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大唐的煤炭企业? - 带着超级农场系统回到古代当地主 - 大唐镇国将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7章大唐的煤炭企业?

马周陷入了沉思,他也算是阅人无数了,但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对方三人的来历呢?

不过仔细回想蛛丝马迹,确实有些奇怪,三个江南来的客商,非要进院子里看,还要到处溜达。

吃了,喝了,还刨根问底。

当然他始终不会明白,为什么秦逸才十几岁,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知道这么多信息。

此时他甚至怀疑秦逸上辈子结束的时候,是不是没有在阴间喝孟婆汤。

疑惑归疑惑,但总是要有个结果,于是马周发问。

“公子,你说这三人是谁啊?”

马周不管那么多,他的心已经被挠的痒痒的,前面的云层就要剥开,但就是看不到太阳的感觉实在是太憋屈了。

“呵呵,马周先生,你不用着急,对这三人你大可以恭敬一些,儒家不是说了嘛,尊老爱幼嘛!”

马周脸一黑,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可是如说非要掰扯尊老爱幼,那老李和马周年纪相差不多啊,老程和老徐是有些年长。

秦逸大笑着,继续在暖棚里鼓捣。

仆役们现在已经开始琢磨着搞一些新玩意儿出来了。

比如,木匠用榫卯结构已经做出了不需要钉子就可以自由开合,随意支配的火锅桌子。

比如铁匠已经开始琢磨着类似于曲辕犁这种农具,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劳作。

甚至耧车这种东西的雏形都出现了。

虽然贞观二年的春天还没有来临,但众人似乎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就像是秦逸经常说的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和琛在手里有钱之后,终于开始展现出他的经商天赋。

这些天赋是长久以往被压制和埋没的,但并不意味着一点也没有。

“秦逸,上次给你送银子,也不过是一万两,你猜猜这次多少?”

秦逸没有理会他,摆摆手,摆弄着暖棚里花骨朵。

马周在一旁拿着小本本记录着,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和琛吐了一口气,“完了完了,现在你对钱都没有兴趣了,以后可怎么挣钱呢。”

秦逸从一旁拿出一根黄瓜,塞进了和琛的嘴里,“不要说话,仔细看,这就是赚钱的路子。”

冬天的农作物是没有授粉的条件的,一切都只能靠着秦逸自己人工授粉。

拿着小猪毛刷,一点点在雄蕊上点着,然后弹在雌蕊上,如此往复。

一个下午,才一个暖棚的量。

而其他仆役,早就把其他暖棚里小心翼翼的给作物除草授粉的工作完成了。

这已经是这个冬天第二茬作物了,这些作物都会成为大唐农业发展的新基础。

秦逸想要的利,不是狭义上的利,而是广义上的利,包括但不仅仅限于金钱。

终于,秦逸长长吐了一口气,坐在田垄上,整个人望着一百个暖棚,开始笑了。

“和琛,你那点钱能有多少,我告诉你,只要这些东西今年走入寻常百姓家,我秦逸赚的东西,就不光是那几万两银子的事情了。”

“千秋百代,都将铭记我的功绩,金钱这种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数字。”

和琛倒吸一口凉气,昏黄的夜色下,他感觉自己背后发寒。

秦逸在说秦逸,又何尝不是在说他呢?

“这次一共五万两,虽然不多,但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秦逸,这是蓝田酒的账目,你看下。”

秦逸庄院门口的灯笼亮堂堂的,看着账本上记录的一个又一个的进账数据,秦逸不由笑了。

果然蓝田酒这种高度数的粮食酒是华夏民族的最爱。

只用了短短十来天,三勒浆就已经作古。

“走,咱们两个喝点。”

秦逸拍了拍和琛的肩膀,这是他在大唐第一个并不是知根知底,但却心照不宣的人,这个和琛鬼灵精怪,但对秦逸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蓝田酒,煤矿,这些都是大头。

“煤矿里面的金钱太多,还没有理清楚,但很快就会给你送过来。”和琛嚼着黄瓜,沾着辣椒,清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油光,“嘿嘿,这个冬天过去之后,我就要囤积大量的煤,然后做成蜂窝煤。”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和琛,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陛下亲自收回你开采煤矿的权利,你该怎么办?”

这话一出,和琛愣住了。

这是个大问题,当今天子想要收回他赋予别人的东西,轻而易举。

煤矿看似现在赚的盆满钵满,煤的价格也不高,销量也异常凶猛,但这挣钱太快了,陛下肯定会注意到。

“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天下煤矿不计其数,从南方到北方,我们的土地之下,很多地方都有煤,只不过在地下深处,没有人挖出来而已。”

“天下人用煤,这个量就算你我只赚他们一文钱,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