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亭中密谈 - 家祖朱元璋,开局先斩吕氏! - 子非清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亭中密谈

九月。

秋风轻轻拂过御花园,带来丝丝凉意。园中菊花盛开,五彩斑斓,与金黄的落叶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

不远处那座亭子静静地矗立着,在秋日温暖而柔和的阳光照耀下,愈发显得庄重典雅。

而在这亭中,洪武朝中最具权力的二人正密谈着。

……

“皇爷爷,您可还记得秦朝的秦直道?”朱允熥拱手向朱元璋郑重其事道。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要说起这秦直道,老朱还是知道的。秦直道是当年秦始皇下令修建的一条从秦国都城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路,也俗称为“皇上路”。

秦直道从陕西咸阳,横穿甘肃,直达蒙古。道路所跨越的距离极其之远。

铺路材料用的是花岗岩一类岩石。

见老朱点头,朱允熥继续目不转睛的说道:

“皇爷爷,我们何不也效仿秦始皇修路呢?您可知要想富,先修路之理?”朱允熥笑容可掬的说道。

朱元璋闻言有些疑惑,“熥儿啊,这该从何说来?”

“修路嘛,一来可以促进民间各地的交通交流。二来还能发展各地的商业经济。三来还可以保证军队兵力、物力能够及时派往全国地方……”

朱元璋听后捋了捋胡须,稍作思索后刮了刮朱允熥的鼻头,带着些许宠溺的说道:

“你所说的这些情况咱又何尝不清楚!?但是熥儿啊!你好好想一想,这修筑道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呐。听爷爷给你算一算啊!”朱元璋掰开手指,绘声绘色的给朱允熥算了起来。

“首先,你要修路,就需要招募大量的工人来参与施工吧?人以食为天,大明的老百姓们都忙着给咱修路了,谁还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种地了?老百姓们一边忙着给咱修路,一边还要忙着给咱纳税,生活该是要多苦不堪言啊!天下岂能有如此昏庸之朝廷?”

“再者说了,修筑道路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等等,哪一样不得花钱去购置呀?这前前后后加起来,所耗费的银两那简直多得吓人呐!”

老朱语重心长的说道。

没等朱允熥插上话,老朱继续抢着说道:

“朝廷虽然会拨出款项用于修路,但这笔钱一旦拨出去了,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只往外流却很难再收回来。这样一来,朝廷这边的财政压力可就变得非常巨大了啊!”

听过朱元璋的话,朱允熥的心中也有些触动。

是啊,修路本就不是易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兼备。

正如老朱头所说,既然要修路,那就免不了人力,人力则是需要农民,老百姓!

朱允熥想到这里,倒是有了个主意。

洪武朝,贪官污吏的数量算是历朝历代较少的一朝。

少的原因便是老朱在《大诰》中所制定的一个法律——官员贪污六十文以上,剥皮实草。

所谓剥皮实草,即将罪人的皮完完整整的剥下来,做成袋装,再将内部填满稻草。然后挂在城墙上警示众人。

甚至老朱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名为土地祠的地方——用于剥犯人的皮。

为何不将那些死刑犯拉过来当苦力呢?

朱允熥稍作斟酌,向朱元璋提议道:

“皇爷爷,孙儿想,您可以将那些即将被处死的死刑犯拉来充当修路的人力!”

朱元璋没等朱允熥说完就懂了朱允熥的意思。

想都没想就摆了摆手。正色道:

“绝对不可!倘若朝中的那些文武百官都知晓咱把死刑犯全都拉去充作苦力而不予以处决,那岂不是要乱套了吗?”

“如此一来,他们必然都会变得肆意妄为起来!到那时,谁还把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这可是关乎大明律法和咱威严的大事,绝不能轻易妥协。一旦开了这样的先例,以后怕是就难以收拾局面了。”

果然,贪官这一点依旧是老朱的逆鳞,谁敢违背他就跟谁急!

“此事莫要再提!没得商量!”老朱猛的一挥手,有些训斥的语气,示意朱允熥别再谈这事了。

既然人力这方面暂时说不通老朱。那也只能先从财力方面说了。

“皇爷爷,您别生气,孙儿还有一个想法!”朱允熥笑着拉起朱元璋的手,抚摸着他手上的粗糙质感。

朱允熥一边说一边看着老朱的手掌,只见手掌之中布满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这些老茧呈现出一种蜡黄的颜色。

当手指轻轻触摸到这些老茧时,可以感受到老茧的坚硬,就像是经过无数次磨砺后的钢铁一般。

而这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无不在诉说着老朱幼时从事农活时所经历的种种艰辛。

又或是他青年时期起义从军的意气风发。

更或是他称帝二十余年以来勤恳朴素的生活……

深知民生疾苦的朱元璋,对此事必然会深谋远虑、顾及全局。

……

“什么想法?”朱元璋双眸盯着朱允熥,问道。

“皇爷爷,修路需要许多银两,不妨在旅途中驿站处建设收费站……”

还未等朱允熥说完话,朱元璋大声呵斥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