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定策 - 在明末造反的日子 - 养家糊口的老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定策

张千总没有让云哥儿久等,当天就传唤云哥儿去中军大厅。

“见过千总大人,见过范先生”,中军大厅内,张克辽和范增二人分主次而坐,云哥儿依次行礼。

“坐吧,想必王猛那小子已经告诉了你,我也不绕圈子了”,张克辽开门见山。

“王把总向卑职道了喜,却未细讲,卑职不知这个中缘由”,云哥儿点点头,半真半假。

“不知你如何看待我军目前处境”,却是范增开了口。张克辽说这小子聪慧有谋略,自己却是有几分怀疑,不考校一番实在放心不下。

“来了,果真如王大哥所说,能不能迈出第一步就看现在了”,云哥儿露出沉思状,却让范增信了几分,至少此人不是信口开河之辈。

“卑职以为,我军虽无近忧却又远祸”,云哥儿站起身来,不卑不亢,掷地有声。

“哦,愿闻其详,我和张大人洗耳恭听”,张克辽和范增对于刘靖云的大胆发言,并无气恼,对视一眼,示意云哥儿讲下去。

“卑职认为原因有三”,云哥儿伸出三根手指。

“其一在天时,不知二位大人是否察觉,这严寒天气一年甚比一年,我观军中士卒冻伤者甚众,似前次伏击可一不可二”,见两人没反应,云哥儿又继续开口。

“其二在地利,我军屯据山中,虽能躲避清军围剿,然我军外无援助,内无屯田,粮草难以为继,经此一役,清军必有防备,稍有不慎恐中清军陷阱”,云哥儿见二人点了点头,终于有了反应。

“其三在人和,朝廷陷辽东都司已近二十年,虽老奴残暴,虐杀我汉人,但当今鞑子皇帝励精图治,抚养汉民,从此前民夫的表现不难看出,上一辈人的仇恨已逐渐淡化,甚至不少汉人视我军为贼寇,我军兵源得不到补充,长此以往,不用鞑子来攻,我军也会自然消亡”。

在云哥儿看来,皮岛已亡,辽东已成死局,没有后勤基地,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外部支援,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占,自己这个穿越者来了也白搭。

“哦,可有解”,范增的眼睛已经发亮,他想不到这个猎人小子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此前曾听闻先生为大人献有三策,卑职深有启发,思来想去,确有一法不知可成否”,云哥儿不动声色的拍了个马屁,在实力弱小之时,要懂得藏拙。

“你且说来听听”,张克辽见这小子真有办法,不由得一惊,不知是否和自己的对策一样。

“卑职以为,可取上下二策结合,以一部偏师东出朝鲜,再转山东,一来主动联系朝廷,若朝廷肯出援手,以山东水师之利,建立一条运输补给线,可解我军之危险,还可……”,

云哥儿正说的兴起,却被范增挥手打断:朝廷不必抱有任何希望,朝中衮衮诸公不会做这种代价大回报小的事。

看来早已联络过朝廷那边了,云哥儿叹了一口气,提了提神。

“如此,我军惟有自救,仍以偏师走朝鲜渡海转山东,占领一岛或是上岸,建立稳固的财源,将物资通过海运送到朝鲜国内,亦或是在朝鲜境内买物资,再由朝鲜转运至营中,我军亦无忧”,

这是云哥儿能想到的唯一对策,此时的山东很是空虚,只要不扯旗造反,很容易就能站稳脚跟,至于运输的问题就完全不是问题,满清不可能在每个地方设卡。

马克思曾说过,有100%的利润,商人就敢践踏世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商人就敢犯任何罪行,国家和民族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值。

“小子拙见,望二位大人见谅”,云哥儿终于说完了自己的计策,也是松了一口气,端起茶杯就猛灌了一口。

“好好好,和你我的对策简直不谋而合,千总大人,不会是你提前告诉这小子的吧”,范增已经站了起来,眼放精光的盯着云哥儿,又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张千总。

“别看我,如此机密的事,我可是对谁都没说过”,张克辽也是一脸惊讶。

“小子,你可念过书”,范增随口一问,不抱希望,这个时代的辽东读书人数量和质量都比不得中原。

“卑职有幸得恩师教化,不通文墨,侥幸识得些字”,云哥儿又想起了那个躺在小土堆的杨老夫子,声音有些低沉。

“大人,我看这小子可以”,范增心中更是满意,下定了决心。

“靖云,我和范先生意将此事交付于你,不知你可愿往山东,解我军危机”,张千总目光炯炯。

“卑职愿往,此去刀山火海万死不辞”,云哥儿单膝跪地,郑重抱拳。

“行了,现在说说你的要求吧,我和范先生能满足的尽力满足”,将云哥儿扶起来,张克辽语气放松,要想马儿跑就要给马儿跑的道理他还是懂,只期望这小子不会狮子大开口。

“大人,我只需要三样东西”,云哥儿再次伸出三根手指,这该死的强迫症。

“一是人,人少了站不住脚,人多了路上容易暴露,我队中的五十人就刚好,卑职也不用大人抽调精兵,他们留在这里更能发挥作用,我只需要此次加入的民夫即可,望千总授我全权,我部训练之时,任何人不得干扰”,云哥儿想着这鬼天气,要想出发也得开春之时了,还有时间训练士卒。

“此是理应之意,你如何练兵我不管,我只看结果,你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张克辽点点头,表示应允。

“二是人,嘿嘿,千总大人,范先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云哥儿搓搓手,没有丝毫找人要钱的不好意思。

“嗯,你出发之时老夫自会为你准备,只是没有多少,你也不至于白手起家,这后面就要靠你自己了”,范先生作为大管家,营中有多少银子自是一清二楚。

见两位大佬很是爽快,云哥儿趁热打铁,说出了最后一个要求。

“第三则是要这山中的人参、中药材、皮毛等,一旦打通关路,以江南之地的富庶,咱们山中运出去多少就能消化多少”。

“营中目前还存着不少尚来不及运去皮岛的,你走的时候一并带走”,范先生也是一口答应。

“小子,你这三个条件我都答应你了,既如此,你也答应我三个要求”,张克辽学着云哥儿,笑呵呵的伸出三根手指。

“大人请说,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云哥儿就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第一便是粮食,每年2万石粮食,你可能办到?”

可能觉得自己要求过分,又找补道:当然你只负责买粮和找船运过来,陆上我来想办法。

“这第二便是兵器,你也看出来了,山中兵甲器具什么都缺,要是能弄到战马更好,这个我不挑,你送什么回来我要什么”,这次张千总倒是没有狮子大开口。

“这第三嘛,算不上要求,不如说是我们二人的请求”,二人对视一眼,神色戚戚。

“等你站稳脚跟,我想将山中孩子们送出来,山中就算遭遇不测,也算是给弟兄们留下一点香火,不至于在地底下连个烧香的人都没有”,张千总说的沉重,从古至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传承都是头等大事,已成为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执念。

“敢问千总,何以信我?”

云哥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小子,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张克辽眯着眼睛,面带笑容。

“哦,不是大人真话是何?假话又如何?”,云哥儿一怔,这张千总倒有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