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让他们实习去吧
“陛下,乐天侯的事情,臣只是实话实说,如实写在报纸上,如今大唐需要这样的人提振士气。”
许敬宗此时一点也不担心,当他写好这篇百科一般的文章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个结果。
大唐陛下对乐天侯秦逸的掌控是无形的,大唐之中,知道有个这么年轻的侯爷,但并不知道,这个侯爷是谁,做了什么。
如今他把这个侯爷的功德直接开诚布公写了出来。
按照报纸的影响力,怕是用不了半个月,整个大唐大部分可以看得起报纸的人都会知道吧。
“罢了罢了,朕也想明白了,这秦逸总会脱颖而出的,朕想要保护他,反而是一种束缚。”
李二看着许敬宗,“但今后,这样的事情不可再发生。”
“报纸虽然是秦逸让和琛搞出来的东西,但这天下还是朕的。”
“这报纸只能是朕的!”
刹那间,李二龙威爆棚,许敬宗猛然间感觉那和蔼的陛下只是一个假象,真正的陛下,在那和蔼可亲的面容背后,张牙舞爪,随时会吃人。
马周在一旁不多言语,毕竟他从侯府出来之后,几乎天天跟着李二,早就熟悉了李二的做事方式,当今陛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很清楚。
不要低估一颗帝王的杀心。
……
秦逸也在看报纸,农作物的这些东西,光在报纸上发没有用啊,能看得起报纸的人,还用种地?
种地的人,没钱也没有时间去看这些玩意儿,再说了,他们也看不懂啊。
就算是蓝田秦逸的这些庄户们,现在都是靠着几个人口口相传,找个先生读一读,大家听一听。
不然这些农户们怎么可能认字?
不要高估大唐百姓的识字概率,这时代,文盲很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要读书!
“陈洗象从山东回来没有?”
齐平在一旁听到秦逸的问话,则是回应道:“侯爷,他昨夜回来,休息了一天一夜。”
“嗯,让他醒了的话,来一趟。”
陈洗象先前在书山学院建造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于是连夜向秦逸汇报之后,就去了山东。
为什么去山东?那里是孔子的故乡,是文脉传承的根基,如今在山东,孔子的后人依旧在传承,只是每一代人,他们都不曾进入朝堂而已。
陈洗象去一趟山东,就是为了一个目的。
那就是让天下圣人的后人承认学院的不可替代性。
秦逸不用想也知道当陈洗象带着一大批资料去到山东,找到那些空子的后人的时候,那些人看到陈洗象带过去的资料,看到上面复杂的符号和精妙的计算之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怕是那些人再怎么不了解物理化学这种自然科学,最后也会在陈洗象的说服之下,承认书山书院的存在。
秦逸一直以来都认为这多此一举,书山学院的成就和地位不需要别人来看,只要过个三五年,整个大唐不想承认都难。
即便是不承认,到时候到处都是大唐书山学院的学子在出力,用在这里学到的才华施展他们的抱负,那时候,时间会证明一切,时间会给那些人答案。
这时代的人目光有局限性,他们看不懂的,看不到的,就是虚妄的。
固执和偏见是难以消除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来习惯,而不是让书山学院去习惯他们。
可陈洗象坚持认为,想要融入,尽快让这些学子在结业之后顺利为大唐贡献力量,必须要走一遭,不然的话,到时候各方面的重重阻力,再加上这些学子出身贫寒,怕是很难得到才华上的认同,那时候,大唐的发展会被人为的主观的拖后。
秦逸同意了这个提议。
半个时辰之后,陈洗象来了,只是他的目光之中还有浓厚的疲惫。
“你回来了?”
“侯爷,我回来了!”
陈洗象带着笑意,“幸不辱命!”
“好!今日让你从床上爬起来,主要是给你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秦逸笑了笑,“让书山学院的学子在课后去蓝田的土地上,为那些不识字的农户,讲解报纸上关于农作物方面的知识。”
“长安周围,只要是有农户的地方,都可以去,每一次出去,只要得到佐证,十次完成任务就可以领取一贯钱的奖励。”
陈洗象听到一贯钱的时候,眼睛动了动,“侯爷,这以财物驱使,怕是不太好吧。”
“更何况,一贯钱不是一个小数目。”
秦逸摆摆手,声音不急不缓,“学子们需要金钱的奖励,这很重要。”
“当他们步入大唐的社会之后,会发现,在学校的时候,会是他们最后的欢愉时光,他们在大唐,需要靠自己去赚每一分钱,现在让他们就开始实习,难道不好吗?”
实习,这个概念就是后世为了让大学生提前熟悉社会上的规则开设的一个项目,一方面是为了业务上的对接,学以致用,让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深化,让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快速融入,快速上手。
当然,对于后世那些企业来说,实习生成本低,学习能力强,做事认真,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
你获得了金钱和经验,我减少了成本,获得了一样的结果,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给书山学院的孩子们安排实习,是秦逸最近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即便书山学院的孩子们刚刚开始学习,但对于他们来说,一年以后,或许一部分人就要进入大唐各个阶层,开始他们的工作。
到时候,他们遇到的问题可不是如今在学校学习这么简单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