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命运(下册)》(34)
邓小平来深圳视察,将下榻迎宾馆的桂园。那天,宋梓南和周副市长等人带着一大群工作人员检查宾馆为接待邓小平所做的准备工作。宾馆负责人带他们走进一间大套间。
“这是给小平同志准备的卧室。”
宋梓南走到床前摸了摸被褥,又去试了一下窗帘,探出头去看了看窗外的环境,目测了一下离窗户最近的那个岗哨的距离远近,最后又弯下腰去拿起床前的那双拖鞋看了看。
市委接待处的张主任忙上前来汇报:“原先宾馆准备了一双皮底的拖鞋。我们考虑小平同志年纪大了,眼下又快到阴历年的年跟前了,天气也比较冷,我们建议他们换这样一双软底绒里布面的,小平同志穿着会更软和更舒服一些。”
周副市长提醒张主任说:“小平同志这一回来,没带厨师,饮食上全靠你们安排。老人家是四川人,口味比较重,也喜欢吃辣,但上了年纪,从保健上来说,还是应该清淡一点才好。这是一对矛盾,怎么求一个平衡,你们要好好斟酌。”
然后他们又上了宾馆的六号楼,专门去看那里的小会议室。因为向小平同志做工作汇报,就安排在这个会议室里。常副市长特地上前检查了一下摆放在会议桌上的烟,一看,是小平同志常吸的那种熊猫牌香烟,就又把它整整齐齐地放了回去。走到院子里,看到那儿停着一辆白色的中巴车。接待处张主任介绍道:“这是按中办和中央警卫局的要求,给小平同志和他的随行人员安排的交通工具。”
检查完毕,这一行人走出桂园大门。接待处张主任问:“各位领导,对我们的接待准备工作还有什么指示?”
宋梓南看了看一起来的那几位市领导,问:“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周副市长和常副市长等都点点头表示满意。张主任又转身来问宋梓南:“宋书记,您看呢?”
宋梓南沉吟了一下,说道:“你们的确安排得很周密细致了。该想到的都想到了。不过……我总有那么一种感觉,好像少了一样什么东西。”
张主任忙说:“啥东西?您说,我们马上去办。”
宋梓南笑了笑:“刚才都到嘴边了,这一下子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真是老了……常犯这种糊涂……”
张主任安慰道:“您别着急,哪方面的?想想,交通方面的?通讯方面的?安全保卫方面的?还是饮食起居方面的?”
宋梓南努力地想了想:“好像都不是……想不起来了……你看我这脑子……”
周副市长挥了挥手说道:“一会儿等宋书记想起来了再说吧。这种事常见,跟老不老的没关系。我就经常这样,见了一个特别熟的人,那名字都到嘴边了,但就是说不出来,怎么也想不起他到底叫什么,而且越想越想不起来,当场好尴尬!”
宋梓南默默地笑了笑,再也没说什么,便随着其他人一起向他们将要乘坐的那几辆汽车走去。快走到汽车跟前了,宋梓南突然停了下来,转过身冲着张主任和宾馆的两位领导叫了声:“一张大桌子。”
周副市长一愣,忙问:“什么桌子?”
宋梓南高兴地叫道:“我想起来了,还少一张大桌子。”
首长来视察,最后总要题字留念。既然要留下珍贵的墨宝,怎么可以没有大的案桌和文房四宝伺候着呢?于是,宋梓南一行人又匆匆回到桂园的大厅里。宾馆负责人指挥几个员工,搬来一张画国画用的大案桌,放到大厅的一角,然后在桌面上铺上一张专用的白毡。又放上上好的宣纸、笔墨砚台。
宋梓南感慨而期待地说道:“小平同志这回来,如果能给我们留下几个字,对我们深圳特区做一个中肯的评价,不管是什么样的评价,眼前这场暴风雨般的争论就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几天后,邓小平乘坐的专列缓缓驰进站台。等列车停稳了,宋梓南带着市委和市政府的几个主要领导登上列车,把老人家接到迎宾馆六号楼小会议室。广东省省长梁灵光向小平同志一一介绍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几位领导。
邓小平微微笑道:“我们已经见过了,见过了。”
梁灵光请示道:“邓主席,下边是不是请宋梓南同志汇报一下深圳的情况?”
邓小平摆了一下他那柔软而略显苍老的大手:“好啊,说说吧。”
宋梓南立即走到一幅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深圳大地图跟前,也许因为有一点紧张,在去拿那根教鞭时,第一次竟然没拿得起来,还掉在了地上。教鞭落到了陪同小平同志一起来视察的国家副主席王震身前。王震弯腰拾起教鞭,笑着递给宋梓南,说道:“你这个市委书记,千军万马都调动了,一根小小的指挥棍,怎么就拿不起来了呢?”
宋梓南不好意思地笑笑。
邓小平也温和地笑了笑。
宋梓南稍稍镇静了一下自己,拿起教鞭指着地图说道:“深圳特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是一个不规则的狭长地带。东西长49公里,南北平均宽约7公里。中央决策建立深圳特区以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工农业生产总值比建立特区前增长了十倍……”
邓小平从桌上拿起一支熊猫牌香烟,点着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注意地倾听着宋梓南的汇报。
宋梓南继续说道:“跟前年相比,去年我们的生产总值又翻了一番……”
……
宋梓南汇报到最后,特别说道:“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也一直盼望邓主席亲自来深圳视察检查我们的工作,能直接给我们一些指示。”
邓小平温和地笑了笑:“你们深圳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中,你们谈的这些我都装在脑袋里了,不过,这一回我暂不发表意见。”
在座所有的人都会意地笑了。
陪同视察的杨尚昆插话道:“小平同志历来关心特区,但这次主要是来广东休息的,有关问题我们回京后吹个风,让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这时,邓小平从沙发上折起身子,掐灭了手中的烟头,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走,我们还是到外面去看看。”
在座的各位都站了起来。接待处的张主任和中央警卫局的一个同志快步先跑到楼下院子里,压低了声音,对负责联络的小马说道:“首长下来了,赶紧通知国商大厦,四十分钟后首长到他们那儿视察。”小马立即跑到一个办公室里,拨通了一个电话通知道:“国商大厦吗?我是市委接待指挥组。首长四十分钟后到你们那儿。”
这边,张主任忙着安排指挥调度车辆。接待指挥组的一个工作人员悄悄地走到张主任身边,低声地问:“小平同志听了宋书记的汇报,说什么了?表了个什么样的态?”
张主任摇了摇头。
那个机关干部:“他老人家没表态?为什么?”
张主任厉声地说:“快去干你的活儿去!”
这时,邓小平和其他几位中央领导已经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走出六号楼,向车队这边走来了。
不一会儿,邓小平等乘坐的车队缓缓驰出大门。驰上大街后,邓小平饶有兴趣地看着车窗外出现的一切,不时回过头来向坐在他身后一侧的梁灵光询问一点什么。坐在梁灵光身旁的宋梓南这时仍然显得有一点紧张和拘谨。
车队加速,驰入罗湖区。车窗外街道旁,骤然出现的上百幢高楼比肩而立,立即引起邓小平极大的关注,他回过头来问宋梓南:“这是什么区?”
宋梓南忙探过身子去答道:“罗湖区。我们最早开发的一个地区,也是深圳毗邻香港最近的一个地区。通往香港的罗湖口岸就在这个地区。”
邓小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哦,罗湖区……”
上了国商大厦楼顶天台后,邓小平健步走向天台的边沿。梁灵光、宋梓南和一些警卫人员立即抢前一步,先走到天台的边沿护栏前,做好保护的准备工作。
时近傍晚,夕阳彩照,邓小平兴趣盎然。
宋梓南指着远处在霞光中呈带状蜿蜒的一条河流,对邓小平说:“那就是深圳河。河对面的绿地就是香港的落马洲了。”
邓小平低低地说了声:“真的是很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