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下 - 郎君另有白月光 - 奚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真相·下

真相·下

赵晏然说到做到,回营之后他向众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众人将信将疑,但有办法总比等死好,于是在赵晏然的带领下,战友们突出重围,竟真扭转战局,奇迹般捣毁了鞑靼人的大本营。

鞑靼人被俘后,赵晏然勒令对方一五一十供出水源下毒之事,随即服下寄生菌子,获得了对朱砂草的辨别力。

那之后,赵晏然性情大变,开始亲近同伴,在战场上真正把战友们视作兄弟。

也因此,战友们对赵晏然的印象大为改观,渐渐开始主动接纳他,支持他。

数月后,营中的总旗意外战死,赵晏然接替其职,率领众将士打赢多场战役,立功无数,未过多久便被提拔为高级将领,统领麾下千余名士兵。

时间来到第二年秋天,因为徐钰军队惨败,西北方鞑靼军队迅速反扑。前线不少被徐钰收复的城池再次被鞑靼人被攻占。

赵晏然接到上级将领命令,率军奔赴徐钰之前的战线,顶住西北部鞑靼方面的反扑。

赵晏然来到西北前线黄土城。再向北的城池均已沦陷,黄土城作为鞑靼接下来的进攻目标,岌岌可危。

然而,当他们一路风尘,准备进城时,诸多百姓却将战士们堵在了城门口。

“这里不欢迎你们,给我们滚!”

百姓对他们怒目而视,甚至朝他们扔臭鸡蛋。

见城内百姓如此反感,将士们困惑而愤怒:他们来守护黄土城,为何会遭到抵触?

赵晏然道,“你们知府呢?”

人群中走出一官员道,“在下便是黄土城知府。赵将军,您的信我已收到,可鞑靼方面开出了更稳妥的条件,还请你们离开吧。”

原来早在几日之前,鞑靼大军便遣使来信,声称只要黄土城城门打开、不做抵抗,鞑靼军队接管城池后就不会伤害城内一草一木。

黄土城百姓们并不相信鞑靼的承诺,因为上次鞑靼攻占黄土城后便大肆烧杀,状若土匪。但抱着‘上次都能活这次也轮不到我死’的心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放弃抵抗。

此外,更重要的理由是,燕州军兵力只有数千人,对上鞑靼大军如同螳臂当车,只会激怒鞑靼部队。

在有几率活和一定会死之间,黄土城的百姓们选择了前者。

所以在他们看来,想入驻黄土城的谢国军人完全就是他们的仇人。

“谢国养了你们这群酒囊饭袋,屡战屡败,如今又想来害我们性命?”

就在人们对将士们破口大骂时,人群中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一个皮肤黝黑书生打扮的少年道,“燕州军无论如何都是自己人,你们想投敌才是死路一条吧。”

“李文武,你想害死我们?!”周围人闻言,皆对那少年怒目而视,把他的声音压了下去。

对面,赵晏然等人见群众抵触异常,无奈之下只能先率兵撤出黄土城。

众将来到城外。

一将领怒道,“一群刁民,地狱无门偏来投。”

另一将领道,“这些普通民众消息闭塞,不知鞑靼人有多灭绝人性。”

原来,因为之前徐钰夺回不少鞑靼占领的城池,所以鞑靼人二次进攻时再不留任何余地,每占领一座城池就会直接屠城,没有例外。

为了提高攻城效率,鞑靼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先给城市送劝降书,等城门打开时,鞑靼人便立刻撕毁约定屠城。

所以黄土城百姓的决策无异于自找死路。

这时又一将领说话,“那也不能不管他们啊!黄土城百姓也是谢国子民,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他们啊。”

这个将领老家在黄土城,想到自己的父母家乡将被残害,他心急如焚。

众人还未抱怨几句,远方平原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颜色。

鞑靼军队居然现在就来了。

“这……怎么办?是走还是留?”

众将争论不休,眼见再也没时间犹豫,众人皆看向赵晏然,希望他拍板定个注意。

“将军,弃城撤退吧,如今援军未到,凭咱们的兵力抵抗鞑靼的确吃力,何必浪费军力守护一座无用之城?”

“可当地百姓怎么办?”籍贯黄土城的将领立刻反驳。

“不管了,他们求仁得仁,下辈子投个好胎吧。”

一直沉默的赵晏然终于开口,“不能走。”

支持死守黄土城的将领们精神一震,但想弃城离去的将领们却露出失望的表情。

赵晏然继续道,“虽然敌我兵力悬殊,但黄土城地形守易攻难,我们进城全力防守,有很大几率拖至援军到来。”

一下属不服气道,“可黄土城的军事价值根本就不值得我们死守,何况城里刁民那副嘴脸,何必管他们死活?有等来援军的功夫,还不如更换战场,打几场速战速决的战役,多立些功劳。”

下属犹豫片刻,还是实话实话道,“您的决策在属下看来……非常愚蠢。”

赵晏然愣了愣。

愚蠢?

好像确实有些愚蠢。

黄土城战略价值不高,弃城后撤,他的上级也不会怪罪;何况即使击退敌人,黄土城的市民们也并不感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