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婚船出发 - 科举,寒门状元 - 雎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10章婚船出发

转眼到了十月十五。

天气渐凉,永州府秦家,红绸飘扬,宾客盈门。

齐温行在村长齐咏河同顾行止的陪同下到了秦家代兄迎亲。

永州同京城相距甚远,此时出发,到达京城刚好可以举行婚礼。

前厅里,秦知州同夫人林氏高坐上方,一旁的秦老太太捏着帕子红着眼眶。

秦宜宁一身红色嫁衣,戴着盖头在林芝的搀扶下奉茶拜别。

“女儿今日出阁,特拜别父亲母亲,愿二位身体长健,诸事顺意。”

秦知州接过茶水喝了一口,看着面前亭亭玉立的秦宜宁,心中陡然一涩。

这个女儿他向来是不在意的,如今嫁人,倒是有些不舍了。

“嫁到齐家,要协助夫君,管理后宅,不可辱没了我们秦家的名声。”秦知州声音软了三分,按着惯例说。

秦宜宁福身行礼,“女儿定当谨记父亲所说。”

秦知州点点头。

随后又是给一旁的继母林氏奉茶,秦宜宁虽说带的嫁妆不少,可是如今事已成定局,她不高兴也没法子。

秦宜宁毕竟是她名义上的女儿,嫁的郎君也是个有前途的,为了她的孩子,大喜的日子,她也不敢作怪,不然秦知州定饶不了她。

她接过了茶水,轻轻的抿了一口,放在了一旁的小桌上,温声笑道:“嫁入齐家,要恪守规矩,孝顺公婆,延绵子嗣。”

秦宜宁再次行礼,“女儿定当谨记母亲嘱咐。”

拜别了父母双亲二人,秦宜宁来到一旁给秦老夫人行了一礼。

盖着盖头,秦宜宁垂下眼帘,看着秦老夫人暗蓝色的衣角,不禁眼眶一红。

脱口而出的一声“祖母”,也带上了三分哭腔。

秦老夫人手中的帕子皱的几乎看不出了原样,她嘴唇微颤,说道:“宁丫头,不要忘记祖母同你说的话,你一定要和和美美的过一生。”

豆大的泪珠啪的从秦宜宁的眼中掉落,秦宜宁抽噎着点头,“孙女谨记于心。”

“祖母,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此次嫁去京城,齐温玉日后再外放,再次承欢膝下,不知何时?

秦老夫人红着眼眶点头,一旁的婆子赶紧给她擦眼睛。

“老夫人,今儿个是大喜的日子,可不能掉眼泪。”婆子温声劝着。

秦老夫人点点头,深深忍住了要掉下来的眼泪,说道:“对,对,今儿个是大喜的日子。”

林芝搀扶着秦宜宁的手也微微重了一下,在一旁低低的唤了一声,“姑娘。”

秦知州见祖孙俩如此,随即移开了目光,说道:“母亲,宁丫头该出门了,不能误了吉时。”

秦老夫人点头,红着眼眶道:“走吧,走吧,让你哥哥送你出阁。”

外头,秦蕴和已经在等候,看着秦宜宁出来,赶忙上前,唤了一声,“妹妹。”

“我在前头走着,你跟着我。”

秦宜宁点点头。

二人开始出了院门。

门口的嬷嬷高声唤道:“姑娘出门了!”

话音一落,外面爆竹声响起,无数道喜之声传来。

齐温行穿着一身绯红色的袍子带着人在前院等着,见秦宜宁出来,对着她行了一礼。

秦蕴和上前,二人各自行礼。

秦蕴和道:“我妹妹就交给你了。”

齐温行点头,面色郑重道:“秦大哥放心,我务必照顾好大嫂。”

秦蕴和闭了闭眸,摆手示意他们离去。

出了秦家,一行人的马车欢天喜地去了运河处,乘坐着早已准备好的婚船赶往京城。

此时的齐家,已经焕然一新,院子里红绸,灯笼,花草皆是摆放妥当。

准备的主院里,前日从永州府送来的嫁妆里的床铺桌椅等物已经摆放稳妥。

周氏吩咐着下人,务必仔细看着,不得有任何闪失。

翰林院里,齐温玉将自己成婚的帖子一一送给众人。

连带着不顺眼的彭敏德等人都得了帖子。

彭敏德看着红色喜帖,笑道:“齐大人你在我们那届进士中,成婚也算是晚的了。”

一旁的其他官员点头,打趣道:“可不是。”

当初一甲三人,皆是未婚,齐温玉当庭拒婚,香饽饽便剩了彭敏德同成良骏二人。

成良骏油盐不进,一副注孤生的样子很快就让人打消了念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