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命运(下册)》(18)
这时,仍在急于四处寻找宋梓南下落的周副市长,接到了宋梓南的一个电话:“老周,你找我?”听到电话里传出的是宋梓南那熟悉的声音,周副市长长出一口气:“老天爷,你去蛇口也不跟办公厅打个招呼,都急得我快要向公安部报案了!”宋梓南笑道:“嗨,在蛇口,我还能出什么事?”等见了面,周副市长问宋梓南:“余董他找你?”
宋梓南说:“我找的他。”
周副市长不便追问宋梓南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找余涛单独谈,只是怔怔地看着宋梓南,说了两个字:“找他……”他想让宋梓南能主动说一点跟余涛会面的情况。但宋梓南沉吟了好大一会儿,才慢慢抬起头,感慨万千地说道:“余涛这样的同志,无论是过去、现在,以至将来,都是不可多得的,也不可能多得的……”再没说别的,接着便问:“哎,你那么着急找我,什么事?”
周副市长只得应道:“到特区工作座谈会上去发言的汇报提纲修改稿赶出来了,你什么时候再过一下目?”
宋梓南笑了:“好嘛,就这点事?我还以为马上要发生强地震和大海啸呐!”
这时,小马走了进来:“宋书记,那个张弓来了。”
宋梓南对周副市长说:“有个老战友的儿子到深圳来了,找了我好几次,我得见他一下。”
周副市长忙起身:“那行,提纲这一稿改动很大,我看过了,那些秀才们果然聪明,很会领会领导的意图,这一稿,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你的情绪和种种看法。但我还是有点担心啊。就这么拿到中央召开的座谈会上去说,是不是会产生某种副作用……老宋,你能不能再掂量掂量?”
宋梓南只是笑着拍了拍周副市长的肩膀,应付道:“好好好,我再认真掂量、认真权衡一下。”
这时,小马领着张弓走了进来。
张弓到深圳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现在在高士达集团金德昌身边谋了个职,在高士达厂公关部任经理。今后要在深圳谋发展,无论他本人,还是他的老板金德昌,或者集团的其他高层,都希望张弓能和他父亲的老友,当今深圳的一把手宋梓南搭上关系。今天是金德昌亲自陪他来见宋梓南。因为是第一次见宋梓南,金德昌觉得自己还是不出场的好,让张弓以“老友儿子”的身份单独拜见书记更合适。金德昌一直在车里等着。半个小时后,张弓踌躇满志地走出市委新楼。见张弓走出大楼,金德昌忙吩咐司机发动车,上前去接。等张弓一上车,金德昌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见着宋书记了吗?”
张弓却说:“今天是他想见我,那还能见不着?”
金德昌笑了笑道:“他想见你?不会吧?”
张弓说道:“不会?我爸是他当年的入党介绍人,我们两家的关系特别不一般。知道什么是入党介绍人吗?没有我爸的介绍和推荐,他当年就入不了共产党。当年入不了共产党,今天就不可能当上这个市委书记,威镇深圳一方。你想想,这是啥关系?!”
金德昌似信非信地“哦”了一声。
回到厂里,张弓对金德昌说:“公关部招收了几个新人。您要不要过一下目?”随即便把包括陶怡在内的三四个年轻人带到了金德昌面前。
金德昌审视了一番,一声没吭就转过身走进了他自己的办公室。
张弓先让那几位回避,自己跟着进了金德昌的办公室。金德昌对他说:“别的都可以,就是这个陶怡不能进公关部。”张弓忙解释:“她当过团代表,这个身份很重要。”金德昌说:“我不稀罕什么代表!我要听话的人。”张弓却说:“你不稀罕我稀罕。我公关部今后少不了要跟政府部门的人打交道,就需要这样的人。她有过团代表的身份,在政府方面的人看来,就会很不一样。”金德昌毕竟还是不太了解大陆体制内的实情,将信将疑地问道:“是吗?”张弓拍拍自己的胸脯说道:“这个,你听我的。”
晚上,陶怡给冯宁打了个电话。那一阵,冯宁还住在货运编集站的大工房里。大工房里没有电话。电话只能打到编集站办公室。办公室的一个文员来叫冯宁去接电话时,大工房里的多数人都聚在一起打牌听小收音机,或者嘻嘻哈哈地聊大天,或者闷头睡觉。唯有冯宁躲在一个角落里,在一张小方凳上,凑着昏暗的灯光在读着什么书,做着什么笔记。书单是庞耀祖给开的,一下子买了十来本。“小子,别用功了,快去接电话。”办公室的那个文员拍拍冯宁的肩膀说道。冯宁不无意外地问:“电话?我的?”那个文员笑道:“不是你的,还是我的?是个小妞打来的哎,快去吧。”一听是“小妞”,冯宁自然知道就是陶怡了,便放下书和笔记,一边可劲儿地谢了那个文员,一边赶紧向办公室走去了。
“陶怡,你在哪儿呢?”好几天没听到陶怡的声音了,猛然间听来,冯宁觉得格外亲切。
陶怡是在路旁的一个公用电话亭里打的这个电话。“你还好吗?”她问道。
冯宁赶紧说:“还凑合吧。你干啥呢?”
陶怡说:“我马上得回去加班,所以不能跟你多说……”
冯宁不解地问:“在人家里做保姆也得加班?明天我能去看你吗?”
陶怡忙说:“你先别过来……这儿的老板特别不愿意有人来看我们。再说,我原先跟他们又闹过那么一点过节,他们都挺防着我的……”
冯宁一怔:“老板?怎么回事?你……你又回那个玩具厂去了?”
陶怡微微地红起脸,答道:“是的……”
冯宁赶紧问:“为什么?”
陶怡说:“我想,怎么着,在厂子里干,总比给人当保姆强,多少还能学到一点东西……我这么年轻……”说着,看看电话亭对面那个小店里的时钟赶紧说,“我得走了。到时间了。这一段,你别来找我。有事,我会给你打电话的。拜拜。”
两天后,陶怡得到通知,让她正式到厂部公关部去报到。她慌慌地赶到厂部大楼公关部办公室,张弓正在那儿等着她。桌上放着一身黑色的女式职业套装。
张弓对陶怡说:“这是给你的。试试,合不合身。”
陶怡脸一红:“给我的?”
张弓说:“啊!公关部的制服。这儿是坐写字间,你今后再不能穿车间工装来上班了。”
陶怡犹豫着,她想知道,得这一身黑呢料制服,她得交多少钱。
张弓一眼看穿了她的心事,便笑着说道:“这是厂里免费供给的。可能象征性地收一点点钱。我已经替你交了。”
陶怡忙说:“那怎么可以。我……”
张弓催促道:“行了行了。先去试试合身不合身。公关小姐形象第一。要穿得挺,精神,这可是咱们工作的一部分。你们也是厂子的形象大使。快去试试。”
陶怡又迟疑了一小会儿,只得拿着这套衣服上卫生间去换装。不一会儿,陶怡换罢装从卫生间走了出来。张弓眼睛一亮:“哟,这一身打扮,才能体现出团代表和我们公关部职员的真实面貌。”
陶怡脸红了,恳求道:“张经理,您以后能不再提‘团代表’这档子事吗?”
张弓笑道:“行行行,皮鞋呢?为什么不把皮鞋换上?”
陶怡为难地说:“那鞋跟,有点太高了……”
张弓忙说:“嘿,这高跟鞋是专门配这一身套装的,别土了!快换上!”
这时,一个办事员匆匆走了进来对张弓说道:“经理,大门口有个叫冯宁的人找陶怡。”
张弓说:“让他等一会儿。我这儿正说事哩。”
陶怡的脸又红了,支吾道:“张经理……那是我……我表哥……他大老远地……我去见见,一会儿就回来……”
张弓勉强地说:“行吧。”
陶怡说了声:“谢谢。”就忙向门外跑去。
张弓忙叫:“鞋。把鞋换上。”
陶怡只应了声:“一会儿吧,一会儿回来再换。”人已经下楼了。跑到厂门口,陶怡有点不高兴地对冯宁说道:“我不是让你这段时间轻易别来找我吗?”
冯宁说:“我只是顺便路过。”说着话,才发现陶怡大变样了,便故意从头到脚地“扫描”了一下陶怡,打趣道,“哟,士别两日,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了,好像……不在流水线上干了?当白领了?行啊,鸟枪换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