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春
京城的动荡是隐秘、暗昧的,外面一无所觉。
柳芽新发,小桃含苞,新的一年到来了。
李园在金陵的产业数量更为庞大,只算三九手下的管事都有四五十人,长工短工算起来有青山的四五倍之多。再加上各道送来的使者,挤挤挨挨的住不下,把周边的民居的租金都抬高了三四成。
今年的春节,李咎先在侯府和学塾里与李园的核心人员一起吃了顿尾牙宴,然后就和三九、初三等人一起去了尤府,和尤家一起守岁,一起听尤家的家班唱的几出好热闹戏。
尤、李两家人本就是通家之好,傅贵儿还在尤家读书,今年还是小莲嫁来的第一年,尤老太爷邀请李咎前去,李咎便没多想,欣然前往。
傅贵去年考中了举人,对傅家来说是大事,因此李咎抽空请尤晋夫妻、尤瑷、傅爹傅娘、两个小妹一起庆祝了一番。
也就是私底下小小地庆祝,在外面一点动静都无。傅贵未来要代表李咎驻点京城,一个举人着实算不得什么,至少也得上进士才值得夸耀。
今年开春就有一次会试,尤南认为傅贵不足以在这次会试中就高中,没让他报名,下一届则应该在三年后。
那时候的傅贵就应该有考试的底气了。
而且今年京城那边还没争个分明,尤南也担心傅贵被李咎“拖累”以至于名落孙山。
若是傅贵的实力强到可以服众,今年去考也不怕考不上。杨太傅他们都是要脸的,不敢背“排除异己”“党同伐异”的罪名。
偏傅贵的实力没到那份上,被人寻个问题落榜,没人可以为他说话。
傅贵对上层的情况知道得并不多,经验也不够丰富,尤南怎么说,他就怎么听。这一年尤南卯足了劲儿教他,那毕竟时间还短,而为人处世特别是人精圈子的为人处世,是个水磨工夫。
李咎在尤家过年,城阳就不好也去了,故而这是城阳在金陵第一次一个人过新年。
往年不仅有亲朋陪着,还能去“德云社”看戏。今年这样冷冷清清的,城阳真有点不大习惯,可若要这般回去,城阳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好歹到了初三,各家开始走动了,隔壁尤府的女眷、三九及幺娘等人又纷纷登门造访,这才冲散了城阳偶然间产生的思乡之情。
三九又带了城阳的各种分红来,城阳固然看不上那点小钱,得了钱转手就打赏给了各处产业的长短工和管事们,可是吃分红的乐趣却足可受用了。
及出了正月,武州、藩州、尹州的使者包括杨大郎在内,陆续启程回乡,后面到的岭南等三道的使者则要参与春耕以亲手实践学来的纸上知识,又有关西、黔贵、漠河等更远地方的使者到了,又是一轮滚车轮似的学习。
这都有成例,无需另外安排。值得李咎多花心思的是金陵城的技术点终于造出了第一个蒸汽机。
这个蒸汽机又笨又复杂,李咎估计它的实际工作效率还不到百分之一,可是毕竟是造出来了。
不同于另一个世界的需求逼迫动力革命,本位面的蒸汽机完全是李咎带着各个产业的巨佬以及城阳这个级别的热心权贵用钱砸出来的,是以造出来这么一台怪模怪样的机器后,就连造它的工匠都没觉察出它的重要性来。
按照现代位面的发展规律,蒸汽机的雏形是用来抽水的机器,它首先在煤矿中得到普及,为人们所熟悉。人们在和它打交道时逐渐摸索出改良的办法,找到了通往内燃机的道路。
有需求、有知识积累、有足够多的人熟悉它了解它,这是改良的条件。
李咎没办法在江南提供这样的条件,就只能把路铺好等重赏之下的勇夫来蹚。
还好结果符合预期,这事儿办成了。