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命运(上册)》(22) - 当代风云录珍藏版 - 陆天明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八十三章《命运(上册)》(22)

正是午饭时分。机关食堂设在刚搭起的简易板房里,领导和普通干部都在窗口前排着队打饭菜。宋梓南刚开完会,忽然觉得有点饿了,便匆匆赶来吃饭。已经在一张餐桌旁坐下的小马赶紧站起来向宋梓南招了招手。宋梓南便走了过来。在同一张餐桌上就餐的一些机关干部忙让出一个位置来让宋梓南坐。坐下前,宋梓南看了看小马替他打的那饭菜,又看看别人饭盒里打的饭菜,不高兴地嗔责道:“上一回你就没替我买红烧肉,今天你又没给我买。你小子想馋死我?”

小马忙解释:“不是我不给您买。这是顾大姐的命令。她要我一定替她把着这一关……说您这年龄不能吃太多的肉……”

宋梓南用筷子头拨拉了一下碗里的菜:“谁吃太多了?现在的问题是根本就吃不上嘛,我的马秘书!如果全都吃不上,那又好受一些,现在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别人都在吃,就我一个人没得吃。你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侵犯他人人权啊?”

在座的人都笑了。宋梓南也把故意装出的那副严肃样收了起来,跟着大伙儿一起高兴地笑了。

小马却依然很认真:“顾大姐说……”

宋梓南挥挥手,不屑地说道:“将在外,君命都有所不受。况且是夫人的命令呢?去,买红烧肉来!”

小马为难地一动不动。

周副市长笑道:“我看这问题还是这么解决吧,咱们既别为难了马秘书,也别亏待了宋书记。顾大姐的命令嘛,还是要执行的。但一点都不让书记吃肉嘛,在当前工作量这么大、工作条件又这么艰苦的情况下,书记的身体可能也顶不下来。顾大姐只是不许小马替宋书记买肉吃,但没说宋书记不可以吃别人碗里的肉……”

宋梓南如获至宝似的:“你看你看,当副市长的水平就是要比你这个当秘书的水平高嘛!”说着,从周副市长的碗里夹起一大块肉送到了自己嘴里。

在座的机关干部都哈哈大笑起来,纷纷把自己碗里的肉夹到宋梓南碗里。

吃完饭的宋梓南和周副市长一起到一旁的洗碗池跟前去洗碗。

宋梓南问周副市长:“昨天在讨论接收安置那两万基建工程兵的常委会上,我看你没怎么吭声?难道你也觉得,此事,我们不能干?”

周副市长微微一笑道:“去你办公室谈吧。不过,一会儿你得睡一会儿午觉吧?要不,等你睡了午觉起来,咱们再单独聊一聊?”

宋梓南说道:“睡啥午觉?两点,已经跟组织部的同志约好谈干部问题。省委组织部原先说好从全省范围给我们调三五百个中层干部,最起码也要从广州给我们调一二百个中层干部,可是到昨天为止,只报到了十来个。都不愿意离开广州,这可以理解。但是,让诸葛亮唱空城计,总还得有几个书童和老兵在一旁撑场面哩。没有干部,咱们真是连一出空城计都唱不起来啊。”

周副市长:“那行,我现在就跟你去你办公室。”

在办公室坐定后,周副市长说道:“关于这个接收和安置基建工程兵的问题,我先说说我的看法。据我了解,市委常委中的那些同志摆出这么多困难,并非是不想接收这两万官兵。深圳眼前虽然有困难,而且的确是天大的困难,但接收不接收这两万基建工程兵的问题,涉及当前怎么对待中央精兵简政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重大立场问题,涉及在政治上是不是跟中央保持一致的大原则问题。所以常委们心里是很清楚的,这两万官兵我们是一定要接收的,这里不存在接不接收的问题。把困难摆够,无非是想把这项工作做得更细,希望在过程中不出问题,或者尽可能地少出一些问题。”

宋梓南点点头道:“我同意你这个分析。我相信我们这个班子,在政治上是和中央绝对保持一致的。”

周副市长继续分析道:“光是保持一致,并不能保证接收工作不出大问题。有些事情还是让人挺担心的,比如说,深圳毗邻香港,突然之间来两万军人,刚过来时,可能都还戴着领章、帽徽,还会带一些武器,这对港澳方面,甚至对台海局势会不会构成一个变数,还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我们都得考虑……”

宋梓南若有所思地说:“是的,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相应的应变措施,从局部来说,就不可能做好这两万人的接收安置工作;从全局来说,也会妨碍中央实施战略重点的转移,的确不能掉以轻心。”

周副市长提议:“我先找几个人做一个接收安置的预案,你觉得可以了,再上常委会定夺。”

宋梓南高兴地说道:“那当然好。这件事就拜托了。”

周副市长站了起来:“你还是休息一会儿吧。多多少少闭一会儿眼睛,十分钟五分钟都行。书记同志,年龄不饶人啊。别说你,我现在都感到一年不如一年了。中午要不休息一会儿,下午常常觉得顶不住。行了行了,不说了。一会儿你还得和组织部的同志谈干部工作。你睡一会儿,我也得去眯一会儿了。”说着,就走了。

深圳组织部刘部长按宋梓南的意思,直接到北京找中央组织部请求支援,解决深圳干部调配大问题。没有想到事情会办得如此顺利。到北京的第三天,他就打回电话来向宋梓南汇报:“中组部的几位主要领导全出来接见了我们,太不容易了。我在省组织部工作的时候,去过多少次北京,除了在大会主席台上,真还没接触过中组部的主要领导。这一回,部长、副部长都出来见我们了,全都表了态,一定支持咱们深圳市的干部配备工作,答应由中组部直接出面给有关省市发公函,让他们给我们调配适用干部,陈部长和曾副部长还答应亲自出面给有关省市领导打招呼,请他们大力支持特区的这一项工作……真是破格待遇啊……”

宋梓南马上告诉他:“那你们就别回来了,直接飞有关省市,趁热打铁,赶紧去落实中组部的有关安排。”刘部长觉得坐飞机去有点“奢侈”了,那得多花好多钱。而且他们出发前也没这个坐飞机去各省市“招兵买马”的打算,所以,既没带那么些差旅费,也没带买飞机票的证明。宋梓南却毫不迟疑地告诉他:“这点钱必须花。及早把干部配备齐了,让深圳这部机器整个都运转起来,它产生的经济成就,绝对不是这飞机票钱所能相比的。我的部长同志,算账要算大账啊。至于差旅费和乘机证明,都就近找省驻京办去解决。钱的问题,可以先打个欠条给他们。我马上给省驻京办主任打招呼。”

但让刘部长想不到的是,他们行程的第一站,就遭遇了一个不大不小、不软不硬,“煮不烂、摔不碎、砸不扁、敲不动”的“铜钉子”。

根据宋梓南的指示,他们当天就从省驻京办拿到了买飞机票的证明,也借到了全部所需的差旅费。机票虽然紧张,但他们还是买到了第二天去某省省会城市的机票。飞机降落,赶到省委组织部,已是傍晚时分。省委组织部负责接待他们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干部,长方脸,齐脖子的短发,灰蓝色的制服,不新不旧,十分干净。她一边审视着刘部长递给她的那封介绍信,一边问:“深圳的?”

刘部长:“是。”

深圳组织部随刘部长一起来的一个工作人员忙介绍道:“他是我们市委组织部的刘部长。”

那个女干部注意地瞟了一眼刘部长,慢慢伸出手,不冷不热地轻轻碰了一下刘部长的手,就收了回去,说道:“部长亲自出马,工作作风很踏实啊!刘部长看样子,还很年轻嘛!”

刘部长摇摇头笑道:“不年轻了,也四十好几了。”

那个女干部说:“中组部发来的明码加急电报我们已经看到了。”

刘部长说:“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是党的事业,说不上麻烦不麻烦。”那个女干部说道,“听说你们要在我们这个儿搞什么‘招聘干部’?”

“首先是调配,然后有可能的话,我们还想招聘一部分。”刘部长应道。

那个女干部又瞟了刘部长:“这个招聘嘛……”

深圳组织部来的那个工作人员忙解释:“中组部批准我们试行这个招聘方案。”

那个女干部立即打断了那个工作人员的话:“但具体工作不还是要我们来做吗?”

刘部长忙说:“那是那是。我们首先还是要在你们的大力支持下,调配到相当数量的干部。”

那个女干部说:“只要有中组部的批文,我们当然会执行的。至于怎么配合你们这回的调配,尤其是配合你们这个‘招聘’,我们还要慎重研究一下,并且先去拟定一个工作方案。把方案呈报我们部办公会议讨论,最后还得呈送我们省委的主管书记圈阅。所以,最快,你们也得等到下周二才能听得到回音。”

刘部长犹豫了一下:“下周二……今天……今天是周六……”

那个女干部说:“今天是周六,但现在已经四点半了。周六下午四点半,你觉得还能办成什么事吗?”

刘部长愣了一下,只得点点头应道:“是,周末了。那……我们下周二再来。”

刘部长带着那个工作人员刚起身要走,那个女干部却又把他叫住了:“能给你们深圳的同志提个问题吗?”

刘部长忙回身应道:“您说您说。”

那个女干部说道:“我这个人说话可能有点过于直率。但我们都是党内的同志,又都是搞组织工作的,我们都要对党负责……”

刘部长笑笑道:“没事没事。您有什么话,只管说。”

那个女干部说道:“你们这一回到我们这儿来一定要搞这个‘招聘’吗?”

刘部长说:“如果通过调配,能解决问题了,就不一定……”

那个女干部说:“这就是说,你们深圳的同志已经在怀疑我们组织系统的调配制度不能解决你们深圳的干部需求?”

刘部长忙摆了摆手说道:“不。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当然还是以调配为主,辅之以招聘……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