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不同立场不同说法 - 乐芳菲 - 尤加利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乐芳菲 >

第189章不同立场不同说法

平阳翁主府,天子一并连仆从也赏赐了下来,这些人的月银也是由皇宫来出。天子对平阳翁主的宠爱,可见一斑。

乐芳菲大部分时间仍然和揽月住在四贤斋,徐嬷嬷被派到翁主府主持内院的事情。翁主府有管家,但管家不好管内院的仆从,所以徐嬷嬷必须回去。乐芳菲隔个三五日会回翁主府住上一天两天的,以此来维持翁主府的正常运转。

不过,这些都是乐芳菲的私事,不足为外人道。

平阳翁主府开府当日,帝都各大权贵府邸都送了随礼过来。乐芳菲本意不欲高调,就也没办宴席,是以当天翁主府没有宴客却收了不少礼品。过了开府日后,任何人来送礼,乐芳菲都让管家拒收,摆明了态度。名义上红颜祸水也就罢了,她可不是真的要做皇朝的蛀虫。

但是第五日,乐无忧亲自带人过来送东西。因为乐无忧的身份特殊,管家立刻派人去四贤斋通报了乐芳菲。

乐芳菲赶回翁主府,乐无忧正带着人等在府门外。

“你来做什么?”

“我奉栾王之命,来给翁主送东西。”

“不用了,你回去吧,顺便把东西也带回去,并转告栾王‘无功不受禄’。”

“翁主,你是栾国的翁主,不是天子属地的翁主,即使将来嫁在天子属地,栾国也是你的娘家。栾王仁善,他是你的叔叔,长辈送晚辈东西,没有收回去的道理。不要因为我,而迁怒栾国。这也不是天子的意愿。”

乐芳菲定定看着乐无忧,良久终是一声叹息,让他们把东西送进了府里。天子属臣们的礼物,乐芳菲可以不收,但来自栾国的却不能不收。

阿治在朝堂上没有话语权,却仍然为乐芳菲恢复了身份并争取到了封号,可这不是天子一句话的事情。阿治在幕后费了那么多力,乐芳菲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意气而破坏了他的安排。

在说了,乐无忧和乐桓送来的东西,根源在于栾国,乐芳菲是名正言顺的栾国翁主,有何拿不得?她不要也只会便宜别人。

乐无忧连续三天给平阳翁主府送东西。最后一次的时候,乐无忧又去见了乐芳菲。

“这些东西都是你的私房钱,不同于天子赏赐给你的那些东西。”

乐芳菲明白乐无忧这个话的意思。

乐芳菲成了平阳翁主,帝都某些家族的宴会便常常递帖子邀请她,只她大部分是不去的,某些与皇亲有关的邀请也只是派人送了随礼过去,但是也有一些是不能不去。

比如说,南亲王中年得子办抓周宴,乐芳菲就不得不去。不仅因为南亲王辅政王的身份,还因着南亲王送东西给她的善意。

预料到当天会有许多皇亲赴宴,乐芳菲的平阳翁主身份在皇亲面前还不够看,再加上她有意低调,便早去早回。

早早来到南亲王府,乐芳菲送了几套小孩子玩的玩具。这份礼物来自乐无忧,还是乐无忧特意从栾国带过来的,乐芳菲小时候也曾有过几套这种玩具。

这几套玩具算不得金贵,但胜在精致巧思,而且是天子属地没有的东西又多了一分新意。乐芳菲没想着出风头,只想尽心意便好。她也没想着讨好南亲王。该跟南亲王维持怎样的关系,关键在阿治,乐芳菲还是不要太过涉入其中。

乐芳菲也不与宴上宾客多交谈,只跟认识的几个人说了几句话。等到孩子抓周完毕,乐芳菲便跟南亲王告辞了,没有参加事后的酒宴。

待乐芳菲离开,南亲王与身边侍从道:“倒是个知进退的,懂得收敛和分寸,但又不会懦弱。”

侍从应道:“毕竟还只是个翁主,不是皇宫的主子。真要嚣张起来,丢了天子和皇家的脸面,怕是反而惹了天子厌弃。”

南亲王道:“可不是,跟天子性子一样,果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不过,天子及冠在明年,他们还得忍一年,就不知这一年还有多少变数了。”

乐芳菲不知南亲王背后对她评价如何,但很快南亲王所说的变数就来到了帝都。

南梁和北梁一起派人来了帝都。南梁,便是南梁王庄言亲自带队而来。北梁,则是赵国小王子耶律欢带队。南梁和北梁就是梁国分裂出来的南北两部分,以志江为界。

庄言的南梁王是晋王册封的。耶律欢虽然不是北梁王,却被赵王封为了北梁大将军。两人分别是两片区域的最高统治者。不过,他们两个都还没有得到大元皇朝的承认。

数月前,南梁和赵国军队在志江开战,据说两方的战船在志江上战斗了三天三夜,在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情况下,两边同时鸣金收兵。据说,其中有御弟元念的周旋,元念与元吉不同,他没有让两边继续打下去,反而做说客凑成两边和谈。

元念也不是庸人,他使用的手段与元吉不同,但给晋国和赵国找麻烦的结果是一样。他说动两边不打仗了,然后又说动庄言和耶律欢各自独立。

无论南梁还是北梁,不得到大元皇朝承认,两地的统治者便不能名正言顺。而无论是晋国还是赵国,都不可能请求大元皇朝承认他们对南梁和北梁的占领,因为他们知道皇朝是不会同意的。

在能不能得到皇朝认同的问题上,庄言和晋王的利益出现了矛盾,而耶律欢与赵王的利益也出现了矛盾。

元念从庄言的出身入手,挑明了庄言身上种种不利。

首先庄言不是晋王的亲生儿子,晋王绝不会把王位传给他。来自晋王的信重主要还是晋王太后留下的威仪影响,但随着晋王太后去世时间越来越久,她留下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尤其是庄言身在南梁,无法参与晋都的正治核心。

其次,庄言现在的南梁王身份是晋王给的,晋王任何时候都可以收回去。将来,庄言在晋都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他苦心经验的南梁也能轻易被人夺走。

元念点中庄言的要害。

自从梁都之变后,庄言就不再像以前那么纯真幼稚了。在他被封为南梁王的时候,人们都说这是晋王对他的宠爱,但他已经明白那其实是晋王让他离开晋都的手段。

他非常清楚,他目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晋王赏赐的,只要晋王一张旨意就可以收回去。就算晋王看在晋王太后的面子上暂时不收回,但等将来换了新的晋王呢?

庄言可是前天子的儿子,好在晋王还不知道。当年晋王太后为了瞒下这一点,跟亲生儿子晋王的母子情都产生了裂痕。她连庄言都瞒着,直到那天梁都将要失陷,在赴死前才告诉了庄言。

庄言的出身,晋国目前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在皇室,元念知道了,以前的元吉也知道,天子或者其他皇室成员,又有多少人知道?万一从那边泄出了消息,没有晋王太后压制的晋王又会怎么对庄言?

摆出了这么多利害,元念便劝他不如自立。元念称愿意为庄言在皇朝说情,让天子承认庄言为南梁王,同时还承认南梁独立。凡此种种,元念说出来的这些话,不是在为庄言挖坑,反而是为他找到了一条路。

元念可不是一心只为庄言考虑,他真正的目的是煽动庄言脱离晋王的控制。皇朝可以接受南梁建国,但不能接受晋国吞并南梁。两者的意义完全不同。而且南梁若是独立,等同于变相削弱了晋国的实力,毕竟庄言从晋国带走的财物人力和军队是不可能再还给晋王的。

最终,庄言被元念说动了,只要他不是傻子肯定会同意。于是,他亲自带队来到了帝都。

对于赵国小王子耶律欢,说动他更加容易。

原本志江之战,赵王想以此选出继承人,但是赵王终究是老了,在无法亲临北梁的情形下,局势的发展变化完全有几位成年的王子和完颜骨把持着。被赵王寄予厚望的小王子耶律欢,完全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主要还是耶律欢来北梁太晚了,其他几位成年王子提前就来了,各种拉邦结伴搜刮战利品,连点汤都没给耶律欢剩下。决定胜负的,不是志江上的那三天三夜,而是从完颜骨帅军南下就开始了。从一开始,没有完颜骨支持的耶律欢就一点胜算都没有。

北梁之地比赵国繁华太多,但却远离赵国的正治中心,也远离各个部落,无法拉拢人心。在战争结束后,几位立下各种功劳的王子们,急匆匆带着战利品返回了赵都。他们很清楚,只有待在赵王身份,才能有机会。

而小王子耶律欢则因为气馁和不认输而留在了北梁之地,也因此更是被他的几位哥哥们看不起。

在北梁只剩下耶律欢之后,元念就找上了门,为他陈述厉害。

不用说,耶律欢已经被排除在赵王继承人的名单之外。作为赵王最宠爱的小儿子,失去了王位竞争力之后,他会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现在赵王还在,没人敢动他。一旦将来他的哥哥继承了王位,估计第一个弄死就是他这个曾经的“宠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