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江州匪寇 - 科举,寒门状元 - 雎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72章江州匪寇

太极殿外,文武百官列队整齐的在内监的带领下进入了宫城。

殿外,都察院左都御史低声同身侧的兵部尚书搭话,“蒋大人,听说江州那块闹起了海寇?”

兵部尚书蒋淼眉头紧蹙,面色低沉的点头。

左都御史面色一变,心中突突直跳,出事了。

不远处竖着耳朵听着的户部尚书心中一叹,他就知道迟早会出事,财帛动人心啊!

这事憋到现在才报上来,只怕事情闹大了。

远处钟声响起,低语议论的文武百官瞬间正了色,理了理衣服,赶忙进殿。

太极殿内,地龙烧的火旺旺的,文武百官低着头,等着上方皇帝到来。

“皇上驾到!”熟悉的声音响起,文武百官赶忙伏地叩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太子的带领下,众人缓缓起身。

皇帝想到御书房中的奏折,眉头紧蹙。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胡德海甩着拂尘高声道。

殿中寂静了数秒,工部尚书眼眸微动,左右看了看,见无人说话,随即上前行礼道:“臣有奏!”

“准奏!”皇帝声音淡淡的,让人听不清喜怒。

工部尚书随即禀报工部火铳的最新进展,在太子的紧盯下,年节时候,工部尚书都不敢有一刻松懈,终于在工部众多人才的努力下,对火铳有了最新的改良,弹药的配比也有了最新的成果,使用起来,威力更甚从前,工部的一位主事也从中得到了启发,研究起了其他样式的火器。

“新型火铳,样式轻巧,使用便捷,威力更甚从前,臣请奏,加大生产新型火铳。”说完,工部尚书微微抬眸等着上方皇帝发话。

左前侧站着的太子也走了出来,行礼道:“父皇,新型火铳,儿臣已经亲自检验过,无任何问题。”

皇帝轻轻颔首,“准!”

工部尚书面色一喜,嘴角忍不住翘起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好了,今儿个他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别人的主场了。

太子也是欢喜的很,北地的战事,近两月传来的捷报,也是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孟萱率领着大军已经直逼鞑靼王庭,怕是用不了多久,鞑靼就会只存在历史中了。

北方即将稳定,可南方却出了问题。

虽是流寇,可是太子却是忧思不已。

如今没有中书省,朝堂上禀报事务,便是六部尚书一一回禀。

刚过完年,户部也没什么大事,各地的税收银子,还在催,没有到最后,户部尚书是不会哭的,毕竟总是哭,眼泪就不值钱了。

吏部调动如今也是直接上折子,各地的任命年前就安排完了,故还算清闲,至于工部,刚刚已经说完了,刑部近日也安稳的很,现在就剩下了礼部,同兵部。

礼部尚书瞥了眼兵部尚书,见他眉头紧蹙的样子,便知接下来的事怕是有的唠了,随即上前,说了春日祭祀之事。

皇帝虽然记挂着南边海寇之事,但是对于几天还是格外在意的。

“祭天之事,不可怠慢,礼部仔细安排着。”

礼部尚书行礼道:“臣遵旨。”说完,恭敬的退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兵部尚书心中一沉,上前行礼道:“臣有奏!”

重头戏来了,殿中众人瞬间竖起了耳朵,连着一向闭目打瞌睡的翰林院大学士等人都竖起了耳朵。

兵部尚书有奏!!

皇帝沉声道:“准!”

“皇上圣明,近日江州官员来报,海域之中,商船常遭匪寇袭击,江州知州请旨,望朝中派将士前去剿匪!”兵部尚书一口气说完,心中忐忑不已。

大乾疆域,自建朝以来,外敌一直在北方,南方都是海域,前朝又设立了禁海令,还算一直相安无事,可自从商贾出海做生意后,南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了匪寇抢袭商船之事。

这次江州知州上书到京城,只怕此事已经不是州城的那些官差能够抵挡的了。

皇帝垂下眼帘,面色低沉。

“剿匪?”

兵部尚书身子一颤,恭敬道:“是。”

皇帝闭了闭眸,近日因北地大捷的大好心情瞬间被冲刷完毕。

“南边匪寇之事,众卿有何对策。”皇帝照常按流程问众人。

底下的文官面面相觑,陆地上的匪寇他们知道门路,可是这海里的......他们就无能为力了啊。

朝堂上,一向鲜少说话的武将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

在场的武将,不少都是年纪大的,年轻时候战绩也是不菲,他们如今在京城上值,也是相当于养老生活了。

皇帝看向武将人群里,留在京中的振国将军在几人的推嚷下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奏!”

皇帝轻轻颔首,“准。”

镇国将军努力的压着大嗓门道:“臣觉得,江州知州既然请京城相助,想必匪寇已经不是小数目了,臣请奏,皇上应立刻派兵前去剿匪!”

最后剿匪二字,镇国将军说的格外大声,其他几个武将纷纷点头赞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