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靳嘉玥:在起点上一败涂地(1) - 爱不逢时,情无金坚 - 仿佛明天不会再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8章靳嘉玥:在起点上一败涂地(1)

2004年的中秋节,我结束了国外的学习回国和家人一起度过,没想到的是父母带我造访了腾家,一路上都在听母亲念叨滕家的家境如何如何不错,让我不禁怀疑,父母是否有意思让我嫁给滕家的孩子。

当母亲说,滕家有个独生子叫腾靖,04年时恰好二十七,也是到了适婚的年龄,我便明白我的预感没错。

我并没有当即拒绝,能否成功嫁过去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就能决定。

到了滕家,给我们开门的不是别人,正是腾靖,门打开的一瞬间,我并不知道他就是腾靖,还以为是滕家的司机或者说某个亲戚,直到父亲笑呵呵地唤他“腾靖”,我才知他就是母亲口中我可能嫁给的对象。

坦白说,腾靖不算是超级帅的那类男性,我第一次见他的那会儿,他留着利落的板寸,和他的脸型正好相配,显得很有阳刚之气,尤其那一双幽黑的眼珠,只看一眼便让我对他产生了好感。

但我清楚,那只是外表,看一个人千万不能只凭一眼、一个印象,他的内在如何是需要时间来显露的。

寒暄之后,腾靖的父母和我父母都坐在沙发里说笑,每一句都不离开自己的子女,我端坐着,对他们的谈论并不感兴趣,腾靖显然也如此,他表面乖巧,实则眼神中已流露出不耐烦。

就那一眼,我已清楚他并非如外表那般听从父母的话,倒有些和我想象。

后来母亲说我喜欢看书,腾靖的母亲就急忙叫腾靖带我去书房看看,有没有我感兴趣的,说书房里藏了很多书,光是每一本随手翻一翻,都够我翻一个下午。

我没有拒绝,腾靖也听从母亲的安排,带着我上二楼去看他们家的藏书。

上楼进屋的全程,他都没有同我说一句话,我是女孩子,不认为和异性独处时,需要我绞尽脑汁找话题,可就在我专注翻看他们家藏书的时候,腾靖突然出声了。

他先喊了我的名字——靳嘉玥,这三个字从他嘴里喊出来,感觉硬邦邦的。

我顿住手中动作,侧脸看向他。

他就问我,“你知道这个中秋为什么要我们两家一起过吗?”

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反问他为什么。

他斜了斜唇角,一脸的桀骜不羁,从衣兜里掏出了根烟,点燃叼在嘴里,痞痞地看着我,说:“你以后可能要和我结婚,你怎么想的?”

我不免震惊,没想到腾靖这个男人骨子里会叛逆到这种地步,一转身就彻底翻脸,根据我接触到的异性来看,这样的男人一般是两个极端,一是不可靠的纨绔子弟,二是直截了当,认定了目标便负责到底。

可那时我并不能确定腾靖是什么样的男人,便继续淡定地伪装,告诉他,“我父母并没有跟我说过这样的话。”

他笑笑,吹出口腔里的烟雾,“别装了,靳嘉玥,面对即将和你结婚的男人,没必要装,就算你爸妈没有跟你说过,刚刚他们的聊天内容,难道你还听不出来?你也没必要假装对这些书很感兴趣,我妈叫我带你来看书,实际上就是想让我们单独相处,怎么样?你对这个事情是什么态度?”

我也笑,放下手中的书,靠在书柜上,答非所问地说了一句,“我对你家的这些书很感兴趣。”

“哦?那就是你这个当事人许可了我们两家的联姻?”

“第一次见面,谈不上许可,先接触接触再说。”说了这话,我又继续翻找我感兴趣的书,腾靖也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抽着他的烟。

期间,他的手机响起,我还想他会避着我接听,没想到他大大方方地接通,丝毫没有躲避的意思,亲切地喊对方“宝贝”。

那语气,我一听就知道是在和女性通话,我在心底冷笑,天下乌鸦果真是一般黑,随手抽了一本书,拿着离开了书房。

从滕家回家的路上,母亲关切地问我对腾靖的印象,她并不直接表明两家人共度中秋的意图,而是从侧面向我透露出作为长辈的意思,因为在她的认知中,她的小玥是聪颖敏锐的姑娘,很多事情不需要言传身教,我察言观色就能明白。

我告诉母亲,还不错。

母亲就满意地点头,“那我就跟他爸妈那边说说,让你们俩多有些接触的机会。”

我冲母亲笑了笑,没有说话。可我清楚我心里的感觉,对爱情和婚姻,早已麻木,至于腾靖,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只能说他是个正常的男人,再正常不过的异性需求、沾花惹草,是男人就如此,我不能因此说他不好。

中秋过后,腾靖就开始邀请我外出,前三次我都没有答应,告诉他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见面不可,可以到我家来找我。

腾靖那样直接的男人当然不可能来我家,但是那只坚持了两次,第三次的时候,他说了“好”。

其实我之所以那么做,是想看看他到底有多少诚意,或者说,有多坚决。

半个小时后,腾靖出现在了我家,手碰一束鲜花,还提着不少登门造访的礼物,当我看到他以此形象出现时,我心中已有了答案:这个男人,应该就是我靳嘉玥这辈子要嫁的了。

我之所这么认为,不是被他的执着或坚决打动,而是我明白,他的家人要他娶我,他也愿意和我靳家结为亲家关系。很纯粹的利益结合,那没什么不好,总比有所谓的情爱掺杂其中要干脆,甚至会更牢靠,至少为了得到某些利益,他会和我维系和平的关系。

我对男人如同对爱情、婚姻一般,从不抱有幻想,因为我还年纪轻轻就吃了亏、上了当,有个男人教会了我爱情不过是一时的冲动,留在爱情中最长久的是背叛。

那是我十五岁那年,刚上高中的我因为周末补习,认识了一个补习的高三学生。我们都补物理,给我补习的老师先给和他一样的高三学生补习,课程结束后,休息十分钟,就给我单独补习基础的物理学。

认识他的契机在于,他的课程结束之后,他不像其他学生一样急着走,而是和补习的老师探讨力学经典题的解答方式。我已经等了十多分钟,他依然没有要结束的意思,补习的老师一再地向我投以抱歉的眼神,甚至提出了改天再讨论,可他坚持要把所有解答的方式说完才肯作罢。

最后我耐心耗尽,大动作地离开椅子,走上前和他不解的脸庞相对,伸出手向他要钱。没错,是向他要钱,当时的我存在一个很顽固的认知,这个认知和我成长的环境有关。经常有人到家里来找父亲办事,带着很多礼物,有的甚至是现金,他们乐呵呵地给,父亲就乐呵呵地收下,双方都说同一句话——天底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此,在我脑子里,我始终认为“钱”是万能的。这一认知,影响了我整整一生。

我说:“我在这里每一小时的补习费用是一百元,你已经占用了我五分钟,请你按照费用标准补给我。”

他一脸愕然地看着我,又看了看给我补习的老师,最后没底气地说了句“抱歉”就收拾着东西离开了。

但是自那以后,每一次周末补习,他都会守在补习老师的楼下,一等就是一小时,直到看见我才肯罢休。没几次,他便提出带我看电影、逛街、游戏城玩游戏。那时的我恰好十五岁,对异性有着青春期的懵懂憧憬,他突然对我好,带给我开心快乐的时光,渐渐地,我对他产生了好感。

我并不知道,他耐心地等我、不问回报地对我好,其实是有预谋的。

高考后,他报考了外省的学校,我和他的联系仅限于电话、短信。他会给我讲大学的校园生活如何如何丰富,各类社团活动应接不暇,只要参与就有收获,唯独是参加社团活动需要交钱,可他没有那么多钱,他还想给我买当地的特产带回来,却因为家中母亲生病需要大量的金钱治病,不能伸手给家里要。

后来,他便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家教、促销都做,可是费用并不高,稍微有些收获就得交社团费用。因为他打工,我和他联系的时间越来越少,他甚至在晚归的路上,遭遇了抢劫……当时,我不忍心看他那样,就把自己的零花钱悄悄地打给他。

第一个寒假的时候,他回来了,之前说的特产礼物什么都没有,可那时我年幼无知,傻乎乎地什么都不在意不细想,觉得喜欢一个人对他好就行,他开心我就开心,他过得好我才不难过。而就是那个寒假,我把女孩子最珍贵的东西给了他。

那个下午他依旧等我补习结束,带我去拍刚刚流行起来的大头贴,结束后,我们就去吃麻辣烫,可天公不作美,半路下起了大雨,把我们淋成了落汤鸡。那个样子的我,根本没办法回家,而我也不想回去,好不容易和他在见面,巴不得时时刻刻黏在一起,又怎么愿意因为一场雨就分开?

然而全身湿漉漉的也不行,他就带我去买衣服,就近的商场里随便挑了一身合适的衣服,接着就去什么级别都算不上的酒店换洗。

延续我一生的悲剧就此开始。

那时的我,我的世界还是如小孩一般的纯洁,关于男女之间的那些事情什么都不懂,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如果我知道一些,或许就不会和他去酒店了。

进到酒店的房间,我坦然地拿着新衣服去卫生间更换,换好出来,让他快去的时候,他没有动,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我再喊了一遍,他起身向我走近,捧住我的脸颊,问我有没有想他。

我是真的傻,傻乎乎地点头,坚定地告诉他我特别特别想他,想陪着他去省外念大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