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0(中)
若失去了她,他的灵魂将不复存在,肉身会形同虚设,精神会抽搐。
一想到有失去珍宝的可能性,他就会吓得面如土色。
感情还是温一点好,一个人可以爱一个人多一点。但是,至如此战战兢兢的地步,总有耐性尽失的一天。
珍宝换工作的事情一天天拖延下来。
王仁平怕珍宝看见更多的人,遇见更多机会,而珍宝的变数就是他的变数,他要努力控制这个变数。
珍宝虽然对此感到困惑,但她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之后,王仁平渐渐地表达出要结婚的意愿。
珍宝一向坚持先立业再成家,用尽心思说服王仁平。
感情至此开始出现拐点。
他们开始有争吵。
吵得厉害的时候,狠话也出来过。
王仁平气愤:“恋爱的目的不是为了结婚吗?”
夏珍宝据理力争:“我谈论的是时机,不是恋爱的目的。”
王仁平立刻提出新问题:“你说什么才是合适的时机?”
夏珍宝长吁一口气,问出另一个问题:“你究竟害怕什么?”
这句话一出口,王仁平立刻僵住,似被击中要害。
他激烈反驳:“我能不能相信你身上的细胞全部都是忠诚的?”
夏珍宝气结,一句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想说的是:不能相信就算了。
她转身走掉,争吵不了了之。
不期然,一件事情改变了格局。
那一日,珍宝父亲从楼梯摔下来,不小心骨折。
珍宝急忙赶回家,站在父亲的床前,珍宝突然发现,原来,她随时可能失去父母,鼻梁一酸,眼泪上涌。
她一直对父母有怨言,一直用沉默做武器来惩罚他们,可是,这个时候,她突然原谅了他们。
他们毕竟是她的父母,是给了她夏珍宝生命的父母,即使错了又怎样?
珍宝突然想,为什么可以原谅伤害了自己的陌生人,为什么却不可以原谅自己的亲人?她从来没有试着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父亲骨折,珍宝不休不眠照顾,母亲站在一旁,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下大慰。
王仁平懂得抓住机遇,待到珍宝父亲病情稳定下来后,一日,在厨房里,他与夏母絮絮闲语:“阿姨不用担心,叔叔会很快好起来。”
珍宝母亲长长吁出一口气,缓缓说:“我不是为这个难过,是突然觉得珍宝可怜,我们从来没有给过她什么,却让她一直付出,对不住她。”
一瞬间里,王仁平愿意替珍宝原谅他们,嘴上说道:“阿姨,不要多想了,珍宝是你们女儿,她为你们付出是应该的,这才是一家人的。”
珍宝妈妈从这句话里获得了安慰,立刻想把女儿嫁给他,心里想:一定值得的。
但珍宝已经有了新想法。
这些天,多亏了王仁平的帮忙,联络医院,换药,取药,煮饭,王仁平事事搞得定,不让珍宝操心,还不忘时时安慰她。
谁能做到如此?珍宝想想,应该没有其他人了。
况且,哥哥失踪,妹妹远在他乡,父母身边只有她,她自然得肩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她本来想,她要凭自己的双手改变出生,获得承认,然后再和爱的人组织家庭,生儿育女,才是安心。
可是,生活的安排让她措手不及。
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苍茫的夜空问自己:究竟有没有爱王仁平至愿意嫁给他的地步?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于是,珍宝下定决心,结婚。
她这20多年,所有的决定都和家庭有关,珍宝不由得苦笑,谁说没有注定的命运?于是,简简单单地订过婚。
王仁平的父母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区,一直靠一家小小面馆维持生计,灵活,但是老实,头一次见儿媳妇,以为是看见了电视上的明星,当下,睁大眼,张大嘴,失去了言语的能力,怎么可能,这就是他们的儿媳妇?
反应过来后,乐得两张老脸开了花,再细细一看,儿媳妇谦卑有礼,并没有任何怠慢,端茶倒水,问长问短,老两口心下一阵感慨,老王家的时运终于来了。
王仁平高兴是高兴,可是,仍然不能安心,夏珍宝怎样才能一生一世永远保持一个姿态,永远爱他永远属于他?
王仁平想,快点结婚,快点生子,或许会安心。
快了,快了,他安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莫名其妙,焦躁不安。
终于,发生了一件事情。
那一次,学校老师年度聚会,吃完饭后,领导提议去唱歌,众人响应,个个兴致很高。
晚上11点钟,王仁平打电话给珍宝,珍宝在乱混混的人声中接了电话,之后,手机没有电了。
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醉酒后的王仁平电话打到了办公室,隔着较近的距离,仍然埋头加班的珍宝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你们主任过来!”
接电话的小陈慌忙应付:“主任不在,你喝醉了,小王,去睡觉才是该做的事情。”
珍宝大吃一惊,一时之间,竟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