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日月重光
朱元璋正襟危坐在椅子上,见朱允熥久久没有回答,皱了皱眉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脱下布鞋。
那布鞋被老朱握在手里,犹如棍棒般具有威慑力。(被老朱鞋底子揍过的都说好)
别人家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老朱家却是不同。
老朱家坚信“鞋底子底下出孝子”。所以在这大明朝,当你看到当今圣上朱元璋毫无皇帝威严,如农家老头般脱下鞋子,左右“招呼”着身下的子孙时,莫惊,此乃正常现象。
……
只见朱元璋手里攥着布鞋,鞋底朝外,铆足了劲儿。
“嗖”的一破空声,老朱手中的鞋底子划过半空。
还没等朱允熥反应过来,那鞋底子就猛的拍在朱允熥的屁股蛋上。
这下好了。本就坐了一天马车快要裂成两瓣的屁股更是雪上加霜……
“哎呦!”
朱允熥被这一下打的蹦了起来。
差点魂不守舍。
朱允熥吃痛赶忙跑到旁边,揉着屁股蛋有些委屈的说道:
“皇爷爷,您老怎么又打我啊?”
老朱见朱允熥跑开,重新把布鞋穿回脚上。
一双龙眸紧紧的盯着朱允熥,问道“熥儿,你和咱说!你可是怪皇爷爷咱敲打那些骄兵悍将?”
乾清宫内的小太监、婢女见朱元璋生气,纷纷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出。
生怕自己哪里惹到盛怒的朱元璋而遭到迁怒。
面对老朱冰冷的眼神,朱允熥没有退缩。
朱允熥勉强笑了笑,拱手说道,“皇爷爷,孙儿没有怪罪您,只是想让凉国公他们安分守己,不要太过骄纵,莫要惹皇爷爷您生气。”
朱元璋听了朱允熥的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叹了口气说道:“唉,还真跟你爹相像……”
“咱也知道他们都是跟随咱多年的老将,猛将!立下了诸多功劳,可如今他们是居功自傲、骄横跋扈。”
“咱不过稍稍敲打敲打他们那些臭丘八,你这小兔崽子倒跑去当上老好人了!”朱元璋说完斜了朱允熥一眼。
“如今咱在还好。若是咱没喽,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呢!”朱元璋说完,喝了口茶水。
听到朱元璋这话,朱允熥赶紧“呸呸呸”了几声。
“皇爷爷,您别总说没啊没的这种不好的话!皇爷爷可是能活一万岁呢!”朱允熥走上前,笑着对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听闻此言后,缓缓地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抹淡然之色,开口说道:“哼,那些不过是一群阳奉阴违的大臣们为了讨好咱而说的屁话罢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你且看看这从古至今的历代帝王,有哪一个真正能够活到一万岁?人生在世,莫过数十载,即便咱自己个儿如今是天子,是皇帝!也是逃脱不开生死轮回之命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眯起双眸,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看到了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历朝历代的帝王们。
朱允熥闻言清了清嗓子,向眼前的朱元璋躬身说道:
“皇爷爷,您驱除鞑虏,推翻旧元,再造中华,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统天!如此功绩。即使您没有万岁之身,也定能长命百岁!”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的眼神逐渐柔和了下来。口中重复呢喃着,“驱除鞑虏,推翻旧元……”
不知怎的,登上皇位已有二十余载的朱元璋,几乎每日都会受大明臣子、人民的吹捧。但是,当听到自己的亲生嫡孙发自内心的夸赞自己时,一股畅爽之感竟涌上心头。
顿时,乾清宫内传来了朱元璋爽朗的笑声。
那些紧紧低着头的小太监、小宫女听到笑声都抬起头,有的甚至揉了揉眼睛,震惊的看着眼前的场景。
就在方才,那洪武皇帝明明还是一副怒发冲冠、火冒三丈的模样呢!怎么转眼间就......这让在场的一众下人不禁有些不可置信。
只见当今的圣上——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手托着吴王殿下的屁股,另一手扶着他的后背,把朱允熥抱在了怀里,龙颜大悦,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场面,那叫一个“爷慈孙孝”,令一众下人纷纷咂舌。心里想着,自己何德何能可以目睹如此场面呐?
不过,自朱允熥搬到乾清宫的这几个月以来,宫内的下人们倒是松了一大口气。
因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之君,其性格也是坚毅果决、杀伐果断的。
而对于那些宫中伺候的太监们,他向来心存厌恶之情。在朱元璋的眼中,这些太监就是一群没有物件的家伙罢了,他们根本毫无尊严可言。
老朱认为,这些人不仅身体残缺不全,连内心也早已扭曲变形,根本不值得给予丝毫的信任。
也正因如此,在明朝初年,老朱的统治时期,对太监的管理极为严格,绝不允许他们有半点越矩之举。
所以在朱允熥没来之前,乾清宫内的太监们过得那叫一个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只要有些地方做错或做不到位:
轻则杖责,重则杖毙。
而如今呢?
自打朱允熥搬进了这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威严的乾清宫之后,整个宫中仿佛都被注入了一股新生的活力。
对于老朱来说,若无特别重要的国事需要他殚精竭虑地去处理,那么他几乎每一天的心情都会处于一种极为愉悦的状态之中。
毕竟朱允熥不仅能给老朱带来一些活力生机,时不时还给自己这个皇爷爷搞点小惊喜之类的……
而对于乾清宫中的太监而言,朱允熥则如同天使般善良了。毕竟他可以让老朱这个“活阎王”心情好。心情好了,太监们也就不用太过担惊受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