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李二经典套路
他对乐天侯秦逸的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后面的疑惑不解,再到如今的心服口服,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光是从那些建筑的建造解释上面,李道宗就听到了不凡之处,他已经感觉到内心之中有一股热流在涌动,大唐能有如此之才,定然可以一飞冲天。
李道宗目光闪烁,越看秦逸越是欢喜,此时再想起自己的儿子李政道,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傻子,如果自己的儿子能有如此才华,怕是陛下早就重用他了。
身为皇亲国戚,他虽然带兵打仗上面充满魅力,战场之上功绩无数,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子孙可以高枕无忧。
“陛下,乐天侯才华横溢,不可多得啊。”
李二瞥了瞥嘴,仿佛在说,这还用你说?
秦逸此时淡淡一笑,“这位将军,你有所不知,如若有一日,大唐轰然倒下,即便世界陷入纷争,书院也会雄踞人世间。”
“不过,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有书院在,大唐就不可能倒下。”
李二点着一根烟,烟雾随风飘散,“秦逸,今日李道宗过来是找你的,和朕无关,朕呢就是想要看看你家里那些鸡鸭鹅,到底吃饱了没有。”
秦逸淡淡一笑,原来是李道宗,难怪对自己一开始充满了敌意,不过也正常,李政道被自己捏了个半死,他老子李道宗要是屁都不敢放一个,也就不配接替李靖成为大唐的大将军了。
“乐天侯,之前犬子多有得罪,李道宗在这里赔罪了!”
李道宗拱手行礼。
秦逸面无表情,似乎并不买账的样子。
李二和李道宗齐齐看向了秦逸,李二心里正在嘀咕,皇亲国戚给你低头,你意思意思就行了,不要太过分了。
李道宗则是疑惑不解,难道这乐天侯对李政道充满了怨念?
“乐天侯,我呢教子无方,已经重重惩罚他了,陛下将他发配到边军,成了一个最普通的士兵,乐天侯如果心中有不忿,可以向道宗说。”
秦逸笑了笑,“陛下,大将军,你们想错了。”
“秦逸呢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只是这天下大势,都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谁知道什么时候分,什么时候合呢?”
“天下间就算是再有智慧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百姓会站出来反抗这世界上的不公。”
“秦逸不是什么高尚之人,但既然是大唐乐天侯,那么自然心里面要为大唐出一份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我之前就说过。”
“李政道的行为看似只是一个皇亲国戚无心之举,但对于民众的伤害绝对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人忘记,有朝一日,如若他欺负的人得势了,不管是大唐如何强盛也都会出现裂隙。”
“一道裂隙看不出来,但千千万万道裂隙出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道理我想不管是陛下还是李将军都比我这个年轻人懂太多。”
秦逸叹息一声,“李政道的做法有伤陛下如今推行的政策,我那日本想杀死他,但念及大将军为大唐出生入死,念及陛下谆谆教诲,终于还是忍住了。”
秦逸说话之间,眼神落寞。
当然,这都是假的。
那一天就是没有空杀他而已,秦逸那一日急着去黑市呢,李政道这种人,杀他脏手还惹得一身骚,不如把这个难题丢给李二自己处理。
李二脸一红,“呵呵,秦逸,你说得对,朕受教了。”
“道宗啊,朕之前有些话可能没有对你说过,今日你也一并听了吧。”
李二抽了口烟,吐了个烟圈,“朕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帝王,如果朕和汉武帝一样,狡兔死,走狗烹,那么史书之上,朕的名声怕是不及他们。”
“朕要做千古一帝,哪怕是大一统的秦皇也得在一旁看着,如果没有诸位,如果没有严苛的律法,怕是不行啊。”
“道宗,你可知道,朕最怕什么吗?”
李二目光灼灼,看着李道宗。
李道宗有些不知所措,秦逸则是云淡风轻,双手负后,不再言语。
李二这是要吓唬人了,然后在给个甜枣,虽然是堂兄弟,但在权谋上,两个人差距太大了。
秦逸深知李二是一个戏精,在任何时候,只要谈及天下,谈及自己的大臣,他就会施以恩惠,让那些大臣们恨不得当场就为了李二,为了大唐去死。
这就是人格魅力。
“臣不知!”
“呵呵,道宗,朕呢不怕大臣们闹腾,也不怕这天下折腾,朕喜欢折腾,尤其是遇到秦逸之后。”
这是李二对秦逸极高的评价了,历朝历代皇帝哪个不求稳重?
为什么到了李二这里,遇到了秦逸,就觉得折腾是一件好事?
“朕放任秦逸折腾了几次,大唐的百姓能吃饱饭了,今年如果不是蝗灾,朕以为,大唐的百姓定然会衣食无忧。”
“折腾有时候不是一件坏事,朕有那个胸襟和魄力,可朕担心的是,勋贵,皇亲国戚,以为打下了天下,就一个个骄傲自满,骄奢淫逸,不思进取,躺在大唐这一座江山之上,忘记了当年的鲜血和荣辱,再也没有羞耻之心。”
这一番话,说得李道宗面红耳赤。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朝着李道宗和李政道的脸上打。
李道宗老脸一红,情绪激动了起来,“陛下,臣绝对不会这样!”
“呵呵,朕知道你,你是当世大将军之才,除了李靖,无人可出你左右。”
“朕以后江山万里,就靠你守护了,朕相信你,大唐的百姓也相信你,你我二人从小就交好,那些年朕起兵之时,你义无反顾前来相助,朕每每想起,如同隔日。”
“朕有你这样的将军在,何愁不江山永固!”
来了来了来了,秦逸心里发笑,李二这一出不知道演了多少次了,但大唐的将军们大臣们似乎就吃这一套。
当然,秦逸也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而已,这些人都是李二的心腹,他们赤胆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时代,君王也是知己的时候,没有人会拒绝为这样一个君主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