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罗红军的忠告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一行数人披着雨衣,在段大龙带领下,来到了一处位于深山密林的陵墓。
曾一海说,原则上保护区里不让立墓。他捐了一小笔钱,这才答应修整了一小块地,把这些人葬了进去。
当然了,坟包肯定没有那么大,也没那么夸张,豪华。有的只是一个不起的眼小包,外加几棵绕坟而长的大树,以及墓前的那块石碑。
碑是冯老亲自提笔写的,曾一海又请江当地的工匠拓下来,刻在了石头。
这不,昨儿个,刚来把碑给立好了。
冯老亲自写的东西,必定是差不了。我大概读过了几遍,意思就是,这一家人是华夏之后,是华夏的英雄,不幸让满清给害了。接着,数百年后,有后人遇见骸骨,便将其安葬于此。
我站在碑前,通篇逐字读过。天忽然放晴了,露了一丝的青天白日出来。
当下,众人趁了这个节骨眼,把准备好的香烛果品一一摆上。
然后众人,按礼法,祭奠了这一古老的族人。
祭奠之后,我正身,站起来的时候,忽然感觉身上泛起了一丝难以名状的异样。
是什么呢?
我在下山的路上,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直至,走到一条就近上盘山小路时,我突然明白了。
我身上多出来的,不是什么大神,大仙的法力,也不是什么超出常人多少倍的力量。
而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一种肩负振兴华夏民族的责任,一种负责传播正宗道脉和医家精神的担当!
这是一种无形的叮咛和嘱托。
它深烙到我的脑海,时时提醒我,千万不要忘了自个儿几斤几两!
我庆幸自已能够有机会担当这一责任。
发自内心的庆幸!
下山的路一样很不好走,我们走到了晚上,这才来到段大龙的药材基地。接着,大伙儿搁这儿,对付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起四读,吃过一顿便饭后,又继续走。
一直走到午十一时多,这才来到一条下山的公路旁。
这里,早就有好几辆车等着接我们了。众人上车,又坐车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最终才来到了出发前的那个别墅。
重新回到了人类的都市,我并没感觉自已经历了很多,就很牛x,就不一样了。
我仍旧是从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