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唯一一个配飨太庙的额驸策棱--死后还和公主合葬
康熙帝成年的八个女儿中,其实都不算嫡女,按道理都只有和硕公主的封号,但最后出现了四个固伦公主,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答案,就请往下看哦(往下听也行,我知道很多读者喜欢选择听书版的,恭喜你,很有品位)。
二公主荣宪是靠爹,因为深受康熙喜欢,破格晋封固伦公主,工资待遇长一等,被皇帝老爸喜欢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如同在公司被老板喜欢一样,加工资,升职都是特批,走上人生高光时刻。
四公主恪靖是靠自己,她作为外蒙古地区的海蚌公主,她的实力不用多评价,用自己的政绩,换得固伦公主的封号。她这样的公主在清朝也就一位。就好像在我们的职场里也会有这样为数不多的人才,凭借自己的业绩闯出一番天地,也是受人尊重,不过他们付出的努力会有多少个人知道呢?
五公主温宪是靠妈,因为老娘有本事,生了个儿子当皇帝,妈妈升级成了皇太后,按照礼制晋封为固伦公主。这个很让人妒忌,但没办法,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出生就是白富美,高富帅的人会有,但羡慕不来,投胎是门技术活。这辈子没这个好运气,只能靠自己努力,通过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六公主是靠老公,自己的老公策凌军功实在厉害,福及到已去世的公主老婆,被晋为固伦公主。这个就没办法了,婚姻是男人或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如果第一次投胎自己没办法做选择,那婚姻就是自己最后一次“投胎”的好机会,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婚姻对象,往往也可以让自己躺平,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
六公主是幸运的,找到了个好额驸,短暂四年婚姻,换到了对方一辈子的爱,关键人家六额驸策棱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我要和六公主合葬”,他到底有多爱六公主啊?
康熙的八个公主额驸里,二额驸乌尔衮是烈士,三额驸噶尔臧逼死公主抢占臣妻被康熙削爵囚禁至死,四额驸敦多布多尔济被降为郡王,五额驸舜安颜被革去公主额驸封号,八额驸苍津被削爵,九额驸平平无奇,十额驸多尔济被革去公主额驸的封号。
唯独六额驸策棱是靠军功封郡王,晋亲王,封盟长,死后入京师贤良祠,配飨太庙。关键人家还是个来自塔米尔的小部落,几乎谈不上什么高贵的出身,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重视,他应该是康熙最有望重的公主额驸了。
那这个如此厉害的公主额驸,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那要从康熙初年说起。
六额驸策棱出生于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下的三音诺颜部,本来呢,他们部落小,不求有多大的发展,能安居乐业就行。
不过隔壁有两个不老实的家伙,土谢图汗部和扎萨克图汗部,也就是那个海蚌公主的婆家和别的部落发生纠纷,引起准噶尔部的主意,也插了一脚,最后形成混战。
准噶尔部天生是好战又是强盗的性格,看到三音诺颜部没什么实力,于是顺便抢劫了一遍,部落损失惨重,几乎马上到被灭部的阶段。
“祖母,我们和噶尔部拼了吧?”
三音诺颜部的老王妃格楚勒哈屯看了看自己最喜欢的孙子策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你祖父和父亲是怎么死的?你都忘了吗?如今我们部落能拉上战场的男人有几个?”
“祖母,我们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打仗死人算什么?”
“人家土谢图汗部都要归附大清了,我们去和准噶尔闹什么,我看啊,收拾一下我们的这些破烂,带上我们的人,投靠康熙去吧,这里是混不下去了。”
“祖母,我们这一走,我们的领地怎么办?”
“只要人在,就会有希望,有一天,我们还会再回来!”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喀尔喀的三音诺颜部老王妃带着两个孙子和族人从新疆塔米尔出发,风尘仆仆赶往京城。出发时只有一千人,抵达京城后一点人数,居然有一千一百个人,路上生了好多的娃娃,想来入京的路途有多么的遥远了,都有足够的时间生娃呢!
康熙帝是个聪明的皇帝,知道喀尔喀蒙古虽然归顺了,但不一定忠心,现在有个喀尔喀没实力的小部落举部前来投靠,正好培养个喀尔喀的代言人,将来好对付那些不忠心的家伙,于是对老皇妃一家子十分的热情招待。
策棱被赐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全家被安排居住在京城内,房子当然不用担心,皇帝会送。
属民也不用担心,直接编成佐领依附到察哈尔镶黄旗那里去放牧,还是归策棱管辖。免费放牧,还有人保护,不过策棱他们也变成了没有自己真正属地的蒙古部落。
不过相比在塔米尔老被准噶尔部追着打,还要被灭族相比,属民有地方放牧,自己也进入内廷学习,从新疆人变成北京人,好像也不错,当然好事还要在后头呢。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已经三十四岁早就成婚生子的策棱被康熙指婚,新娘居然是时年二十二岁的六公主,虽然六公主的生母只是个小小的通贵人,不过人家好歹是个公主哎。
康熙一朝的公主相对都比较晚婚,不过把六公主下嫁给一个没有部落,已婚已育的蒙古三等轻车都尉,想来也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康熙帝很看好这个策棱,觉得他是可造之材,将来一定能为大清服务。
“策棱老公,你要抛弃我了吗?我从塔米尔就开始跟着你,为你生儿育女,如今我老了,你不要我了吗?”
“哎,这是没办法的,皇上看中我,要我当他的六额驸,我不能抗旨啊。你放心,你还是住在这里,反正公主是有自己的公主府的。就是你不再是我的嫡妻了,没办法你也没办法和皇帝的女儿抗衡啊。”
“行吧,反正我有地方住,有饭吃就行,你去公主府吧。”
“还是你有大局观!”
“滚吧,什么大局,小局,我有其他的选择吗?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以改嫁吗?”
“你要留在府上,好好照顾老王妃!”
“是啊,我就是个免费的保姆罢了。”
从这里开始,策棱也算开始发达了,被康熙封为和硕公主额驸,视为贝子品级,不过对康熙来说,这一切都不是白给的,总归要付出代价的。
和六公主成婚后没多久,康熙下令策棱带着族人回自己的老家塔米尔去放牧,这下让额驸全家惊呆了,好不容易混个北京混口,怎么又要变回去,那里多危险啊。还有六公主可不愿意去什么新疆吃羊肉,依旧留在京城内,这样夫妻分居两地算什么?
“孙子哎,你回去吧,好好工作,老祖母就不走了!”
“什么,你和我老娘都不回新疆吗?”
“恩,皇上说我和你老娘都太老了,怕我们死在半路上,就让我们留下来享福,你那个前妻也不回去,我们都是北京人。”
“什么,就我一个人回去?你们全留在北京城享福?”
“恩,男人们出去上班赚钱,打仗立功,我们女人就在家享福!”
“很好,我的老祖母,那我万一死了怎么办?”
“我有好几个孙子呢!”
皇命不可以违,策棱留下家中女眷和六公主,带着族人又一次回到塔米尔地区,为康熙吃土守边疆。
从新疆到京城实在太远,来回折腾太费时,不过六公主自己很自觉,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病逝于京中,年仅二十八岁,这下对策棱来说也就没有任何顾虑了,带上和公主生的儿子,一起回到塔米尔,一心为大清服务。
“孙子哎,六公主的葬礼都办好了,你也要回新疆了吧,要不把你和公主的儿子一起带回去,让他看看新疆的美!新疆的好!还有我们世居地,不能让他忘根啊!”
“祖母,你就是不想帮我带小孩子,对吗?孩子那么小,如何能折腾啊?”
“孩子越小,越要锻炼,带回去吧,我实在受不了孩子的吵闹,让我多活几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