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袁世凯授匾旷代逸才广和楼看戏单刀叫天 - 辛亥情事:传奇都督之生死情缘 - 王本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4章袁世凯授匾旷代逸才广和楼看戏单刀叫天

尹昌衡谋划着赎玉楼的事。他先给父母和夫人颜机写了封信,将他与良玉楼的交往经过和欲纳玉楼为妾的打算说了,接着便把骆成骧、彭光烈和戴云鹤请来怡居宅院商量。

三人先后到了怡居宅院,在堂屋坐定喝茶。尹昌衡就说了要纳良玉楼为妾的事,请大家给拿个主意。其实三人心里都明白,这是尹昌衡私人的事情,好与不好、行与不行,全凭他自己拿主意,既然已是都督定了的事情,他们还有什么主意可拿。尹昌衡请他们来,不过是事先给他们打个招呼,知道此事罢了。

骆成骧说:“这事你定了就好,只是一定要写信给家人说一声的。”尹昌衡便说已经写过信了。

戴云鹤也说:“听硕权说来,玉楼姑娘在风尘女子中确也是少有的奇人,昔有李香君、苏三,今有良玉楼了。我看只要都督将人看准了就行,到时我们都乐得讨杯喜酒喝的。”

彭光烈笑了笑,说道:“我在硕权这里是见过玉楼姑娘一次的。当时我就想,这漂亮女子一点不像青楼中人,倒像一个知书识礼清纯可爱的大家闺秀。

硕权兄有艳福了,只是你可不能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哟!”

大家便笑了起来。尹昌衡便问彭光烈:“直先兄在参谋部做事,接触的人多,最近听到什么新鲜事没有?”

彭光烈便说:“其他没啥,只是听陈宧说,袁大总统前天给杨度赠了一块匾额,匾上是‘旷代逸才’四个字。杨度得意忘形,在家里大宴宾客,差点醉死了。”

骆成骧气愤地说:“那袁世凯可真做得出来!杨度的《君宪救国论》遭到世人唾骂,可世人越骂得厉害,他袁世凯就越说这篇文章好,如今索性给杨度赠匾以示彰显了。你说他袁世凯到底想干啥?”

尹昌衡心情便沉重起来。彭光烈又说:“近日我收到王乾生从上海寄来的信,说孙先生马上要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如此看来,与袁世凯的一场恶战是不可避免的了。”

“我看眼下要将袁世凯推翻还难,还不是时候。”尹昌衡叹了口气,沉吟道,“袁世凯就好比一个恶疮,如今还没烂透。待烂透时,才是割掉它的良机。”

骆成骧便说正是这个道理。对眼下的局势,尹昌衡与骆成骧曾多次私下议论过,他们都对孙中山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又对孙先生的作为不无担心。尹昌衡一直认为,孙中山固然是众所尊崇的革命领袖,革命激情人皆敬佩,但他对军事却也太外行了。且不说孙先生领导过的若干次以失败告终的武装起义,单就去年发动的二次革命,就太过草率了,以至于轻而易举就被袁世凯镇压。革命党人反而地盘尽失,纷纷逃亡海外。

听了尹昌衡的话,彭光烈凑近了低声说道:“要是这个恶疮真到了烂透的时候,我们就跑到南边去。”

尹昌衡笑而不语。

吃罢午饭,骆成骧三人告辞后,尹昌衡便想着去醉香阁跟鸨儿说赎玉楼的事,但他心里却没个底,究竟需多少银钱方能将玉楼赎出?正踌躇间,袁克文来了。

袁克文急急说道:“硕权兄,快快备车走!”

一见袁克文,尹昌衡不免就想起“旷代逸才”的事,心里便不舒服。他冷冷地问:“什么事这么风风火火的?”

袁克文道:“嘿,那天我说过一道去广和楼看谭鑫培的《翠屏山》的,怎么你就忘记了?”

尹昌衡便道:“你说是说过,但没说啥时去的。不过豹岑兄,今天却是没啥心思看戏了,我看就改日吧。”

袁克文笑道:“我知道你的心思在哪里了。快备车吧,我们先去醉香阁接玉楼姑娘和嫣云姑娘,然后一起去广和楼。”又说道,“与玉楼姑娘一起看戏,我想你一定是头一回了。单凭这,我想你也不会没心思了。”

尹昌衡便觉这话还听得。他想近日来玉楼心绪不佳,陪她去看看戏解解闷也是好事。于是脸上显出笑意来,吩咐马忠得奎备车。

车到醉香阁,尹昌衡走进后院玉人轩。良玉楼正坐在窗下绣花,见尹昌衡走了进来,竟将花绷子往背后藏了。尹昌衡将玉楼抱住,定要看绣的是啥。良玉楼红着脸拿了出来,尹昌衡接过一看,原来绣的是一对鸳鸯。

尹昌衡好不开心:“这对鸳鸯肯定是你和我了。玉楼你说说,哪只鸳鸯是你,哪只鸳鸯是我?”

良玉楼反问:“你说呢?”

尹昌衡指着鸳鸯说:“这只漂亮的是你,这只不漂亮的是我。”

良玉楼一笑:“你说错了,这只漂亮的才是你,这只不漂亮的是我。”

尹昌衡便说:“怎么会?你这么美,这只漂亮的鸳鸯才该是你呀。”

良玉楼十分认真,笑道:“你是真不晓得还是故意与我说笑?动物都是雄的漂亮,你说公鸡漂亮还是母鸡漂亮?”

尹昌衡道:“当然是母鸡漂亮了!”

良玉楼乐得笑弯了腰。这时嫣云闯了进来:“哎哟,我们在外面车上等半天了,你二人还在这儿卿卿我我没个完!”

尹昌衡急忙拉着玉楼往外走,迎面碰上惠娘。鸨儿拖着嗓门说道:“哟,尹大都督,惠娘可得要恭喜你和玉楼姑娘了。这么大的事儿,你可得择个日子来与我说一说呀。”

尹昌衡听懂了惠娘的意思,说:“知道了,过两天一定请惠娘喝酒,向你讨教的。”

前门大街是戏园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广和楼、三庆园、同乐轩、庆乐园、中和园等都是明清时期颇有名气的戏园子,许多名角儿都曾在这些园子崭露头角。广和楼则是这些戏园子中历史最为悠久且名气最大的。

广和楼戏园位于前门大街东侧。明末时这里是盐务巨商查家的花园,后来改成广和茶园,乾隆年间正式建起戏台演戏。据说庚子年以后王氏接手经营,正式起名叫广和楼戏园。能到这里上戏的戏班子都不是寻常的角色,所以广和楼的生意向来都是很火暴的。

尹昌衡和袁克文两辆马车到达广和楼时,就见戏园门前已是十分热闹了。

墙上挂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谭鑫培”“翠屏山”的字样。

广和楼老板恭恭敬敬地在门口迎候袁克文和尹昌衡,引领他们上楼,在中间的位置坐定,就见矮几上摆着各式水果糕点。老板唯唯诺诺在旁侍候着,没想袁二公子却不领情,将他打发走了。

尹昌衡问:“那天你不是说约了松坡兄么,怎么没见来呢?”

袁克文说:“今天是他大太太的生日,他在家里忙着哩,来不了。”

尹昌衡是第一次看京戏,也是第一次听说谭鑫培的名字,就问袁克文,谭鑫培名声如此之大,是何道理。

“嘿!”袁克文一拍大腿说道,“你在四川怎知谭鑫培?他演的戏连慈禧太后看了都拍手叫绝!光绪十六年(1890)谭先生被选进宫中为慈禧唱《翠屏山》,不但唱念好,武功身段也特别漂亮,慈禧看了特别高兴,称他为‘单刀叫天’,并授他四品职衔。你说他谭鑫培名声大不大?近些日子他上的就是这出慈禧太后叫好的《翠屏山》,广和楼的生意自然火暴了。”

尹昌衡啊了一声,说道:“听豹岑兄如此说,这谭鑫培硬是值得一看了。”

“百闻不如一见,你看看就明白了。”袁克文接着又讲了一个谭鑫培的逸闻趣事。说是当初谭先生被选进宫中唱戏,太监将戏子的名册呈给慈禧,也不知太后是认不得这个‘鑫’字还是有意玩笑,说干吗要三个金,有一个金就够他花的了。之后,谭先生凡是进宫唱戏,宫中的人只能叫他谭金培。而一出了宫墙,人们还是叫他谭鑫培。

尹昌衡和良玉楼听了都觉好笑。

《翠屏山》唱的是《水浒传》中石秀和杨雄的故事。石秀寄居结拜弟兄杨雄家,杨妻潘巧云挑逗石秀未果,嫉恨在心。后石秀发现淫僧裴如海与潘巧云的奸情,告知杨雄,潘巧云反诬石秀非礼。杨雄酒醉不辨真伪,与石秀绝交。

后石秀杀裴如海,与杨雄在翠屏山追问潘巧云奸情,终于真相大白,怒杀巧云。

锣鼓声响,戏便开唱。谭鑫培扮杨雄,儿子谭小培扮石秀,二人一亮相果然不同凡响,引来阵阵喝彩。

尹昌衡在四川是要看川戏的,且父母也都是川戏迷,所以自他从广西回川后,每逢父母生日,他都要请川戏班子唱台大戏让父母高兴。母亲爱看岳飞的戏,每每告诫儿子要像岳飞那样当个忠臣,精忠报国。初看京剧,尹昌衡虽有一种新鲜感,但又觉演员的念白唱腔不怎么听得明白,看着看着也就分了心,侧过脸去看良玉楼。就见玉楼兴致盎然,随着剧情的进展,喜怒哀乐在脸上频频变幻。尹昌衡便很高兴。

没想袁克文用胳臂肘轻轻撞了他一下,问:“你们的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尹昌衡装着糊涂问:“啥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