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下马威 - 在明末造反的日子 - 养家糊口的老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7章下马威

“刘大人,这两人会熬这精盐。”

严福办事很快,不一会儿便将人带了回来。

问了一番,这制精盐的步骤无非就是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过滤主要用棉布和沙子。

“你们回去试试用木炭过滤,多设置几层过滤的木炭,最好大小不一,用不同品质的木炭,多试试,做好了有奖赏。”

云哥儿只能提一些大概的方法,具体的试验则是要他们自己去做。

看着二人离去的身影,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拿下这四地巡检的位置了,该是时候谈判了。

“舒先生,你可准备好了。”

云哥儿现在看向舒远,在二人的商议中,这最关键的一环得舒远去完成,其他人都不合适,云哥儿自己去更是遭到舒远的严厉拒绝。

“哈哈哈哈,把总,老夫早就准备好了。”

舒远哈哈一笑,颇有种士为知己者死之豪迈,在最初的设想中,此行还是危险未知的,不过现在手中有了刘同知这个人质,至少此去舒远的安全无虞,但二人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先生何时出发?”

“即可动身,迟恐生变!”

“伯雄,你带人护送舒先生至莱州,一切听先生安排。”

“先生,靖云在此静候先生佳音。”

舒远在杨伯雄等亲兵的护卫下上了马车,直奔莱州知府衙门而去。

如今昌邑、掖县、潍县、平度的巡检被云哥儿一扫而空,这四地的农村基本就成了无官府的状态,如此一块肥肉云哥儿如果不趁机吃下,那自然就会有其他人来吃,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傻子都不会干。

“老钱,如今营中还有多少银钱?”

云哥儿又找到钱富贵,如今又将要撒出一大笔银子,每天进出的流水太多,只有老钱最为清楚。

“把总,如今还有现银9400余两,主要收入还是靠贩盐,商队已经逐渐开始走上正轨,老林那边已经联系上了郑家的人,正等着把总你谈这价格。”

“可是福建郑家?”

云哥儿大吃一惊,这福建郑家想不知道都难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可谓是青史留名。

“就是这福建郑家,这买船除了水师也就是这郑家了,把总你要的这福船也就这郑家才有,水师的都是些陈年破旧。”

林泽清买船时最初就想着在这登莱水师手中买,怎知水师卖出来的都是破烂货,船况老旧,主力福船却是不敢太明目张胆,只得转头找福建郑家,除了时间长点,价格什么都还公道,老钱一想,直接联系郑家还省事。

“可定好时间?”

云哥儿来了兴趣,有船就可以搞海贸了,关键是自己还欠着山里不少粮食,没船也运不回去。

“老林说好了,下次运盐时把人带过来,已经派人送了信了。”

钱富贵如今和林泽清也是老相识了,林泽清在南方的食盐生意也已经完全打开了销路,量大便宜还不掺沙子,当地的盐商以往看不上的鲁盐,正在侵蚀他们的市场。

云哥儿点点头,又想到如今百户所里的大仓库,说道:“老钱,如今我们的存粮收了多少了?”

钱富贵早就烂熟于心,也不用看账本:“把总,这一两个月我们一直在小规模收粮,如今也存了4000余石,这营中支出的大头就是这粮食。”

“无妨,老钱,留下必要的开支,其他的都换成粮食,这山东没粮就去江南买,秋粮还有个把月就要收了,这些粮商手中的陈粮正在脱手,咱们还欠着山里两万石呢。”

云哥儿感觉自己是个大冤种,不过也不会食言,毕竟没有当初的3000千两,也不会有如今的局面。

如今这个世道,手中有粮和手中有银可不一样,在不知道历史也知道明朝没几年了,趁着南方如今还算太平,多囤一点是一点。

……

莱州知府衙门,

“东明,这盐贩子派人来是何意?炫耀武功?”

知府顾一同敲着桌子,皱着眉头,沉声询问一旁的师爷。

“东翁,莫不是求抚?”

冯无疾捋了捋胡子,作为顾一同的师爷,虽无实职,在这莱州府也算是一号人物,能上得了台面的人自是听过冯师爷的大名。

“你是说刘靖云此人有意求和?”

顾一同仔细琢磨着师爷的话,好像有几分道理。

“东翁,这刘靖云不过一盐贩子,所求不过是财,和咱们官府闹翻了并无好处,真要惹急了他那三百人家丁朝廷大军翻手可灭。”

“况且他第二日便派人求见东翁,可见此人内心是畏惧朝廷的,此人倒也有几分自知之明,所以我料想此人定是求抚!”

虽然这冯无疾嘴上说的好听,什么朝廷大军翻手可灭,却也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整个山东地界,纸面上的兵力却是不少,就说这莱州府,就有莱州卫、灵山卫、鼇山卫等三卫,还有王徐、夏河等五千户,城中还有莱州营,算人头三万都不止,实际是怎么一回事,大伙儿都清楚。

“如此,不妨晾他一天,东明,你先去杀杀此人锐气,顺便探探口风。”

顾一同听这冯无疾一分析,甚觉有理,心中有了底,文官的做派也拿了出来。

舒远在这大堂等了许久,除了送茶水的小吏,竟然没人搭理自己。

喝了两壶茶后,连茶水都不给送了,说什么每日供应只得一壶,客人今日已经喝超了。

舒远倒也不急,这下马威也在意料之中,索性坐着闭目养神,思考起来破虏军后续的发展,虽然他是辎重司的主事,却也是云哥儿目前唯一的幕僚,平时忙于琐事,难得有时间闲下来。

冯师爷在外观察了舒远好一阵子,见此人竟能平心静气,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能当说客的,果然都有几把刷子,索性直接推开门来。

“抱歉,抱歉,我家大人政事繁忙,整日不得闲,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