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过往种种,皆在酒里 - 带着超级农场系统回到古代当地主 - 大唐镇国将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26章过往种种,皆在酒里

秦逸一愣,什么意思,合着我和李渊斗嘴这么久,真刀真枪上战场了,你临了告诉我,你得输给他。

嘴硬了那么久,现在就拉胯?

以后在侯府,李渊见到我还不得天天嘲讽,这怎么行。

“陛下,这不好吧,我和太上皇的事情是我们两个之间的事情。”

李二鼻涕都要甩出来了,“秦逸,你今天要是敢下地,敢赢太上皇,这个侯爷你就不要当了。”

秦逸一点也不着急,“呵呵,陛下,当初可是你要给我的,我可没说一定要啊,现在好了,你自己口口声声说大唐不灭,侯府长存的誓言要被你亲自打破了。”

不给李二任何说话的机会,秦逸叹息一声,脸上带着一股子委屈,抬起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虽然这个角度太阳有些刺眼,但至少装逼的时候,不能低头,不能流泪啊。

“罢了罢了,您是皇帝,您说的算,呵呵,我秦逸就是一个种地的,怎么可能让陛下放在心上呢。”

“怪我怪我……”

老阴阳大师。

秦逸这一番话,让长孙皇后忍俊不禁,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李二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你……你这个小子,你找打!”

“朕当年在战场上可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你这是在挑衅朕的威严!”

秦逸摆摆手,“哪有哪有,我就是一个小农民而已,无非家里有几亩地,几个佃户,这大唐都是陛下的,自然陛下说的算嘛,我又没有胡说。”

李二被秦逸气的难受,又找不到地方发泄,只能伸出手朝着盖苏文,刹那间,盖苏文就开始肉疼起来,他跟前的存货也不多了,这陛下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一会儿一根。

长孙皇后那眼神现在可以杀人,死死盯着盖苏文,倒不是因为盖苏文太帅的缘故,而是因为盖苏文要给李二烟抽。

长孙皇后在的地方,就是禁烟区!

盖苏文脸上火辣辣的,硬着头皮给李二点上,“陛下,想开点,侯爷又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他做的事情,哪样不是为了大唐呢。”

这一幕相当滑稽,滑稽到秦逸都要笑出声来。

高丽最强大将,失去记忆之后在大唐,和大唐皇帝面对面,劝大唐皇帝不说,还替皇帝的心腹说话。

这一幕,如果黑齿常今日在这里,怕是要五味杂陈,世界观颠覆。

可现实就是这么戏剧,它永远比故事更加荒诞。

黑齿常今日去了长安,负责的就是盯梢,盯着那些想要调查武家姐妹去向的人,给他们一些误导。

李二抽完烟,整个人恢复了帝王的之色,“秦逸,刚才朕说的不算。但今日你真的不能赢。”

秦逸摆摆手,“陛下,我呢也不是非要赢,反正输给太上皇很丢人吗?”

一听这个,李二觉得,秦逸现在已经变得开始融入朝堂了,至少,他不再那么尖锐了,带着刺是好事,可刺总是会伤人的,不管是伤到敌人还是自己人,哪怕是伤害到无辜的人,都是不好的。

“哼,你小子一点也不像你说的那般不适合朝堂,相反,朕觉得,没有你的朝堂,是单调的,乏味的。”

李二又来了,这是没有任何预兆的,也不是预谋好的,而是随口就来。

任何机会,只要被李二抓住,他都会提要求。

“秦逸,你已经十七岁了要,他日你若是进入朝堂,如果能有今日的圆滑,这朝堂怕是以后姓秦了。”

李二这也是在警告,以后你在朝堂之中如果得势,不可妄自尊大,不可嚣张跋扈,不可以权谋私。

秦逸摆摆手,“陛下,你太抬举我了,我这个人太直接,朝堂衮衮诸公怕是会被我气吐血啊。”

“不如我们今日一起下地,这农田正好也经过了蝗虫的洗劫,土地里都是养分,不耕种太可惜了。”

李二胡子一翘,“怎么,谁怕谁!下地就下地!”

完了,成功忽悠大唐仅有的两个皇帝给自己家种地,免费劳动力,这种事情,让秦逸有了一种自己成了大唐资本家的错觉。

农田里面,几个人来回奔走,激情满满,农田之外,一群家臣和侯府的仆役远远看着,唏嘘不已。

“你见过大唐陛下亲自耕种没有?”

“那还了得,陛下怎么可能下地呢,这活多累啊。”

“就是就是,你一点也不知道。”

仆役们可不管他们多,他们都是穷苦出身,对于勋贵们的生活不是非常了解,他们的想象力也无法想象勋贵是如何耕种的,只当勋贵如果想要种地,至少也得是金子做的锄头吧?

一旁的亲兵之中,一个人淡淡一笑,“你们这些傻子,陛下当然要耕种,每年一次,只是啊,陛下也是人啊,你们以为皇帝好做呢。”

那人说话的时候,连连摇头,很明显,这是一个退伍的老兵,经历过战场的洗礼,“我当年跟着陛下打仗,陛下是那种出生入死永远冲在前面的人,所以后面的兵啊一个个都嗷嗷叫,谁挡着,就杀谁。”

众人听到这老兵开始讲过去的故事,顿时来了兴趣,一个个都在一旁,又是搬凳子,又是端茶倒水的,竖起了耳朵。

丫鬟们则是优先坐在了第一排,仆役们则是在后面紧紧包围着。

而那些战场上的老兵,此时一个个唏嘘不已,或许,陛下的魅力就是如此吧。

李渊在日落的时候还是赢了,用李二的话来说,人一个老人,赢了咱们两个大男人,咱们两个还有什么话说?

李二两父子,这是多年以来第一次吃饭,不在皇宫之中,不在天策府,不在李二的宫殿里,更不在李渊的地盘。

竟然在秦逸的家里。

这一份重视,放在任何朝代,都表明了太多的含义。

长孙皇后和秦逸在一旁端茶倒水夹菜,而李二和李渊呢,则是默不作声,直接一饮而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