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白绫
一直以来,吕氏对她的儿子朱允炆的严苛程度并不亚于老朱对他的太子朱标。
在历史上,吕氏的努力也算是没有白白浪费,毕竟朱允炆还是成为了日后的建文皇帝的(虽然就当了几年就被推下台了)
此刻,吕氏朱允炆母子紧紧相拥。
天真的朱允炆只觉得自己的皇爷爷朱元璋大发慈悲饶恕了吕氏,仍在与母亲重逢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
朱允炆用手背擦了擦泪水,咧开嘴露出了一丝微笑,关心道:
“母亲,您在诏狱里受罪了吧?”
吕氏却只是双臂搭在朱允炆的肩膀,眼含热泪的盯着自己的儿子。
朱允炆被母亲盯得有点发毛,有些不解的问吕氏:
“母亲,您怎么了……?”
吕氏的眼中充满了慈祥。
这一母慈子孝的场景持续了几分钟,却被站在东宫门口的蒋瓛打断了。
只见蒋瓛站着靠在门框上,有些不耐烦的催促道。
“太子妃娘娘,是时候了”
还沉浸在母子二人世界的吕氏回过神来,擦了擦泪水,对已经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朱允炆说:
“儿啊,你长大了,都和娘差不多高了”吕氏的声音有些哽咽,可以用声泪俱下来形容。
“娘犯了大错,你皇爷爷给了娘三尺白绫。”吕氏说完后,身体颤抖着,泪水从眼角滑落,她的声音充满了后悔。
她缓缓地抬起手,抚摸着朱允炆的脸,仿佛想要感受儿子的温暖。她的手很凉,凉的朱允炆甚至感受不到母亲的温度。
朱允炆闻言大惊,该来的还是来了吗……他不愿相信这个事实,本来红润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朱允炆怎么也没想过,自己的皇爷爷竟全然不顾自己的请求,执意要杀自己的母亲……
仇恨的种子被种在了朱允炆的心中,愚蠢的他将导致自己母亲得到这样结局的原因归功于自己的三弟,朱允熥。
在门口闲了好一会儿的蒋瓛“热心”得将白绫递给吕氏。
濒临崩溃的朱允炆上前疯了似的一掌拍开了白绫,大声喊道:
“你们这群锦衣卫,都给我滚出去!”朱允炆龇牙咧嘴的骂道,“我的母亲怎么会被皇爷爷赐白绫?一定是你们在乱传旨意想要害我的母亲!”
朱允炆完全失去了理智,他的情绪变得异常激动,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在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二皇孙朱允炆,此刻却如同换了人一般,疯疯癫癫意气用事。
还没完,朱允炆开始推搡着屋内的几名锦衣卫。然而,他的力气却并不足以让习武多年的锦衣卫动弹一步……
莫过于白费力气……
见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徒劳,甚至在高大的锦衣卫面前犹如一个笑话。朱允炆恼羞成怒,环顾四周,寻找趁手的东西。
桌子?不行,搬不动。
椅子?不行,没伤害。
朱允炆的眼神划过桌子上的一把削皮的水果刀,已经没有任何理智可言的朱允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想去拿那把刀。
朱允炆拿起刀指着一众锦衣卫,有些激动的喊道,“你们都给我出去!再不出去我……我要捅你们了”
吕氏见状,有些震惊于自家儿子突如其来的勇敢。因为在吕氏心中,自己的儿子几乎没有对他人表现得如此凶狠。
朱允炆的话音刚落。怎料蒋瓛却如同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哈哈大笑。其他锦衣卫也是噗呲笑了出来。
正殿被蒋瓛和一众锦衣卫的笑声掩盖。
听到这嘲讽的笑声,朱允炆只觉得冷汗直流,紧张极了。
蒋瓛笑够了,擦了擦因狂笑而流出的眼泪,冲一个离朱允炆比较近一些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
锦衣卫一秒就懂得了蒋瓛的意思,只见他一个高抬腿,猛得向朱允炆的右手踹去。
此时的朱允炆还没反应过来,右手便传来一阵痛楚。只见自己的右手被狠狠的踢了一脚,手中的刀也被踢飞了出去。
朱允炆见状还想去捡,却被身旁的吕氏拉住了,吕氏冲朱允炆挤了个笑脸,说道,“炆儿,别捡了,娘认了。”
朱允炆怎能听下吕氏的话?仍拼命挣扎着。
吕氏见儿子执迷不悟,用了很大的力气扇了他一个耳光。
“啪”一个清脆的耳光声在正殿中回荡。
朱允炆被母亲一巴掌打懵了,吃痛的他再次流下了泪水。
吕氏一脸正经的对朱允炆叮嘱道:
“儿,你我母子二人缘分已尽,娘死以后,莫要哀悼,这是娘罪有应得。更不要恨你的皇爷爷和朱允熥,你斗不过他们的……”
朱允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根本改变不了母亲的结局。
听着母亲的遗言,朱允炆拼命地摇了摇头,说道:
“娘,儿子不想你死……”
吕氏抬起头看向蒋瓛,对他说道,“蒋瓛,麻烦你把允炆带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