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东北老娘们的战斗力 - 被刘亦非误认为变态,我爆红网络 - 三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20章东北老娘们的战斗力

就在饭冰冰还在迷糊什么是豆包的时候。

李嫂子等妇女已经开始忙活起来。

一大盆由黄米面、干面粉,高粱米面搅拌的三种面团放在炕上。

又一大盆蒸好的小红豆,加一些白糖,碾压之后放在炕上。

与此同时,还有苏子叶以及放置成品的盖连。

盖连是由一种细小的高粱杆编制而成。

当然,还有一种盖连是不锈钢制作,上面布满有小圆孔。

也就是“蒸连”“蒸笼垫”

只不过是高粱杆编制的盖连没有小圆孔。

几个妇女齐齐上炕。

揪下来一块面团,擀面杖擀成圆饼。

挖一勺小红包馅料,放在圆饼中间,双手托起,向着中间挤压合拢封口。

形成一个类似老式秤砣的形状。

这种形状很特殊,不太好形容。

你说它是梯形吧,确实上窄下宽,但上面不是平面型。

你说它是圆锥形,上面没有尖,还是圆滑过度的。

倒是像是卤蛋一般,或者不倒翁?只不过是下面是平的。

包好后,放在苏子叶上,防止黏连盖连。

一个豆包就完成啦。

这种集体活动,自然是少不了牧尘和饭冰冰的参与。

两人洗好手后,也围坐在一起,学着包豆包。

饭冰冰好奇的问着:“为什么有三种面粉啊?”

李嫂子笑着解释道:“这个黄的是玉米粉的,灰色的高粱米面,白色的大米粉和面粉。”

“在以前啊,一般人家,也就是能吃玉米粉和高粱米面的。吃起来有点糙,这意思你懂吧?”

饭冰冰想了想说道:“塞牙?”

牧尘摇摇头:“是喇嗓子。”

“哎呦!”一边一个妇女咯咯笑着:“还知道喇嗓子,那不至于,但意思是对的。”

李嫂子点点头:“白粉的吃起来顺口,黏糊。以前都吃不起的咧,但现在生活好了,怎么吃都行。”

此时的直播间内,网友看的直流哈喇子:

【这玩意好吃吗?】

【来个东北的网友说一说啊。】

【我是东北的,怎么说呢,童年的回忆,现在很少有人家自己包了,都是买现成的。味道嘛……咬不动。】

【哈?啥意思?这不是面食吗?怎么还咬不动?】

【看下去就知道了,这玩意在东北的杀伤力,仅次于砖头,冻梨。】

【我靠!还是杀伤力武器?我怎么感觉牧尘他们在贩卖军火啊?】

【神他妈贩卖军火,笑抽了。】

【别听上面胡咧咧,杀伤力是有的,但确实很好吃,而且咬一口,保证你立刻闭嘴。】

【嗯?闭嘴?这又是什么意思啊。】

【不要打哑谜啊,我的朋友。】

……

直播间内的网友别说没见识过包豆包了,就连东北的网友都已经多年未曾见到。

这种习俗只有农村地区还在保留。

即便的农村,也不是家家都愿意搞这东西,实在是太费劲。

需要好几个邻居忙活一天。

这项活动已经单纯的从储备食物,变成社交活动。

有点村里面的情报中心的意思。

此时的几个妇女一边忙活,一边叽叽喳喳:

“等会,你说那二柱子要离了?”

一个胖乎乎的妇女压压手:“小点声,喊啥呀,没离,赶说着要离!”

“哎呀妈呀,那是因为啥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