句多,徐静气呼呼的走了。

由来小人难伺候,江星星明白她是在生气自己退出微信群的事。对于徐静与龚飞的各种小动作,她已经不甚在意了。毕竟人是要懂得取舍的,况且这两人并不适合深交。

但对于二人来说,她的退出就相当于宣战,他们势必不会让她好过。

不抱团,就被排斥,办公室就是这么现实。不能说影视圈复杂,复杂的应该是人。

江星星不去管这些有的没的,她的全副心思扑在了工作上。她很清楚别人眼里的自己有哪些劣势,没资源、没人脉、没影视从业经验,年纪又不小了,脑洞又不够大,不够与时俱进,95后都开始工作了,她这个80末还在抢饭碗……

所有劣势里,最惹人嫌的是这个“非影视专业出身”。

自从入职以来,每当公司向合作方或者编剧介绍员工时,别人的头衔要么是影视戏剧专业毕业,要么是导演专业毕业,再不济也是某电影学院出来的,领导和对方都是各种赞誉,夸奖专业。唯独到了她这里,草草说一句“这是学历史的”,就没有然后了。

这还不够,每当要求责编向公司推荐储备编剧时,别人好歹还有有过创作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可推荐,简历也有,电话也有。偏偏她江星星什么编剧人脉都没有,就是一个刚入行的小菜鸟。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但生生矮了别人一头的滋味并不好受。龚飞因为以前的从业经验,有不少编剧资源;徐静在庄总的网开一面下,也能过得去。唯有她江星星,孤寡寡的做活靶子被批评。

于是她誓雪此辱,微博、豆瓣、知乎、朋友圈……只要能结交编剧的地方,她都敢于发帖,渐渐地也有自己的编剧资源了。确切地说,她这样结交下来的人,都是些待成名的枪手,甚至连枪手都不是,不少人根本没有创作经验,只是单单做着编剧梦,幻想着从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一夜成名。

但有总比没有好,十个里面找不出一个称得上编剧的人,五十个里面总有一两个勉强写过剧本的人吧,一百个里面总有几个编剧吧。入职几个月的累积,她多多少少算有点资源了。

“我知道,所以我自己想找出路……”

自从上次《狼影》小说推荐失败后,江星星在做好本职工作外,开始启动她的planb,既然推荐改编小说不行,那就向公司推荐新编剧的现成剧作。

为什么她要这么吃力不讨好呢?

因为公司目前做的还是偏传统的电视剧,不是小成本粗制作的抗日神剧,就是不讲演技的古装偶像剧,要么就是看到审美疲劳的家庭伦理剧,集各种狗血的婆媳矛盾、n女争夫的撕x之大成。

曾有同事问过公司是否愿意试水网剧,庄总便针对电视剧和网剧发表了几句“名言”:做网剧的都是穷x,赚几根面条钱。做电视剧的是豪门,赚的是玩海天盛筵的钱。

那些爆火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心理罪》之流的网剧,在他眼里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咸菜,包括《琅琊榜》、《伪装者》于他而言也不过是一个剧本不合格、只靠人气拉票的60分电视剧。唯有他庄总看中的,拖拖拉拉至今没有一个完成剧本的项目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佳作。

对此,江星星是深不以为然的,一个人背靠大树,在一行干了30年,还总是以行业大佬自居,却从未全程参与并做出一个有口碑有内涵的佳剧,那真是非常失败了。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值得嘚瑟的。

但江星星想的是黄总应该知道这背后的潜规则的。怪不得黄总对他们这个部门的态度总是那么耐人寻味,跟面对宣发部和广告招商部的平易近人完全不同,他经常板着脸无视策划部。

前车之鉴,她深知很难说服固执的庄总。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影视行业抱有几分天真幻想的江星星觉得可以尝试做做现代职场剧、都市新女性爱情剧或者小成本的网剧。于是,她用心挑选剧本,写好推荐理由并上交,希望能为自己寻求一个突破。

对于这般“爱出风头”、十分白目的江星星,庄总率先派出了孙主管找她谈话。

那一个下午,在会议室里,江星星凭着一腔对影视行业的热爱之情,根据她所感受到的市场变化,向孙主管陈述自己的种种推荐原因。她理解孙主管所说的市场风险、电视台买剧倾向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让她放弃。

最后,孙主管估计也是烦了,干脆跟江星星实话实说了。江星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条路也走不通,以前想不明白的事,豁然明朗了。

公司在做的项目明明创作费给的不少,为什么交出来的剧本却那么烂?因为有人是故意要找自己认识的编剧来写,而这些编剧要么是没有代表作的新人,想做编剧却写不出好作品,要么是国企工厂已退休的60岁老头,来写90后的爱情剧,哪怕把20岁的女生写成50岁的大妈范儿也可以。

“我知道,所以我自己想找出路……”

为什么非要找这样专业性不够、却编剧费很高的人?因为这是别人生财的路。只要编剧拿到创作费,就会给保荐人一笔回扣,可以高达总稿酬的15%,甚至更高。

所以,她不用白费心思了,有人从国企影视集团捞不到钱,就在这私企里捞钱了。她推荐的小说也好,原创剧本也好,无论是买版权还是定下原创编剧,别人是从中捞不到好处的。

所以,没有利益的事,那人不做。挡他利益的人,会很惨。

自从入职以来,每当公司向合作方或者编剧介绍员工时,别人的头衔要么是影视戏剧专业毕业,要么是导演专业毕业,再不济也是某电影学院出来的,领导和对方都是各种赞誉,夸奖专业。唯独到了她这里,草草说一句“这是学历史的”,就没有然后了。

怪不得庄总对策划部各员工推荐的小说、剧本这么排斥,甚至不假辞色的给予敲打。怪不得公司里的项目不是由庄总亲自主导的定制剧,就是由他力保并推荐的某某编剧,原来弯弯道道这么多。

“江星星,你为什么要这么出力不讨好的推荐个不停,你能不能像徐静一样有点眼色,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别犯庄总的忌讳?你要知道,没有公司会无限容忍一个爱出风头的员工!”孙主管已经是语带警告了。

为什么她要这么吃力不讨好呢?

因为她真的想做事,想有业绩,想在低底薪之外拿到立项费。只要她推荐的项目能立项,她就有项目费,就有机会从头到尾跟着一个完整的项目,将来她就会有全案经验。

但江星星想的是黄总应该知道这背后的潜规则的。怪不得黄总对他们这个部门的态度总是那么耐人寻味,跟面对宣发部和广告招商部的平易近人完全不同,他经常板着脸无视策划部。

“孙主管,我不是要出风头,我是想做项目的,徐静不是有项目在做吗?我想给公司找到一个项目。”徐静最近在跟一个项目,是别人拿过来的小说,庄总指定交给徐静来做,公司似乎很有意向要立项。

江星星有自知之明,以她的不上道性格,庄总不会把项目给她的,她也从未考虑过要效仿徐静获得特殊照顾,她只想自力更生。

“你跟她能比吗?我跟她都比不了。”孙主管的话不无醋意,“庄总点名交给她的项目,谁敢抢?”

“我知道,所以我自己想找出路……”

“你这不是出路,你这是死路!好好的干嘛总往枪口上撞。你要是有徐静一半的情商,不也有项目了?我不可能一直保你的。你的靠山不是我,是庄总。没有庄总的支持,你是做不了项目的,人脉资源都没有,公司也不会相信你的。”孙主管苦口婆心,尽心传达庄总不便说出口的话。

江星星从未指望过孙主管保她,她们都清楚,一旦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第一个被孙主管当作垫脚石踩在脚下的就是她江星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