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1章 - 妈妈去哪了 - 杳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妈妈去哪了 >

第21章第21章

第21章第21章

升升和芍芍的大名就不如妈妈“广为人知”了,原先有家属看到,还问是哪家的。

其实不用问,看到谢和冉,已经能猜到是谁家的了。

两个小朋友的大名算是被大人们记住了。

升升和芍芍的名字前后挨着,垫在她们下面的就是捐了一块钱的家属。

小朋友们不是最后。

冉文霜说明过自己的情况,现在要为孩子们说。

孩子们捐的钱是过年回家,长辈们给的压岁钱。

他们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回老家,难得回去一趟,长辈们就多给了点压岁钱。

连孩子的压岁钱都捐出来了!

有几个年纪稍长冉文霜几岁的家属忍不住念叨她,人不能太善良了,要多为自己和孩子考虑。

原先在家属们眼里毫无缺点的谢衡,现在有了“大毛病”。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谢衡不在现场,大家背后指责谢衡是毫无压力的,她们让冉文霜别太软弱。

伤心别人家孩子不好过,不伤心自家孩子不好过吗?

说到自家孩子,冉文霜注意到两个小朋友成了两个小傻子,摸着各自的名字傻笑。

嗯,她家孩子挺好过的。

面对几个家属语重心长的劝说,她只能点头应是,一副受教的表情。

她最开始说的话,现在成了为谢衡着想,自己扛下所有的借口。

常巧芬把这些话全听进去了,有些心虚又觉得自己没错。

流言蜚语能害死人,除非文霜再也不在家属院待着。

尽管现在没逃过被议论的命运,总比承认自己一个人做主,和谢衡无关好吧?

要她说,但凡文霜决定的事情,谢衡十成不反对。

十成细分起来的话,七成支持,剩下三成心里可能是不支持的,却不会明晃晃反对,所以是十成不反对。

从夫妻俩的相处方式来看,瞧着温柔的文霜反而占据主导地位。

这么一想,常巧芬没任何道德压力了。

她可真是机智,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不愧是她。

...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丈夫赶赴灾区支援,冉文霜都没露出心事重重的模样,下午看到功德碑,叫她心事重重起来。

小朋友们的反应和妈妈完全不同,他们挺开心。

今天都没过完就问妈妈明天能不能再去看名字。

他们不知道功德碑意味着什么,只知道他们捐钱被很多人看到了,这是做好事的回报呀!

谢衡回到家看见妻子和孩子们两种表情。

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向爸爸分享功德碑的事,小朋友们说得不是很完整,谢衡大概听懂了。

吃晚饭的时候,冉文霜把事情完整说出来,末了表示:“如果知道要刻功德碑,我会提前说明不用加我的名字,加两个孩子的名字就好,现在连累你变成大家眼里的傻男人了。

不太明白功德碑怎么放在家属院,要放也是放在灾区。”

想不通为什么要出现在家属院。

“或许过阵子就运出去了……如果你出生在古代,不是有钱的大善人就是身手敏捷的高手。”谢衡不介意自己被冠上傻男人疯男人的称号,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不用想太多。

消息已经传出去,即使石碑明天被运走,也难改变被误解的现实,不如想点好的。

冉文霜不太明白:“有钱的大善人能理解,后面是什么意思?”

“是说虽然你没钱,但你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苦练武功,劫富济贫。”

他解释完,冉文霜被逗笑:“不是我会做出来的事情,我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会遵纪守法,违法的事情我不干。”

她哪有那么好!

谢衡:“我在家也会让你捐出家里能捐的钱,这口锅合该我背着。”

冉文霜挺擅长情绪调节,很快就想开:“要感谢功德碑在炖鸡后出现,要是在家里炖鸡吃之前出现,我都没心情炖鸡给你和孩子吃了。”

炖鸡的两个鸡翅分给孩子们,她和丈夫一人一根鸡腿,那天孩子们高兴,夫妻俩在孩子们情绪感染下,心情难得好起来。

“你没心情就我来,我手艺也不赖。”谢衡认真道。

他的手艺如何,冉文霜是清楚的:“行,下次再有糟心事就让你来当家里的掌勺师傅。”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