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秦文若(十二) - 剑虎 - 光荣目标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剑虎 >

第318章秦文若(十二)

第318章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中,产出最多的粮食,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在这个乱世的根源。

毕竟,若不是吃不饱饭,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制造民乱。

而现在拥有最多土地的世家,却是目前民乱的根源之一。

现在的乱世和令进之前在阿郁那里看过的一本叫做《三国》的书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人名并不一样而已。

在三国当中,曹操其实终其一辈子,都是在和这些世家斗!

杀名士,当时那些名士便是这些世家的代表,不过曹操擅杀名士,却是导致了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世家排斥。

最后,曹操也只有选择了妥协,不过妥协之后的曹操却更加的隐忍,开始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制定律法等方式逐渐的剥夺世家的权利。

当然,这些事情却是和令进无关了。

在什么样的位置,做什么样的事情。

现在的令进想的也只是让这鹅城的百姓能够生活的稍微好一些。

这两年的民乱下来,很多田地都已经荒芜了。想要从新的发展生产力,首先是要把这些田地给开垦出来。

现在距离开春已经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而这鹅城周围的田地都还没有开垦,时间可以说是相当的紧迫。

现在生产力异常的匮乏,整个鹅城甚至找不到两头牛用来当做牲力。为了鼓励生产,令进却是颁布了工分制度,在赚取到相应的工分之后,粮食等一律采取工分配额。

当然,单靠这些官兵,仍然无法耕种鹅城外已经完全荒芜了的田地,令进干脆把一部分已经失去主人变成了官田的田地开始出租给了农民。

租金则只有十五税一,这样的税率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算是低税了。

当然,前方在打仗,自然会要求像鹅城这样的后方城市定期供给粮草。令进也是考虑到了这样的情况,直接设置了官民两仓。

两仓入粮可以折抵税金和劳役,官仓主要用于曹明的军队,而民仓则存储起来用于饥时。

在令进掌鹅城县令之后,第一时间就颁布了招贤令,招纳贤才进入县令府。

县令是一县之长,整个鹅城的事务虽然不多,但是却是极为繁琐。令进一来要修炼,而来,他也没那个心思事必躬亲。

县令府招募幕僚之后,开始按照之前朝廷六部的办法,设定了六吏。

像户吏掌管人口户籍,各家各户的情况,农吏则是掌管农业生产等等。

这六吏设立之后,略微的磨合了一段时间,整个鹅城的事务便走上了正轨。

在军民种田的时候,令进却是运用了碧海潮生诀开始调用了附近河流的水汽,开始调控起了整个鹅城的气候。

很快,三个月过去了,这风调雨顺的鹅城却是获得了大丰收。

这鹅城之前却是一个鸟不拉屎的荒芜之地,这些居民完全没有想到,在这荒芜之地,居然可以做到粮食一年三收。

这也是令进刻意调控了气候的结果,硬是将眼前的这个鹅城打造成了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状态。

整个鹅城的居民之前还生活在战争的阴霾当中,现在却是突然出现了吃得饱饭,而且还没有生命危险,不用打仗的状态。

如此一来,整个鹅城的居民却是对令进感恩戴德,城中的有名望的富商便给令进修了一座城隍庙,还给令进竖了个金身。

可以说现在令进在这鹅城却是成了万家生佛的存在。

民生完了,令进就开始整顿起了律法。

有道是,温饱才能知荣辱,律法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决定的却是整个鹅城的秩序。

秩序和自由一直是哲学辩论的两个话题。

单纯没有秩序的自由必然会导致无序的混乱,而单纯没有自由的秩序则是会导致朝廷的一言堂。

法不公布则民心忧!

不教而诛却又如何让人心服。

令进将修订律法的任务交给了六吏,其实所谓的律法也只是这六部的法规而已。

陈国也有律法,陈国之前的律法也是在六部的基础上加上了宫廷、祭祀等相应的一些规定。

陈国以前的律法现在却是显得有些相形见拙了,因为之前这些律法的实际受益者还是世家。

令进想要编著的还是一部虽然照顾世家,不过还是尽量朝着绝大部分民众相倾斜的一部律法。

毕竟,世家再强大,也只是这帝国的梁柱,这绝大份的民众却是国之基本!

梁柱若是崩塌,还有重新换过来的机会,但是若是基础坏了,那么这陈国面临的却是彻底的战争。

就在令进悠哉悠哉的种着田,努力的建设新世界的时候,前方却是传来了消息。

曹明败了!

在外人看来,这曹明败的是毫无征兆,不过已经看过三国的令进却是叹了一口气。

历史何其的相似,这个时候,孙达已经被孟戈所杀,而曹明却还是杀了名士引起了世家的反感,曹明谋主陈会趁着曹明出征的时候成功说服了兖州的所有世家,全部背叛了曹明。

现在除了令进所在的鹅城,其他的地方已经尽数入了孟戈的手中。

孟戈的手下张正也在来鹅城招降令进的途中!

很快,张正就率着五万大军来到了鹅城之外,在距离鹅城前方三千步的距离扎下了营寨。

令进旁边的萧纯看到眼前张正的大军之后,却是忧心重重的看了一眼令进,然后却是将手按在了自己的剑柄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