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成功歪楼
“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上吧”,王一男放缓了语气,
“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篇纯粹理论的论文会在蓝星上掀起这么大的风暴”,王一男有些不解地说,
“跟之前比如说发现臭氧层的空洞啊,核武器的出现啊,很多情况不一样,这篇论文更多的意义是在学术界的,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乃至整个科学研究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
“换句话来说,除了让人类发现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以外,论文一点实际的用处都没有”,
“世界至少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加糟糕”,王一男说,
“所以我真的不理解,公众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林校长点点头,“我觉得是恐惧的驱使吧”,“毕竟,人类对于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东西,总是充满了恐惧”。
“我觉得是人类被自己的成就冲昏了头脑,所以一旦发现事情并不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慌了手脚”,王一男补充到,
“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只要人类保持敬畏之心,认识到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还有太多东西等待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就不会有功夫去纠结,ai会不会代替人类这样的问题”。
记者招待会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这还是王一男这名当事者第一次在媒体面前公开他的观点,不久之后,招待会上发生的一切,包括王一男说的每一句话,就传遍了整个蓝星。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绝大多数人都是盲从的,看到周围人都去超市买盐,自己也会忍不住去买上几袋放家里,至于买盐到底是因为什么,谁关心呢,反正别人都买我不买就吃亏了。
而一旦有了不同的声音,席卷整个蓝星反对人工智能的浪潮就开始分化了。当然,王一男的观点不可能说服所有人,但是他的观点促使更多的人在盲从之外,开始思考,也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
于是慢慢的,舆论开始转向了,从“人类不能理解的人工智能,会将文明带往何方?”,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变成了类似“抽象思维达到了自己的局限,xxx说形象思维才是王道”这样的标题。
一个意料不到的副作用产生了,为孩子们选择学习音乐、艺术、绘画等等兴趣班的家长多了很多,王一男无意中促成了全人类艺术品味的大提升。
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广告词,“还在学该死的奥数吗,你out了,王一男教授说,直觉和形象化思维才是王道,欢迎加入我们的小树苗绘画爱好班。。。”
王一男成功的把楼带歪了。
当然,他自己可顾不上这些,要不是出于对格罗腾迪克老人的尊敬,不希望他的这个伟大的发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王一男才不会给自己惹这么多麻烦呢。
对于彻底的实用主义者王一男来说,这个发现的作用比超导材料小太多了,甚至还比不上飞毯,至少飞毯还是装x的利器,送女朋友的最佳礼物。
开完记者招待会,王一男匆匆登上开往金陵的高铁,这次散心计划有些超出轨道,该收回来,好好干活了。
不得不说高铁是华国最大的成就之一,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高铁网络像一根根动脉血管一样,将一座座城市连接起来,“是时候将磁悬浮列车提上日程了”,王一男想,“不过影响列车最高速度的关键可能还不是车轮和轨道之间的阻力吧,路线上的各种安全问题还有自然条件才是限制速度的主要原因”,
“因为轨道线路的最高速度,似乎已经达到了500公里每小时以上?”。
“这方面有铁道部门的专家,咱就不需要越俎代庖了,回头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把超导线圈给他们,相信自然会有结果的”,感受着列车平稳的速度,王一男喃喃自语,
“也许遍布沿线的视频监控和轨道监控,加上人工智能的分析和判断,处理任何安全隐患,对于高速铁路来说,比超导线圈更加重要”。
高铁列车来到金陵南站,n大的沈卫已经在车站外等了半天,新买的特斯拉modelx果然很酷,王一男上来就调侃,“看样子挣了不少啊,鸟枪换炮了啊”,
“这可是您批准了的”,沈卫有点不好意思,
“开个玩笑嘛”,王一男没搞清楚,以今天他的气场来说,能随便开玩笑吗,把沈卫吓得够呛。
modelx离开火车站没多久,就来到一处崭新的厂房前,“原来你们新的厂房就在这里啊,离车站倒是挺近的”,王一男看了看现代、气派的厂房,赞叹到。
“选中这里就是因为离火车站和机场都比较近,现在鹏城那边的需求量太大了,工人三班倒都忙不过来”,沈卫说,
王一男走进车间,果然跟之前在n大实验室的手工装配完全不一样了,现代化的流水线正开足马力运转着,一共不到十名工人,小小的超导电机就源源不断的从流水线上下来。
然后被等在门口的汽车装箱,直接运往火车站或者机场,发往鹏城,在那里组装成一块块的军用飞毯,被同样等在门口的部队专车直接拉到训练场,然后变成软妹币回到各家公司的账上。
在车间转了两圈,王一男急不可耐的拉住沈卫,“那个大家伙呢?你知道我这次来可不是看流水线的”,
“这里实在太挣钱了啊”,沈卫说,“我以为你一定很关心的”,
“哥最不缺的就是钱了”,王一男嘟囔着,催着沈卫赶紧带自己去看正主。
傍晚时分,俩人总算到了n大边上的实验室,在一个简陋得多的组装车间里,王一男看见了自己念念不忘的大家伙。
跟飞毯上的小玩意比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庞然大物了,长五十厘米,直径大约三十厘米,外面只用一个立方体的金属罩做了简单的封装,固定在一个巨大底座上的航空用超导电动机,立刻吸引了王一男全部的目光。
“这就是我们的航空发动机了,真漂亮”,王一男看着这玩意,爱不释手,他问沈卫,
“测试过了吗,最大转速和最大扭矩”?
沈卫不好意思的笑了,“只知道扭矩不低于xxxx牛米,转速不低于yyyy转每秒”,
“为什么没有详细的数据?”,王一男问,
“因为我们测不出来,实验室里面的测量设备远远没有办法达到这部电动机的上限”,沈卫说,
好吧,真是甜蜜的烦恼啊,“我记得金陵航空航天大学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实验室,他们应该有更好的设备”,王一男说,
“那要不要请学校出面,找他们帮帮忙?”,沈卫问到,
“不行,他们那里人多嘴杂的,很难做到保密”,王一男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除了工作上限数据没办法测量以外,还有什么问题没有?”,王一男问,
“连续工作的稳定性怎么样,发热量呢”,
“其中一台原型机,我们以设计功率的75%已经连续运行了480小时,工作曲线非常稳定,转速几乎没有波动,另外发热量也非常小”,沈卫回答到,
“除了外壳以外,还有什么其他欠缺的吗,另外一共制造了几台原型机?”,王一男问到,
“没有什么欠缺的了,我们一共制造了三台原型机,有一台一直在进行长时间工作测试”,沈卫回答。
王一男拿起手机,拍下了好几张不同角度原型机的照片,给116所的杨总师发了过去,随即拨通了杨总师的电话,
“杨总师啊,我是王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