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萌芽
时间飞快,三年悄然而过。
三年的教导,刘青已经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已经熟读圣贤书,圣贤道理也为他树立了人生观。
这里要说明一下,此方世界圣贤书是古人圣贤所写的大道理,而且这个世界没有孔子等等华夏名人。但是道理是相同的,只是话不同。
每天重复着三件事,跟着李然学习,跟随家中长辈习武,自己修炼内功。
虽然自己的朋友都经常跟着父亲外出游玩,他们时常聊些各地景色,奇人怪事
而刘青最大的放松就是去城中酒楼吃席,连附近城池都没时间去,哪怕是好玩的年纪也没时间,学业,练武,就像吃了那啥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纵使李然待他很随和,也没有老师架子,这孩子也因为家教,从没有懈怠过。
当然命运已经决定了他的不凡,家族已经为他铺了道路,涨了眼界,自己在勤奋努力,
十五岁的他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就有了远超他人的心智,要等一个机会为其开窍定性。
今日,刘青第一次跟随父亲,作为沣城的代表,前往映月城一同商讨近几月一直未曾下雨之事。
马车上两人格外的沉默,看着沿路乞讨的难民,心里都不是滋味,他们的城池已经开仓放粮,将水都放出来供人使用,但是杯水车薪。
行了一天路程,去的是此城最好的酒楼,名为“映月楼”。
到了之后先进房间进行休息,你能看到院子中是石头磊起的水池,几乎占据了整个院子,旁边还有几架水车,水池都已干涸。
等到邀请众人落座之时已经黄昏,按照惯例菜过三巡酒过五味。
正式的商讨才会开始,记录管进屋。
主事人则是曹郡守,放下酒杯,一只手捋了捋胡子,另一只手一直在抚着大肚子“近几月大旱,附近的百姓苦不堪言,庄稼收成不好,吃不上饭的比比皆是,苦不堪言。邀请您们地方富绅商讨商讨该当如何?”
郡守引起话头,众人发表意见,记录官开始记录
刘青是不能与父亲一同上桌的,他与其他公子在另一处包间,没人在意谁是新加入的,只在意自己的小圈子。
这里也是满满的一桌人,都是儿子。
年纪也都不大但是都要比刘青大几岁岁。
坐在主位的则是曹郡守的儿子,曹称,年纪轻轻就有着二百斤的体重,是出了名的好吃美食,懒于做事。
“其实都是已经定好的事,非要来走个流程,无非就是我爹想来看一看这映月楼的阴晴圆缺之景”
只见他右手正拿着一整只烤鸡,往嘴里塞。“烧鸡不错,就是在嫩些就好了。”
旁边人立马附和道“曹少,我们每次不都是这样吗,说是增加阅历,以后他们这位子不也是我们上,还增加啥阅历”
“就是就是,我们以后都跟着曹少你吃香的喝辣的”
奉承声不断,让曹称的大嘴都咧到后脑勺子了。
“好说好说,都是兄弟”拍了拍白花花的肚子,随后抚了起来。
虽然都是少年,但是也深明官僚之道。
。。。
刘青并未迎合,他不喜迎合。
也有儒生打扮的几人并未迎合,这是年轻人气盛,最起码考取功名当官之前,不去迎合。
其实来之前父亲就将这些事给他说清楚了,具体怎么办都按之前流程,乾国都是这个流程
就是地方富绅和官衙先开仓放粮救助灾民,等朝廷的救助金下来再给补上。
具体补多少就看你官职与威望了,郡守自然是要拿大头。
随后便是各地官,最后便是富绅。
完完全全做个过场,为了能将赈灾金最大化的收入自己的口袋。
刘青得知这一切后,便在最后一堂课上问李然“为何身居官职,地方父母官,却不为百姓着想,旱灾严重却无人在意百姓死活。”
李然只是笑了笑,“官位世袭,只要不惹祸事自然是要想着往上爬,就算爬不上去也会想着大肆敛财。”
“钱财之物不过身外之物,够花不就行了”刘青费解,他花销不大,没有恶习,翩翩君子。
“他们够花是够花,可是他们上边呢,上边那些人也是要钱的,他们没有好的方式收钱,只能通过剥削下级。苹果大部分都是从芯里开始往外烂。”
刘青并未经历过职场,不懂官僚事宜。
他每日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治国之能。
他的父亲刘德源出身贵族世家,深知为官的各种事,但是他不喜这套,也知道儿子并非池中金鳞,所以对于刘青此事提的甚少。
。。。。
宴会上商讨的很快,毕竟都是为了记录而记录。
满足宾客又是一大笔身外物到账,这饭吃的都很欢喜。
只有一人例外,
刘德源面无表情,不过一桌子人都没在意他,也都熟悉他,知道他虽不参与商讨,但也会参与分金,都是一席之众。
咚咚咚~
钟声响起,所有人都起身站到窗前,开始看映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