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灌醉
太子不在宁王府,六皇子夫妻二人也皆被关在了后院柴房当中,整个宁王府寂静得出奇。
主子们都不在,下人们难得能在寒冷的早晨里,光明正大的偷懒。
太子如今暂时被关押在了宗刑司当中,所有的事情也暂由贾朗替他打理着。
没想到最擅长设计陷害他人的太子,也有被人陷害的一天,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
被黎相国从宁王府带走之后,太子被关入宗刑司的消息便顿时传遍了整个邕都城。往日里门庭若市的宁王府,这时候突然冷寂下来,竟让人一时间难以习惯。
那些在平日里以各种方式厚着脸想要巴结太子的人们,这时候自然都装聋作哑起来,就连平日里与太子走得最近的张榆和徐定二人也都断了与宁王府的往来,恨不得在这时候与太子划分清楚界限,免得也连累到自己头上来。
昨夜里的寒风刮得有些猛烈,院中枯叶落了一地。
此时天已完全大亮,而府上的下人们这时候才慵懒地执起扫帚清扫。
扫地的下人完全是一副还没睡醒的样子,拖着扫帚在院中有一下没一下地懒懒扫着,一个没留神,只觉得扫帚打到了什么阻碍物之上。
那人回过头去一看,顿时将满满的睡意消散全无,有些惊慌地垂下头来,赶紧请罪道: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不知道贾大人走过来,无意冲撞了您,还望贾大人恕罪!”
贾朗一双冷眼盯着眼前此人,面容之上不带半分表情,什么也没说。
毕竟只是宁王府上的奴婢,连太子东宫里的十分之一都不及,贾朗自然不会将他们放在眼中。
说来他也算是仁慈的了,这事要是放在太子身上,只怕早已没了命。
像上次一个婢女在斟茶的时候不小心溅了一滴在太子衣袖上,太子一怒之下竟让人生生将她打死,故府上的下人们提起太子都是极为恐惧的。
太子如今被抓走,不知多少下人在心中暗暗庆祝着。
贾朗最为看不惯的便是往日一个劲儿巴结在太子身边的张卓。
这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竟也像那些人一样悄声躲了起来,生怕因此引来朝中的怀疑。
为了接下来的计划进行,贾朗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要将这个张卓找到。
张卓虽整日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但毕竟他是邵家军营当中看管粮仓的,对于军粮物资的管理,他算是较为熟悉的。
最重要的便是他曾经也是虽邵家父子二人多次奔赴沙场的人,眼下皇上必定会尽快指派人手带兵赶往西境支援,不用多猜,张卓定是最佳人选。
而贾朗要做的便是要千方百计使张卓不能前往,最好的办法便是令他这几日暂时消失,补给军粮的事情自然就会挑选其他人来做。
西境的军情是由廌昭堂的特使带回的,带回消息的特使自然便是最为清楚路况及西境军情的人,张卓若是不在,那么谁是最佳人选,便是一目了然了......
将信交给长使回来之后,贾朗便派人下去寻找张卓,可偏偏在这个时候,竟怎么也找不到他的人,莫非是太过于害怕太子之时会牵连到他,故躲藏了起来?
想想似乎也是不大可能的。
贾朗派人在邵家军营当中打听过,已经好几日不见张卓了。
他家尚书府更是不可能见得到他的身影的。
张卓的父亲张显早就不将张卓这个废材当做儿子看,十天半个月不归家,于尚书府来看,也早已是家常便饭了。
贾朗暗中派了不少人手,整日在城中大街小巷,个酒楼赌坊寻找了好久,终于在一家赌坊当中找到了张卓。
暗卫们以太子有重要差事交给他办的借口将他带来了宁王府。
这群暗卫虽说是请他回来替太子办事,但这一路上几乎都是强押着他走的。谁都看得出来,根本就不是替太子办事这么简单。
张卓自从那次在太子暗室当中发现了国玺之后便很少待在了宁王府当中。
一来,是因为他知道,太子已经开始暗中怀疑他,与其冒险整日杵在太子眼前,不如暂时到外面避一段时间。
二来,张卓了解太子的为人和处事的风格,他知道国玺被人发现之后,必然会将国玺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时候再花费大把力气去搜寻国玺的下落,自然是不明智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外面多搜寻一些太子与朝臣暗中往来勾结的线索和证据,到时候也能作为指证太子的有力证据。
往日都是他死皮赖脸地跑到宁王府来,今日被人强压着过来,张卓倒是有些不习惯。
直觉告诉他,此行隐藏着一定的危险。
张卓到的时候,摇头一看,主屋堂中坐着的不是六皇子宁王,而是贾朗。
“哟!是贾朗兄弟啊?”张卓哈腰一笑,指了指贾朗身下的椅子,“这椅子可还坐得舒服?”
贾朗薄唇浅勾,深意一笑道:
“还不错,张卓兄想不想来坐坐看?”
张卓一听,连忙摆手僵笑道:
“算了算了......我可没那个胆子!”
贾朗一看他这副担惊受怕的窝囊相,心中鄙视至于,更是感到几分高在他之上的优越感。
“贾朗兄弟,太子殿下在宗刑司,可还好?”张卓做出一脸关怀之态,问道。
贾朗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冷冷回道:
“殿下问心无愧,区区一个宗刑司怎敢怠慢?只是过段时间将此事查清之后,殿下一定会向邵家讨要个说法,那时候邵家好不好,可就难说了......”
听贾朗此话,张卓心中自然不悦,但好在这么久以来,他已经能够彻底地将自己的情感和心绪深藏起来,不被人轻易看透。
“对了,太子殿下究竟有何事吩咐我去做的?只要能帮到殿下,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张卓道。
贾朗深意一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