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不违使命
城南山郊,廌昭堂长使取出腰际悬挂的廌昭金令至于机关处,一旁的石门缓缓打开。
太子猜的果然没错。
能开启这石门机关的器物,果真是廌昭堂人员专有的“廌昭金令”。
这金令不仅是皇上特意为廌昭堂专门打造的令牌,象征着廌昭堂人员的身份,它还是开启这城南山郊石门的重要物件。
为廌昭堂专有,又便于随身携带。
太子结合这贾朗画出的机关形状,再加以仔细分析一番,得出的这结论,倒也显示出,太子的心思和智谋果真远超常人。
石门后是一条细长的走廊,长廊之中,照出一抹昏黄的烛光来。
长使环顾四周一圈之后,快步走入石门之中,随后石门自动关上,几乎未发出明显的声响。
昏黄的光线和长使威凛的身影皆因为这道石门的阻隔,瞬间在着昏黑的山郊消失不见。
石门附近的这一块山壁,常年有人打理着。
这块地方为阴坡,光照稀少,且没什么水流经此地,就算下雨,也未能为此地浇上水。
这样的环境本就是不利于草木生长的。
可若是不已草木为掩饰,只怕这石门的秘密,很容易会被人发现。
于是廌昭堂便刻意花了功夫来打理这一片草木,让它们尽力生长得茂盛些,这样便能将石门掩藏得更好些,以至于不会轻易被别人发现。
可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太子已经将这一秘密弄清楚。
到目前为止,廌昭堂都还为将所查之时怀疑到太子身上,而廌昭堂的行动和机密,已经逐渐被太子掌握……
厅中,另一名特使已经先到了一会儿。
“师傅!”
听见身后的长廊中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特使转过身来,拱手行礼道。
在身处廌昭堂长使一职时,他脸上的这张面具就从未取下过。
目前廌昭堂仅存的特使们,不仅彼此之间未见过真面目,也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就连对于他们的长使,也是如此。
自廌昭堂成立以来,便是一直保持着长使与各位特使单线联系的形式。
各位特使除皇上之外,只听从长使一人之命,严格奉令查案办事。这些特使的选拔和训练,皆是在暗中,由长使亲力而为。
各位特使的手下皆训练有一定数量的昭卫,这些昭卫一定是武功高强,竭智尽忠的勇士,每位特使手下的昭卫们,他们彼此之间是知道彼此身份的。
若非遇到特殊的案件,各位特使一般不会碰头,就算相见共事,也是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也未见过彼此的真实面貌。
城南山郊的这处密室,表示廌昭堂长使与其手下的特使会面,商议事情的秘密场所。
正是因为自始至终秉持着这样严苛而又神秘的联络和运作方式,廌昭堂才会为未皇上办事查案时,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效率和至严的机密性。
这样的规矩一来可以保证廌昭堂的办事效率;最重要的也是以此来保护长使和各位特使们的安全。
朝中暗行奸污之事的人自然既是对廌昭堂闻风丧胆,又是咬牙切齿。
以当今的朝局风气,他们若是用尽一切手段查出廌昭堂中特使的身份,必然会行打击报复之事。
尽管吴国日渐腐衰,但好在廌昭堂这一机构的运作并未因此而衰废......
“怎么样了?”
长使每次与其下特使见面皆是一件危险而又不容易的事情,由于时间的紧迫性,根本就没有多余闲谈的时间,故每次见面,一开口便直奔主题而去。
特使听长使的询问之后,异常地沉默了片刻,好像有些难以开口,却又像是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怎么?在邵家没有任何发现吗?”长使察觉到他的异常状态,便问道。
迟疑了半刻之后,特使才微微垂头,回道:
“属下无能,暂时未在邵府查到什么可疑之处......”
长使听后,满是疑问地分析说道:
“这没道理啊!国玺失窃当日,就那么几个人在长定殿书房出现过,出了邵衡之外,其余的人员经暗查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线索,莫非此事会是其他什么人所为吗?”
“属下觉得,极有这个可能!”特使道。
长使独自思索片刻之后,眼中凝聚着一股怀疑之色,转过头来,盯着特使道:
“你不会发现了什么而刻意隐瞒吧?”
特使听后,赶紧屈身叩地道:
“属下不敢,若是发现什么可疑的线索,属下怎敢私自隐瞒呢?只是......只是依属下的了解,邵家不像会是行偷窃国玺之事的人......”
长使沉叹一声之后,伸手前去将叩跪在地上的特使扶起来,淡淡说道:
“你的处境和心中所忧,为师自能体会,只是我们廌昭堂历来秉公办事,任何时候只凭证据说话,不谈情分,这一点,为师希望你能谨记心中!”
特使的双唇紧抿,压抑着此刻心中复杂的心绪,点头应道:
“徒儿一定谨记师傅的教导!”
长使思虑了片刻之后,说道:
“也许此事真是他人所为,不过也不排除邵衡一人之意,对妻儿隐瞒此事,这样一来,你在将军府中查探不到什么线索也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