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朕有点不想干了 - 带着基地回古代 - 神秘司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4章朕有点不想干了

天成帝欣慰一笑,淡淡说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天下必将属于这些国之少年,他们是国朝的希望。”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成长,让他们尽快成为国之栋梁,不仅仅是西南王,镇南王,还有全天下的少年郎,朕希望看到他们顶起玄朝的一片天。”

“玉经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他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无穷的挫折之后会发现,那些风雨和挫折是他们今后最大的财富。”天成帝说完,就端起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茶。

百里空城和冷祭见状,拱手道:“陛下圣明,臣等先行告退。”

天成帝点点头道:“嗯,退下吧,下午还有诸多军政大事要处理,爱卿辛苦,回去好生休息片刻,大伴,替朕送送两位爱卿。”

天成帝看着他们三人鱼贯而出,站起身来,缓步来到地形图前,看着密密麻麻的标注,双手背后,若有所思。

红叶已经回来,看着陛下如此神态,不敢打扰,静悄悄的站在旁边,没过一会,天成帝的声音响起:“大伴,武功有所长进,不错。”

红叶不悲不喜,轻声道:“老奴也是最近有所突破,不过跟陛下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

别人不知道陛下武功有多厉害,但他从小就在陛下身边,一起长大,对于陛下的武学造诣再清楚不过了,可以说是深不可测,自己的武功都是陛下传授的,可以说陛下就是自己的武学恩师。

天成帝呵呵一笑,淡淡道:“武艺乃是强身健体之本,不可落下,大伴,这个皇帝朕不想当了,想禅位了。”

红叶没有过于惊奇,禅位本就是玄朝传统,从开国皇帝玄太祖易玄霖开始就禅位给太宗,开了一个好头,是华夏帝制以来,主动要求禅位的皇帝,更是主动禅位的开国皇帝。

听闻太祖皇帝提出主动禅位的时候,把太宗皇帝吓得半死,以为要试探他,后来太祖皇帝再三强调,一定要禅位,才知道太祖皇帝是真的不想做皇帝了。

不过也有史书记载,太祖皇帝曾私下云:当皇帝当这么久,年纪这么大,以后越老越糊涂,下面子孙也盼着自己早死,这又何必呢?历史上有多少所谓明君在晚年晚节不保,昏庸无道,还不如趁脑子清醒把权力传承过去,于国于己都百利无一害。

开国到此历经九帝,有六帝都是主动禅位,包括天成帝的父亲永盛帝,十九年前禅位给天成帝。

红叶轻声说道:“陛下自己想清楚了?”

天成帝明白红叶问的是什么意思,叹口气道:“没有想清楚,争取在这两年确定下来,从玄机岛传回来的消息,父皇最近几年身体不是很好,朕甚是担忧,想早点回去侍奉。”

“朕真的累了,朕继位十九年,每天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认真打理列祖列宗留下的基业,不敢丝毫放松,大伴,你可知这压力有多大。”

红叶听了,心道:我又没当过皇帝,我哪里知道,不过天天在陛下身边,陛下这压力多多少少还是能感受到的,尤其是最近十年,天灾人祸较多,经常看到陛下一个人愁眉苦脸,白发也日益增多。

于是安慰道:“陛下大可放心,老奴看这些皇子皇孙各个都是人中龙凤,当代翘楚,将来有他们在,国朝还是那么强盛。”

天成帝一听,想到自己这些儿子,心中多少有些宽慰,都很优秀啊,发完了几句牢骚,突然问道:“国师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传过来。”

红叶摇头道:“回陛下,还没有,不过据钦天监回应,已经把星象异动转告给了国师。”

天成帝点点头,这是个好消息,要是真有大事,肯定过来禀报了,每次国师过来,真是又惊又喜,不是天大的坏事就是天大的好事,一般事情他是不会过来的,不过一般还是惊的多。

又把目光看向地形图,过了片刻,道:“下午内阁那边应卯(上班),去传达朕的旨意:祁青侯冯永望世代忠良,镇守嘉峪关劳苦功高,甘肃总兵柳星海戎马一生,忠义果敢,分别下旨褒奖。”

“另赏赐祁青侯嫡长子五色玄鸟服,赏赐柳星海嫡长子三色玄鸟服。”

红叶一听,道:“老奴遵旨。”

天成帝随即挥挥手道:“朕乏了,回去休息吧。”

已然过去两天,西南境内,彭尽茞带着两百土兵,赵金正带着七百瑶人,其中五百是大大小小各个瑶寨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五百人是奉瑶王赵大龙的的命令,让他们来看看西南王剿灭霸阳峰山贼的武功,免得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真以为自己可以跟西南王讨价还价,到时候给族人惹祸。

还有两百是精挑细选的瑶族勇士,全副武装,装备精良,既有保护小瑶王赵金正的意思,也有入股西南王府,增加西南王实力的意思,更代表是一种态度,近千人正火速前往楠木坪,估计再过半个时辰就能赶到。

按照西南王的命令,王府侍卫负责接引,会同县令李凯,芷江县丞曹云诚负责招待,根据得到的消息,这段时间西南境内几十个土司都要过来。

在距离楠木坪集市三里处有个岔路口,是检查的第一道关口,现在是军管状态,主要看有无可疑人员,防止有人潜入加害王爷。

平常也就都是芷江的官兵在警戒巡逻,但是现在一连长杨战带着一个排的人马在此处等待。

杨战来此接待,主要就是要把那些土司的武装分开,每一个土司代表,只能带十个护卫进入楠木坪。

其他人则全部带到大军驻扎的地方,跟随芷江官兵,会同官兵,还有一千侗兵同吃同住,而楠木坪到大禾冲村这一线的核心安保,则全权交给王府的三百侍卫。

身为王爷的侍卫,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每个土司都带着一两百号人,听闻这次有二十多个土司要过来,如果全都安排在楠木坪,那王爷安全风险就增加。

不一会,道路上就出现几百人马,杨战定睛一看,为首的就是罗子山的赵金正和保靖土王彭尽茞。

前面召开西南大会,他们两个就坐在王爷旁边,现在穿着的服饰跟那天也一样,所以很好辨认,不过这人怎么有点多,来了最少八百人以上,杨战不免心中有些奇怪。

彭尽茞和赵***夜兼程,两天时间就赶到楠木坪境内,看着面前的王府侍卫,连忙驻足停下。

杨战拱手道:“西南王帐下黑熊警卫团一连长杨战见过保靖宣慰使大人。”

彭尽茞乃朝廷册封的保靖宣慰使,正儿八经的五品官,杨战按照品级来说就是一个队率,还不入品,行礼也是应该的。

不过彭尽茞不敢托大,连忙下马道:“杨大人客气了,我等听闻王爷在此处全歼霸阳峰山贼,震其神威,特来向王爷道喜。”

赵金正也拱手说道:“我等在罗子山听闻王爷勇武,恨不能追随王爷身边一起杀贼,我父亲年纪大了,行动多有不变,特派我来此追随王爷,在王爷帐下听候差遣。”

赵金正说完,大手朝身后一挥,指着那些头上插着各色雉毛的瑶人说道:“这些都是我们瑶族勇士,各地瑶寨的寨主寨老,听闻王爷一举斩杀一千五百山贼,对王爷敬若神明,都想来一睹王爷天颜。”

杨战一听,原来如此,我说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人,按照玄朝惯例,不管是王爷还是总兵,或者是土司,去另外一个地方只能带两百护卫,多则属于谋反。

杨战暗暗观察这几百瑶人,的确如赵金正所说,是各地瑶寨的寨老寨主,不少人头顶五颜六色的雉毛,而且看上去年纪普遍偏大,穿得衣服也是五颜六色。

而且普遍没有穿戴铠甲,皮甲,每个人身上就带了一把弯刀防身,另外两百瑶人就不一样,大部分都是年轻小伙,每人都身穿皮甲,还有数十人穿着铁甲。

除了每人一把弯刀,基本上都还配置了匕首,各个手中还拿着长兵武器,不过大部分是长矛,背上还有盾牌,长弓,可谓是全副武装,看那眼神就知道这是瑶兵精锐。

由不得杨战不重视,就算有军部调动文件下来,多余的兵马也不得进城,必须驻扎离城池三里地以上,只能带着两百人马进城,更何况是土司兵。

但是在自己的封地除外,比如西南王易浩然当楚王的时候,三千护卫只能在固定的地方,那就是他的王府。

之后被贬为镇国将军,封地在靖州,三千护卫只能在靖州城住着,哪都不能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