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将军魂归
从锦娘激动的程度能看出,在她昏迷的这段时间,一定有事发生。
她为锦娘拭去泪痕,问起了她昏迷后所发生的事情。
听完锦娘所说,影子对参翁的好感,又拔高了好大一截。
有这么个妙手老人参在,她只要留口气,一准还能活蹦乱跳。
真是个强大后援!
视线落在长发男人身上,影子起身后,同样对他行了军中礼,“见过郑将军。”
郑奇山微微点头,指着还挂在草绳上的豆腐,影子赶忙解释道:“回禀将军,此狗是军中猎犬,专门探查敌方探子所用。”
她不知道这招管不管用,但从锦娘的话里能听出,这‘人’还残存着部分神智。
能让他以腐肉之身,残存生前记忆,必定有不能忘记的要事待办。
出于好奇,解下豆腐,并把它拍醒后。影子环视一周,四面墙壁如镜面般光滑,竟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
面前这座巨大石像,身披铠甲,手握长剑,双目炯炯有神,威风凛凛,如镇守一方的获胜将军。
但观其面容,与身旁郑奇山又全然不同。
郑奇山是细长脸,石像是方头大脸,明显不是一个人。
影子眼神微动,单膝跪地,向石像叩首。
这番举动引起了郑奇山的注意,他也艰难跪拜。
随后,郑齐山起身,居然向影子伸出了手。
“把弩箭给他。”锦娘出声提醒。
影子奉上弩箭的同时,对上了面前空洞洞的眼眶,不由得脊背发凉。
对方的眼睛已经烂没,只留两个眼眶,却能清楚的定位到她的所在,就如刚刚锦娘出声提醒,郑奇山还频频回头。
影子猜测,他肉身虽然腐烂,但神魂依旧封在体内,久久不愿离去。
如锦娘所说,她也想弄清楚,这位将军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跪拜石像是她为表忠诚的刻意行为,这会儿她双手奉上弩箭,则代表打了胜仗,在向将军求赏。
郑奇山怔愣好一会,才微微点头,取走弩箭,扶起她,向一侧墙壁走去。
石墙旁的烛台,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完好如新。
郑奇山轻轻转动烛台,墙壁出现缝隙,手一推,中间有圆柱固定,圆柱两侧是翻转石门。
锦娘紧随两人身后。
石门内,九层台阶上,端坐着一副身着铠甲的灰白色枯骨。
一柄长剑,发出淡蓝色幽光,立于其右手掌下。
影子暗暗发出惊呼,这位将军已经化作白骨,居然还能白骨握剑,真是匪夷所思。
郑奇山身形摇摆,跪在台阶下,头压的低低的,他与台阶上骷髅的地位,一目了然。
影子与锦娘分立郑奇山左右,跪拜完台阶上的骷髅,转而观察起四周。
这间石屋,只有二十几个平方,石阶占三分之一,左侧石墙边放着石桌、烛台、和烂成泥的长方形东西,看样子应该是书籍或者信纸。
右侧则放着十几个白色胖肚瓷坛,每一个瓷坛上都挂着一个银灰色金属牌。
肖大山、况启源、隋青……
士兵们牺牲为防瘟疫,多半会就地掩埋。但这些人不但火化成灰,还被善待,很好的装入瓷坛保存。
他们的身份,应该高于士兵,约摸着是台阶上这位将军的下属。
影子抱拳深深一礼,郑齐山拍她后背,用力不大,转头时,身后之人指着台阶对面的石墙让她看。
画面里,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在民众的欢送中踏上了行军路。
战场无情,将军所带的人马,在敌军的绞杀下,不足十分之一。
将军懊悔不已,仰天长啸,终究不能改变已成的战局。
他带着仅剩的一支战甲小队藏入深谷,养伤练兵,妄图有朝一日杀回战场。
但小队人马,接连一病不起,全身溃烂而亡。
一位病恹恹的手下,负责堆柴火化。
独留将军一人完好,悲痛之余,将军在石室内刻下行军经历,留于后世。
画面结尾,将军无颜回朝,拔剑自尽。
画面中,将军是反手握剑,捅穿腹部而亡,但台阶上的将军遗骨,却是稳坐台上,右手握剑,剑尖抵地。
由此可以看出,当日,将军画好壁画后,并未采取图上的方式自尽,应该是吞了东西或者抹了脖子。
为验证心中所想,影子一步步踏上台阶,撩开腐烂的衣服,她还真看到了一枚铜制小印。
去拿前,她先是回头看了眼郑奇山,确定不会阻止自己,才壮着胆子摸出了小印。
印上雕有‘云麾将军’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