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吃粥
仅是半天,吴王殿下杀知府一事便传遍了整个兖州府。
不论官员、官兵,亦或是寻常百姓,都是有所耳闻。
毕竟,那圆滚滚、胖嘟嘟的首级就那么光明正大的挂在城墙之上,若非瞎子,怕是都有所耳闻才对。
朱允熥之所以做出如此杀鸡儆猴的行为,目的自然是为了让兖州府的其他官职人员老实干活,为民效力。
晌午。
朱允熥叫来府衙上下所有官员。
其中除去知府已经没了以外,主要官职人员还有兖州府的同知以及推判。
同知的职务便是掌管整个府中的盐、粮。
算得上是管仓库的悠闲差事。
朱允熥此时正背着手,一脸严肃的盯着眼前的同知。那同知低着头,眼神躲闪,豆大的汗珠从发梢滴了下来。
叫我来的时候也没告诉我这皇孙殿下压迫感这么重啊!同知在心中吐槽着。
朱允熥盯了他好一会儿,眼睛都有些酸了。至于为啥非要一直盯着他嘛……自然还是想吓唬吓唬他,不然怎么好吩咐差事。
只见朱允熥握拳放在嘴边,轻轻咳嗽一声,开口道,“本王叫你来,只有一个目的!你可知本王想说什么吗?”
那同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沉吟了一会儿,回答道:
“殿下,微臣觉得,您是想开仓赈民吧!”同知拱手行了个礼。
朱允熥听到他心中所想的答案,一脸欣慰的笑了笑,“不错!就按你说的这么办!大开城门!开仓赈民!其余人一起跟着打下手!若有违背者,一律斩了!”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直击一众官员的心底。他们哪想过,如此年轻的少年竟能有这般强大的气场和卓悦的领导力?
“是!”
来不及多想,那同知带头给朱允熥行礼,后面一众官员也急忙跟着一起行礼。
随即一行人便急匆匆的朝着府衙外走去。
朱允熥则从府衙内搬了个板凳放在门口,坐着歇息。
……
半晌。
一行人回到府衙,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袋子粮食,每个袋子内都装着粟米。
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小米。常用于煮粥,营养丰富!
只见其中两名官员合力背起一口大锅,放在府衙门前。
架锅生火。
往锅中倒入水,锅下添柴,再倒入粟米,小火慢煮。
热腾腾、香喷喷的小米粥气息飘到朱允熥的鼻尖,十分清香。
朱允熥揉了揉肚子,自己闻这香气都有些饿了。
粥煮好了,离府衙近的百姓闻着香味走了过来。
朱允熥注意到,他们都离老远观察着,有些犹豫不敢上前。
随即他深吸一口气,扯着嗓子大喊道,“各位父老乡亲!吃粥啦!”
一众百姓一听这话,纷纷冲上前来,人群中有皮包骨的老人、瘦削的中年人、脸色发黄的小孩。
各个都是饿的面黄肌瘦的。
饥饿许久,每个人都想早点吃到粥,以至于他们簇拥而上互相争夺了起来。
眼看群众即将触发肢体攻击,朱允熥站在板凳上提议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排好队,一个一个来领粥,粥管饱!管饱!”
一些机灵的百姓见朱允熥气质非凡,都识趣的去后面排起队来。
但仍有个中年汉子不服气的开口道:
“你是谁呀,老子他娘的就插队咋了?”
这时,一旁的大虎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把腰间的刀拿起,再猛的把绣春刀从刀鞘中唰的拔出。
动作熟练,一气呵成!
拔刀的声音也是十分刺耳,几乎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拔刀声给震住了。
“排好队!”
大虎雄厚的声音从他口中吐出来,不怒自威。
刚刚还一脸不服气的汉子如今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一般瘪了下去。
弱弱地排到队伍的最后端。
果然是欺软怕硬之徒,朱允熥冷笑着。
百姓们有秩序的排起队来,以至于队伍越来越长,到后面几乎看不到尽头。
倒也合乎情理,毕竟一传十,十传百……如此这般,朱允熥想来,城外的流民闻得粥香或许也已入城分粥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