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时,朱允熥脑子里突然迸出一个想法。
老朱头不是想看看自己要送他什么贺礼吗?
这不就是现成的吗!
百姓今年刚收成的麦子,又亲手磨成粉末,就为了给皇帝陛下尝尝鲜。
若是放在其他君主那里,这一袋子面粉怕是会被视如草芥。
可现在的皇帝是朱元璋啊!最接地气的皇帝!
他并不喜欢金银珠宝一类的奢侈东西,反而更喜欢能关乎百姓生活好不好的东西。
很显然,这袋面粉就能展现出百姓的生活。
黎民百姓安身立命,承蒙他这位皇帝陛下庇护,心生感念。
老朱最爱看的正是百姓对他这个皇帝感恩戴德、赞不绝口!别提老朱头了,论谁被夸也得十分乐意吧!
“皇爷爷的脉,可是让我给把住了!”
朱允熥感慨了一声,蹲下身,抓起一把面粉,任由它从自己手指的缝隙间落回袋中。
这些面粉呈现出一种类似于小米的黄色,与京城里常吃的上等面不相类似。
上等面粉的颜色都是黄里透白,白里透黄,而朱允熥眼前的面粉则是深黄色的。
也正因这个区别,才能看出普通农民耕地的艰辛。
想到这里,朱允熥撩开宽大的袖子,两手用力握住袋子的顶端,拿起来就朝着西偏殿走去。
在一旁站了半天的大虎见状急忙上前,“殿下,还是让末将帮您拿吧!”
朱允熥却是摇了摇头,“不必!本王自己拿得动。”
别看朱允熥年纪不大,身板也称不上魁梧,但由于经常晨练的缘故,一袋面粉,洒洒水咯!
朱允熥走到西偏殿的门,刚打开,就被里面的景象吓了一跳。
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背影,那背影有些许佝偻,身着布衣,看背影就是一个老头子。
嗯?朱允熥有些疑惑。
正巧这时,那人回过头来。朱允熥这才看清这人的面貌。
这小老头,不正是在自己册封大典上被封为太子太傅的刘三吾吗!
太子太傅,其实并非专指太子的老师,名义上是储君的老师。如果非较真的话,刘三吾不成了太孙太傅了?
这个职位是太子三师,太子三少中的其一,与其他五个位子一样,都是虚衔,没有啥权利。
但就算没权利,却也是朝中百官十分向往的职位,毕竟,若你是太子太傅,你大可和别人吹嘘说,“连当今的储君,都是老夫的徒儿!”
嗯,起到一个装逼的作用!
此时的刘三吾手中掐着一本书卷,嘴里还振振有词着。
好家伙,搞了半天这家伙连看都没看见我??
朱允熥蹙了蹙眉,有些疑惑地开口问道,“刘夫子怎么在这儿?”
刘三吾这才抬眼看向朱允熥,笑着拱了拱手,“见过殿下。”
“殿下您可是忘了?昨日老夫留给你的功课。”
功课?
朱允熥心头一震,这才想起昨天刘三吾安排给自己的背书任务。
他说,“殿下的功课这段时间落下许多,若不加以努力,学习进度可就要开始落后了!”
朱允熥当时听到这话只觉得有亿点点耳熟,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干脆不多想!
这不多想可好了!干脆直接忘到脑后去了,一整天的时间自己是连书的一页也没翻开……
当即有些尴尬的挠头,伸出一只手指,笑道,“夫子啊,你看我这几天忙里忙外的,不妨再宽限几天!”
虽说朱允熥在朝中都快被传成神仙了,但刘三吾到底是个儒生啊,脑子就是不会转弯。在他看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所以啊,背书照常依旧,少不得!
不过毕竟太孙殿下都这么说了,刘三吾再死脑筋也不好继续刁难,也笑了笑说道,“那老夫便给殿下宽限到皇爷的寿辰之后吧!”
朱允熥闻言心中一喜,急忙答应,“成!成!”
这一提到皇爷爷的寿辰,朱允熥又有了个点子,朝刘三吾问道,“夫子,您说,我应该送皇爷爷什么寿礼好呢?”
刘三吾听后摸了摸胡须,看了看朱允熥放在门口的粗布袋子,问道,“殿下,敢问您那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去赈灾途中路过的一个村落,那里的村民给的面粉。”朱允熥回答道。
“有这个便够。”刘三吾慢条斯理的说道,“殿下可以派人用这袋面粉给皇爷做一些面食,想必以皇爷的性格,定会万分惊喜!”
“相比金银珠宝、珍珠玛瑙,平淡朴素的粮食,或许更重皇爷下怀!”
刘三吾说罢,抬起眼皮看向朱允熥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