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炭盆 - 家祖朱元璋,开局先斩吕氏! - 子非清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0章炭盆

旋扑珠帘过粉墙,

轻于柳絮重于霜。

京城依旧飘着小雪。

百姓出门扫自家门口的积雪,商铺店主也扫自家店门口的雪。

沙沙的笤帚声席卷整个京城。

回宫路上,朱允熥走在附有薄雪的水泥路上,边走边四处张望。

他注意到,京城的民居和之前去山东所见不同。

金陵的居民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乡下则以草房居多。

况且,金陵地处长江下游,跨大江南北,住宅类型多样,既有讲究轴线对称,厅堂连进,聚族而居,尊卑分明的大宅深院;也有玲珑别致,枕河而居的河房河厅。

这些皆是朱允熥前世从未见过的场景,如今更是雪覆于其上,愈显庄严。

老朱在宅子这一方面有诸多规定: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可以用瓦兽,梁栋、檐角用青碧绘饰,门用绿油兽面锡杯;

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屋脊用瓦兽,屋脊、檐角用青碧绘饰,门用墨油锡环;

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只用土黄饰梁栋,正门一间三架,门用黑油铁环。官员不许在宅前宅后左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

而庶民百姓所居房屋,不能超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

朱元璋制定这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他们:

辨上下,定民志。

所以,即便是京城的民宅,也不过是以砖木为结构。

路上结了些冰,再加上积雪,朱允熥行进速度很慢,几股子风吹过就给朱允熥冻得直抱膀。

“哎呦我去,早知道这么冷就听老朱头的多穿些衣服了……”朱允熥自言自语道。

腿上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穿过闹市,路过一处民居。

与其他民居宅所不同,这座宅子的结构极其简陋,茅草铺顶,石砖做壁,窗户纸还露了个小洞,嗖嗖往里面进风。

还没来得及多观察,朱允熥又注意到门口有两个看起来七八岁的小男孩蹲坐在地上堆着雪人。

他们俩穿的不厚,甚至称得上是单薄吧。

雪人不大,但却栩栩如生,脑袋处,上方放了两个小石子作为眼睛。

鼻子则是用一个小孩的布鞋子代替。

嘴巴更为简陋,直接用手抠出来个小洞。

而胳膊就是用两根分叉的木棍充当的。

朱允熥觉得有点意思,上前笑着找话题,活像一个要拐卖儿童的坏叔叔……

“小孩儿,这么冷的天,你俩趴雪地里堆雪人不冷?”

其中一个小男孩听后,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朱允熥。

那眼神中,满是纯洁与天真,丝毫没有任何杂质。

朱允熥迎上那个目光,神情有些恍惚。

这貌似是这几个月来,朱允熥所见过的最纯净,最纯洁的目光。

与深宫之中,其他人的目光完全是大相径庭。

似乎自己这具身体在不久以前,也是这个样子的吧……

“大叔叔,不冷不冷,看我和哥哥堆的这个大瓢,俊不俊?”小男孩露出一口牙齿,其中的门牙都掉了,应该正值换牙期。

他一边说还一边摊开自己那一双满是白雪,冻得通红的手掌,指着他堆得雪人。

大叔叔?

朱允熥刚回过神来就听到了这一声称谓。

朱允熥有些满头黑线,自己有这么老吗??

他有些难以置信的捏了捏自己的脸,这是身边没镜子,若是有,他定要好好看看。

见自家弟弟这么称呼朱允熥,那个稍微年长一些的男孩开口了。

“哥哥,您别在意,我弟弟不会说话。”他认真的说着,说完还像是替朱允熥报仇似的轻轻捏了捏自家弟弟的脸蛋子。

本就被冻的红扑扑的脸颊更加红润,似乎都快要渗出血来。

朱允熥笑着摆了摆手,“无碍,无碍。”

朱允熥注意到,这个年纪稍大一些的男孩眼中就少了一些天真,反倒是展露出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稳重。

可是他看起来也就才十岁。

说罢,他看向宅子,问道,“瞧你们俩冻成这样,还不快进屋烧炉子暖暖身子?”

稍大一些的男孩面色凝重,摇头,声音低沉地回答道:“这几天突降大雪,我父早逝,家中唯有母亲一人拉扯我与弟弟。石炭所剩无几,需节省使用。且屋内阴冷至极,倒不如在屋外沐浴夕阳,温暖身躯,堆砌雪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