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牛比婆娘还重要
易浩然带着范氏兄弟朝大禾冲村缓步走去,距离不远,只要过了一座石桥就到了。
来到石桥处,易浩然突然停了下来,对着这座石桥看了半天,范氏兄弟不明所以,跟着仔细看,却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易浩然定睛看着石桥底部,开口说道:“这石桥下面为何挂着一把宝剑,不止是这座桥,西南之地好像有不少桥都是这样。”
范龙范虎一听,回想一下,好像真是这样,不过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易浩然也就是感到好奇,也就这么随便一说,随即便道:“走吧。”
三人缓步朝大禾冲走去,师爷早就接到驻守在这里的衙役禀报,说对面别院大人物走过来了,连忙带着几个人在路口迎接。
看着易浩然到了,周围的几人都凑了过去,拱手拜道:“蒙府老爷好。”
“小娘子怎么样了?”
“要好好照顾她啊。”
范氏兄弟隐隐警惕,防止有意外发生,易浩然却浑不在意,点头致谢。
微微笑道:“你们好,感谢父老乡亲的关心,大家不要拘谨,我们是邻居,就是互相来走动走动,苏小姐恢复的很好。”
说完,易浩然朝师爷一招手,师爷马上小跑过去,易浩然说道:“让乡亲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你带着我,我就只是看看大禾冲百姓怎么样,挨家挨户走走。”
师爷“曹家和”转头说道:“大家散了吧,蒙府老爷我带着走走,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众人很听指挥,马上朝易浩然和师爷拜别。
易浩然看着离去的群众演员,对于师爷和管家石峰做的工作越加满意,看来以后得重用。
师爷带着易浩然首先来到里正曹家旺的家里,别人家都是一层楼,他家是两层。
西南大地各处全是这种木屋,冬暖夏凉,就是防火特别差,而且不防噪音,不过在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噪音。
两层楼的木屋叫黄楼,一般都是当地有实力的象征,易浩然还没进屋,师爷就大喊道:“哥,蒙府老爷过来了。”
易浩然听着有些搞笑,这师爷入戏不错,他现在的身份就是里正曹家旺的弟弟“曹家和”,不知道这里正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安排是什么感想。
曹家旺连忙带着全家人迎接,朝易浩然拜道:“见过蒙府老爷。”神情非常恭敬。
里正曹家旺心中十分明白,这人是什么身份,他已经猜了出来,连县老爷都去他家做管家,师爷在跟这帮泥腿子演戏,还有周边全是大军云集,身份呼之欲出啊。
还有就是这身份,师爷反复交待这蒙府老爷身份是秀才,是从小就读书很厉害的神童,而自己却是一个童生,于礼也应该朝他行礼。
易浩然却直接挥挥手,道:“不要拘谨,我就随便走走,随便看看。”说完看向曹家旺身边的几人。
里正曹家旺连忙介绍,指着两名壮汉道:“这是我的两个儿子,这是儿媳妇,他们面前的孩子是我孙子孙女。”
大孙子五岁,孙女两岁,是长房所出,小孙子三岁,是二房所出,本来二房还有个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也就是今年年初的事。”说完,脸上还有些遗憾
易浩然听着,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就是如此,别说普通百姓之家,就是他皇室之中,夭折的也不在少数。
前世研究,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四十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孩夭折的太多,拉低了平均年龄。
看着三个孩子,脸上红润,衣服穿的干净整齐,看到他有点怕,又有点好奇,抱着自己父母的腿,偷偷摸摸看着易浩然三人。
易浩然又把目光看向里正的两个儿子,是两个壮汉,穿的衣服虽然也有补丁,但是算不上破烂,双手有点脏,脸上还有一些细汗,估计刚才在干活呢。
易浩然轻轻蹲下,张开双手道:“来,让哥哥抱抱。”
三个小孩好奇的看着他,又看了下父母,抱着父母的大腿更紧了,有些羞怯根本不敢过去。
易浩然也不在意,从怀着掏出三个棒棒糖,一个个剥开油纸,把糖送到他们手中,道:“这是哥哥送的糖,你们舔一下。”
大孙子首先舔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把糖塞进嘴巴里,不停的吸允,开心的说道:“哥哥送的糖真甜。”
他的弟弟妹妹看到后也有学有样,那表情像是发现宝藏,一脸的满足,易浩然看到他们的表情,心中很是满足,想到很多东西。
人生最开心,最容易满足的莫过于童年,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而悲惨的童年却用一生去治愈,真心希望,我们华夏民族的每一名孩童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人生在世,一辈子不长,长大之后可能会发现,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权利越大,金钱越多,却找不回当年童真的快乐。
易浩然朝他们的父母说道:“你们看着点,让他们慢慢吸着吃,直接吞会卡着喉咙。”两对夫妻连忙称谢,同时把关爱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孩子。
易浩然又把手张开,朝他们到:“哥哥抱你们好不好,谁给哥哥抱,哥哥再给他送糖吃。”
“哥哥我要抱。”说完朝易浩然怀里走去,说话的是曹家旺的小孙女,奶声奶气的,很是可爱。
易浩然轻轻抱起她,她看着易浩然说道:“哥哥送的糖真好吃啊。”众人一听,都哈哈大笑。
易浩然抱着小女孩朝里面走去,眼睛在四周不停的扫视。
发现这里正家里条件不错,居然养了两头牛,分别在两间牛栏里面关着,一头大黄牛,一头大水牛。
易浩然把小女孩递给她的父亲,朝里正问道:“这牛就这么关着,难道不放牛么?”
里正曹家旺呵呵一笑,道:“一般开春以后,清晨就要放牛,放到吃早饭就回来,下午申时放牛,晚饭时回来。”
“而现在天寒地冻,草木枯萎,一般巳时放牛,一直持续到申时结束,等于放一整天,现在马上就要巳时了,村里面要一起放牛。”
易浩然很认真的听着,感觉有些意思,这些在前世可都没听说过,道:“没想到放个牛还分时间段,还要村里集合一起放牛,看来万物皆有学问啊。”
众人听了,不知道是迎合还是认为真说的有道理,都很认真的点点头,这官场学问都是无师自通的。
里正曹家旺道:“这学问可大了,春夏之际,枝繁叶茂,草地肥美,每天放牛两个时辰左右。”
“秋冬之际,草木枯萎,大概要放牛四个时辰左右,如果冬天天气太冷,或者下雪,还要准备一些精细的口粮喂养,那些口粮连人吃的都没那么好。”
“比如现在这个天气,如果下雪,无法放牧,我家的牛又大又壮,水牛要吃五个糍粑,那头大黄牛要吃八个糍粑。”
易浩然一听,感到奇怪,这牛不是吃草么,怎么还能吃糍粑?于是问道:“牛不是喂草么,怎么还能吃糍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